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就业窗口”引导地方工科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进步,地方工科院校也在不断的产生新的学科分支和专业方向,丰富着教育教学体系。地方工科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是把所学的高新技术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应用型人才。本文结合当前地方工科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面临的实际问题,尝试性地提出以“就业窗口”为引导、以综合性培养为目标的分类式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3-0029-03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转型发展的基本思想为:“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1]。《意见》中明确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服务、融合、就业成为当前高校最现实的努力方向。地方工科院校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地方经济建设和实现创新驱动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物理学既是当今高新技术发展的基石,又对多种学科起到了技术支柱的作用。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应用物理学将物理学与相关学科相融合,充分体现了其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但地方工科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相对年轻,大多成立的时间不长,相较于地方工科院校的典型特色工科专业(如:建筑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等)往往就业竞争力不强。如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应用物理专业不能千校同面,在保证学生具有坚实的物理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加强人才培养方向与地方经济相结合,充分依托地方工科院校的优势学科,发扬应用物理学专业理工相融的特点,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3]。本文根据地方工科院校应用物理专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天津城建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尝试性提出以“就业窗口”为引导、以综合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分类式人才培养模式。
  一、基于“就业窗口”的应用物理学专业发展定位
  1.“就业窗口”定义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应用物理学专业属于物理学类的宽口径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学基础、可塑性强的应用型人才。其理论上能受到各个行业的重视,但现实中却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应用物理学专业的人才虽然就业面比较广,但其专业特色往往不突出,导致学生在找工作时处于泛而不专的尴尬境地。一个专业的发展需要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适应高等院校整体的改革方向。抓住机遇,最大限度地发挥专业特色和亮点,全面提高应用物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毕业生能力明显提高、就业适应性强的目标,从而实现专业的协调持续、良性发展。在学生的培养中,就业可以说是“最终的目的”[4]。我校是天津市具有典型建筑专业特色的地方工科院校,我校以“发展城市科学,培育建设人才”为办学宗旨,其独特的学科群体系和“土建类”优势学科及行业背景为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平台支撑,同时也为其指明了就业方向,所以我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以“物理+建筑”模式构建,学生的良好就业是本专业的目标,就业率是衡量本专业社会存在感的尺子,我校应用物理学专业通过逆向思维,以“就业窗口”来决定人才的培养方向。
  2.以“就业窗口”为尺子丈量专业的发展维度。以近三年我校应用物理学专业招生统计结果为例,我校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报考的第一志愿率约为40%,由我校特色专业(土木工程专业)调剂到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学生约40%,其余约20%是其他专业调剂到本专业的。由于主动报考人数偏少,可以说大部分学生是通过专业调剂被迫进行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学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学生内心的第一诉求,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偏低,学习主动性欠缺,这也直接造成了本专业理论及实践过程的学习效果不理想[5]。通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分析和谈话了解,本专业调剂的学生对自己原来报考的专业仍然很热衷。由此,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是:如何从学生本位出发,使其兴趣盎然的实现自我的内心诉求呢?我校应用物理学专业在充分考量了学生的内心诉求后,结合当前就业市场的前景分析,依托我校的学科优势,将我校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窗口”设定为两扇门四个维度。两扇门分别是考研与就业之门,而每扇门再细化为两个维度,考研之门分为物理学类和土木工程类两个维度,就业之门分为建筑物理和自身爱好方向两个维度。
  3.依托“就业四维度”,以分类培养特色人才为目标。基于就业四维度的尺子,我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划分为四类,即:物理学类研究生、土木工程類研究生、建筑物理类应用型人才、基于自身爱好的应用型人才。这四个维度的定位首先考虑了本专业学生的内心诉求,虽然学生的生源不同,但其内心都有自己的第一期望,本专业分类培养学生的出发点既最大限度的满足了学生的第一期望,又让学生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等深刻认知与内心认可,只有学生发自肺腑的认可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与目标,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基于就业四维度的四类人才培养目标,既保证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充分体现了我校本专业的定位、发展方向及专业特色。
  二、构建“一主线、两体系、三群、四强”的人才培养体系
  如何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订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是普遍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6]。我校应用物理专业根据自身属性及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依托“就业四维度”确定了分类培养特色人才的目标。为实现分类培养人才的目标,构建并逐步完善“一主线、两体系、三群、四强”的人才培养体系,即以分类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相结合,学科基础课程群、特色专业课程群和模块化选修课程群作保障,强化基本实验技能,开发设计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分类需求,实现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的四维度分类培养目标。   1.“1平台+3课程群”的理论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我校本专业的理论教学体系除了全校的通识性平台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外,更加强调三个课程群的建设。学科基础课程群: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群拓宽专业口径,为学生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应用物理学专业中很多课程之间都有密切的关联性,甚至部分教学内容有重叠,如“力学”与“理论力学”,“热学”与“热力学统计”,“电磁学”与“电动力学”,“近代物理”与“量子力学”,等等。为了理顺相关课程间的联系与区别,我们成立了力、热、光电与近代物理四个相关教学团队,团队内教师集体研讨课程、修订教学大纲、精练授课内容,实现了相关课程之间授课内容的有机衔接,在当前课时大幅缩减的情况下,既提升了教学效率,又减轻了学生负担,较好地解决了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偏难、不及格率偏高的问题。专业特色课程群:专业特色课程是对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的集中体现。我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特色课程群中除了典型的物理类主干课程,如:普通物理、近代物理、固体物理、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等,还加入了典型的土木工程类主干课程,如:结构力学、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房屋建筑学等。既充分体现了其理工结合的“物理+建筑”的专业特色,又契合了考研类“就业窗口”的物理学类和土木工程类两个维度。从2013级和2014级本专业毕业生的人才培养结果来看,报考研究生的学生数占总人数的50%以上,其中报考物理学类方向的约为45%,考土木工程和建筑物理技术类方向的约为45%,其余10%的学生是根据自身爱好的报考者。最终,2013级学生的考研过线率约为12%,2014级学生的考研过线率约为30%。虽然考研过线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可以初步肯定的是考研类“就业窗口”已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其可以确定为应用物理学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模块化选修课程群:专业选修课程是对专业特色的完美补充。我校应用物理学专业在加强主干课程建设的同时,强调选修课程群建设与专业特色及人才分类培养目标相结合,将选修课划分为四大模块:①物理类考研模块,开设的课程包括报考物理学类研究生的主要考试课程,如:普通物理(2)、电动力学(2)、量子力学(2)、固体物理(2)等。②土木工程类考研模块,主要课程如:结构力学A、钢筋混凝土结构与设计原理、新型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体系概论等。③建筑物理类技术模块,开设的对象是以“物理+建筑”模式的形式找工作的学生,主要课程如:建筑光环境模拟、建筑热工学及应用、建筑吸声与隔声材料等。④综合类模块,主要课程如:物理学原理在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传感器技术及应用、数学建模及工程应用、材料分析方法等。
  2.以“四强化”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教学、实习与实训、创新实践等多个方面。应用物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更加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支撑起应用物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是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和创新实践四部分。我校应用物理学专业将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和创新实践四部分有机结合,相辅相成,逐步深化最终实现了学生就业能力的“四强化”。强化基本实验技能:我校应用物理学专业基础类实验主要包括普通物理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其实验内容可按难易程度分为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四个层次。通过普通物理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实验原理及方法,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设备,熟练进行实验操作,规范记录实验数据,撰写出合格的实验报告,强化学生独立实验的基本能力。强化开发设计能力:通过金工实习初步实现对开发设计能力的初步训练,再将理论课程相关的开发设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如:现代测试技术及工程应用课程设计、计算物理课程设计。最后通过数学建模实训,强化学生的综合性开发设计能力。如,我校2013级本专业学生以第一作者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强化创新创业能力:大三时实行“导师制”,由导师全程把关指导应用物理学专业技能实践,鼓励学生组队参加各种创新竞赛。学生自行拟定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具体实施方案,这样不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学效果良好,更关键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显著增强。如,我校本专业2013级学生获得了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资助。强化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开设应用物理学专业系列实验并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使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数理基础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目标、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如,本专业2014级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2篇CSI检索科技论文。通过建筑識图实训和从业实践,使学生熟练应用AutoCAD、3DMax、BIM等建筑设计软件,增加技能。如,本专业2014级学生应用BIM设计的建筑图受到多家设计院的认可并争抢为其提供就业岗位。
  三、结语
  我校应用物理学专业以学生的“就业窗口”定义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坚持和努力,我校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初步具有了“基础厚、技能强、上手快、后劲足”的特点,2017届本专业毕业生的毕业出口与我们开设的就业窗口吻合度较好且受到了相关企业的肯定和认可。同时,我们也意识到地方工科院校应用物理学的专业特色尚需进一步凝练,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处于较被动的地位,学生就业过程中仍容易被用人单位忽略和质疑。但我们坚信应用物理专业也有自己的优势,基础理论扎实,有着广阔的职业拓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因此在坚持夯实物理基础理论上,如何进一步与学校的优势学科相融合,明确其培养目标,改善其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更加贴近基于“就业窗口”的人才分类培养目标群的要求是地方工科院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的核心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顺生,李少珍,廖艳华,李建,唐刚.省属地方高校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发展现状与思考[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2017,(33):64-68.   [2]蔡書凯,周晓宏.地方工科院校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6):35-36.
  [3]李永峰,韩向刚,牛金艳.地方工科院校应用物理系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7):75.
  [4]赵德浩.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科技经济导刊,2016,(36):180.
  [5]贾时美,粟云.应用物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科技展望,2016,26(16):342.
  [6]江平.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35):40-41.
  A Probe into the Mode of Cultivating Talents of Applied Physics in 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Employment Window"
  GU Jin-xia
  (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Tianjin 300384,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modern science,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constantly producing new branches of discipline and professional direction,which enriches the educational and teaching system.The students of applied physics major in 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s are mainly applied talents who use the knowledge of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into productive forces.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problems faced by the applied physics major in 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s,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a classified talent training model with "employment window" as the guide and comprehensive training as the goal.
  Key words:local engineering colleges;applied physics;talent training model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3655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