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程改革目前在我国教育行业中不断深入,小学作为课程化学习的起点,也需要顺应在管理模式上做出改变。结合现存问题,提出:加强班主任职业素养、重视孩子心理健康、发挥榜样力量、引导团结合作、实现家园共育等策略,为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心理动态
班级管理虽然从表面上来看十分简单,但是执行过程却很繁琐,不仅要做好各学科的衔接工作,还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弘扬品德素质。例如:思想观念、心理健康、班级关系、体育卫生、课后活动等多个方面都需要班级管理的融入,因此本文讨论内容对提高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执行效果有现实意义。
一、加强班主任职业素养
虽然新时期背景下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在不断转变,但仍有一部分教师因为自身执教时间长,具备丰富的岗位经验,所以对于新型教育管理方式不能及时理解,尤其一些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仅仅靠主观经验进行判断,认为老师就是权威,在考核标准设定上也比较单一,例如:按照考试成绩高低分配座位;根据出勤情况制定平时成绩;这些方式方法都具有片面性,很多学生在这种刚性环境中无法轻松愉快地生活学习,只要在班级里就会感到压力,不仅会影响知识接受效率,同时还会阻碍其全面发展。为改善这种情况就需要从源头入手,积极提升班主任综合素质,通过课程化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拓宽其对班级管理的认知与理解。当前网络技术发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例如:观看名师主题讲座;阅读国内外先进教育书籍等,做到对新思想、新观念的与时俱进,校方还可以组织小学各个班级的班主任定期开展工作交流会,集中讨论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然后集思广益,制定出科学、合理、人性的解决办法。
二、重视孩子心理健康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孩子年龄普遍为6~12岁,因此其心理发育仍比较稚嫩,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仍处于培养与发展的阶段,所以身心健康问题需要被重视。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刚刚从独立的家庭生活融入集体当中,难免会感到孤单、无助、敏感。在这个时候如果老师不管不顾地用强硬手段进行管理,则最终结果必然不理想,并且很容易伤害到其自尊心。例如:当前校园暴力已经开始向小学校园蔓延,这些施暴者往往都是同学与老师十分厌恶的“坏学生”,在平时班级管理中,也常存在讽刺、嘲笑、体罚、无视等错误方式,不仅没有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反而更加激发了其暴力行为。由此可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十分重要,尤其一些学生在班级内表现出一些行为问题,影响到他人的时候,教师要转变自我思想观念,以平等的口吻与其交流,使其认识到自己行为存在的错误,然后反省自己,最终达到改正的效果,以暴制暴只能让恶劣行为不断循环,要找到根本原因,疏导心理郁结,才能彻底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剔除此类问题。
三、发挥榜样力量
小学生社会经验仍不充足,所以其行为举止很多时候都充满了“模仿”的意味,教师作为学校生活中与其直接接触的角色,更应该做好榜样,发挥出正面引导的力量,在平时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自我行为约束的意识,例如:在班级内建立“优秀事迹展角”,弘扬正能量故事。
四、引导团结合作
缺少多元化活动也是当前班级管理水平迟迟提升不上去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学生喜欢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这个年龄段的共性,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平时管理过程中融合趣味性比赛,例如:“最棒值日生”“纪律小队”,将班级同学划分多个小组,在活动过程中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实现共同进步。
五、实现家园共育
很多家长由于自身教育理念不足,所以会认为孩子只要进入学校,其学习效果与思想品德都需要由教师全权负责,而这种错误思想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家园共育的进行。家园共育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效率,班主任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对多的管理模式在全面性上本来就存在缺失,所以需要家长、科任教师、学校等多方面的配合努力。例如:推荐家长在掌上APP中与老师积极沟通,分享孩子平时心理状态,为班级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班主任还可以在班级内通过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评选方式,推举出班长、课代表、文体委员等角色,协助自己开展工作,优化师生之间的沟通效果,方便理解班级内同学的心理动向,并制定對应计划,只有班主任个人工作压力得到舒缓,才能留出更多时间去创新、探索出更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教学经验,积极推进孩子在良好班级环境中生活与学习。
综上所述,传统小学班级管理模式都是班主任为主体,形式较为单一,而且管理手段较为刚性,仅仅在行为上进行规范,对于心理健康则没有过多关注,这种背景下小学生心理健康得不到保护,而且容易激发出逆反心理。因此需要针对现存问题合理解决,坚持“以人文本”原则,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相对宽松、快乐的氛围内自由成长。
参考文献:
[1]孙翠翠.“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8(20):51-52.
[2]李赫.积极情绪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影响[J].中国农村教育,2018(20):119-12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3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