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每个学生的数学思维灵活性都是有差别的,数学教学中要随时注意启发学生敢于设想,突破习惯思维的约束,随时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寻找思维方向,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要重视可逆思维训练,以加深学生对各类可逆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灵活性;培养
  数学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学生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与过程的灵活程度,数学推理过程中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的灵活运转。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数学思维灵活性都是有差别的,但主要还是靠在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的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因此,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就应有意识地贯穿思维训练的各种方法。
  一、克服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是指一个人习惯于用同一种思维方法解决若干同题以后,往往会陷入用同一种思维方式解决以后的问题。它在学习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时表现为记类型、记方法、死套公式,使思维受到限制,它是思维灵活性的极大障礙。数学教学中要随时注意启发学生敢于设想,突破习惯思维的约束,注意从不同角度寻找思维方向,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要使学生能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首先要在教学基础知识时,使学生理解知识的纵横联系,掌握各种解题思路的特点。一般的思考方法是:(1)用一般整数解题思路解题,即从已知的具体数量之间的关系推出未知量;(2)用特定的典型思路解题,即从“1”和它的分率方面考虑列方程解。这样学生解题时就能确定解题的方法,找出不同的解题途径,并在这一过程中运用了较多的知识,从多方面观察思考问题,锻炼了思维的发散和变通能力。
  另外,数学活动必须要有民主气氛,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能顺利发展,思维的灵活性才能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林月蕾.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灵活性培养的实践与体会[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2(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138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