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名著和语文教学的关系十分紧密。思想性和艺术性俱佳是名著的主要特点,通过引导学生加强对名著的阅读,学生能够获得非常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汉语言感知,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旨在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进行研究,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策略
引言
名著种类多样、内容广泛,艺术表达和思想意义也千差万别,因此在开展名著阅读时,教师有必要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接受水平,循序渐进,由简到难的顺序开展。开展名著教学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注重阅读兴趣的提升
阅读兴趣是阅读的前提。很多名著都是大部头作品,无论是《水浒传》还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都需要学生沉浸其中,去深入体验名著的思想和艺术魅力。但是这对于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下的很多初中生来说,网游和聊天是他们的主要业余生活,让他们拿出大量的時间去一个人阅读,既不现实也难以保持长久的兴趣和定力。有鉴于此,教师就应该千方百计提升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
拿《水浒传》来说,一百单八将,天罡星三十六员,地煞星七十二员,各有各的本领,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绰号,而名著也是通过一个个人物进行组织编排的,各章节之间既互相联系,同时又可以独立成章。对此,教师就可以首先让学生们熟悉人物特点。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一些好汉的绰号,让学生阅读名著,把绰号对应的好汉的名字以及好汉的性格特点写下来。当学生熟悉之后,教师可以把好汉做成几副卡片,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之间抽,抽到卡片的学生就讲一个卡片人物故事,这样既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促使那些对人物了解不够的学生产生课下阅读的动力。
二、注重阅读质量的升华
名著阅读必须要有质量保障。有相当一部分初中生都喜欢阅读,特别是对名著有很大的兴趣,加上家庭文化氛围的影响,读书习惯很好。但是他们的阅读往往只是出于个人兴趣和爱好,即使能够踏下心来阅读名著,也往往注重对名著故事内容的了解,而对思想和艺术的感知度不高,阅读质量一般。教师针对这样的情况,就应该引导学生。
如: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时,很多学生在阅读完之后,对于保尔的精神并没有深入的体会,甚至有很多学生认为保尔柯察金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物,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而且有时候还非常顽劣,如:复活节前到神甫家里给蛋糕发面撒上烟灰,不明白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是钢铁。对此,教师就要结合时代背景,从保尔的人生经历中选择具体的段落内容,去深入剖析保尔身上那种难能可贵的不畏艰难、酷爱学习、永不言败、坚毅勇敢、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和情怀,使学生一点一点去感受、理解,最后爱上保尔这样一个人物。
三、注重阅读效果的评价
读书不是读完就算,而是要能够在读完之后,再一次回过头来,结合故事内容和片段,去进一步分析人物行为、思想特点、矛盾冲突、立意主旨,这样才能加深认识,否则名著阅读的效果就不大。教师既要重视名著导读,同时也要重视阅读之后的工作,以总结和评价,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感受。
如:在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时,由于里面的故事都是独立成篇的,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阅读,这虽然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但是学生的阅读效果怎样,教师不好把握。加上每个故事内容都千差万别,所反映的主题思想也各异,每个学生的阅读感受都不一样,所以为了对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分析和检验,教师可以节选几篇更能代表蒲松龄的写作水平和思想主旨的内容让学生阅读,之后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诉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可以是叙述故事,可以是读后感,然后针对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交流互动,最终达到正确理解《聊斋志异》创作思想的目的。
四、注重阅读范围的拓展
名著内容广泛、种类多样,只有拓展阅读范围,学生从名著中获得的丰富的人生情感和思想认识才是全面的。拿四大名著来说,《红楼梦》讲的是封建家族,《西游记》讲的是除妖降魔,《水浒传》讲的是官逼民反,《三国演义》讲的是历史风云,内容都不一样,如果学生只阅读一种名著,那是无法感知名著的魅力和价值的。即便是一本名著,拿《水浒传》来说,其故事内容也是汪洋恣肆,层层叠叠的,不可能只阅读其中的一个片段或者一个人物的事迹就能达到对整个名著的充分理解。所以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名著阅读的全面性,哪怕只是导读性质的阅读,也要尽可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和高中生相比,初中生的学习不是那么紧张,最应该把名著阅读当成自己的业余生活,广泛涉猎,积极拓展,才能使名著的阅读意义内化为自身的文化修养。
五、结束语
初中生具备一点名著基础,不但有利于语文视野和生活视野的拓展,而且能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气质,有利于学生思想情感和心理素养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素芳.引领初中学生名著阅读的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8(11):57-58
[2]罗成刚,周琼霞.整本名著阅读指导实践及反思[J].教育科学论坛,2018(13):46-4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653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