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语文课堂回归本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语文教学应该回归本源,从符合语文本身规律的角度出发,根据文体的特征选择教法,站在读者的角度带领学生初读。语文课上要多咬文嚼字,创设语境,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本源 文本 咬文嚼字 表达
  语文教学应该回归本源,从符合语文本身规律的角度出发,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征,以学生的阅读力、表达力、欣赏力的形成和发展为出发点,以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为载体,以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为目标。笔者认为,它的课堂呈现形式应该是:
  一、根据文体的特征选择教法
  课文的风格决定课堂的风格,这是笔者一直在实践的课堂呈现的形式,也是最根本、最直接的处理教材的方法。不同的文体,采取的教学方法,或者说教学侧重点是不同的。诗歌、散文、童话、小说、寓言、神话……它们之间的教法是有差异的。教学神话,要从神话这一文体的固有特点出发。因为它是千百年来人们口耳相传的,所以教学此类文体,讲述故事是教学的重点,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讲述故事进行。教学小说,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三打白骨精》都是从我国古典名著里节选出来的,小说这一文体的特点是塑造人物形象,因此教学的重点就是抓住文中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情,揣摩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描写人物性格的方法。教学诗歌,就要从诗歌这一特殊文体的特点出发,理解表达的内容,想象诗歌的意境,启发学生想象是重点,配以反复吟诵,诗歌教学的特点就会彰显。如果这篇课文是激情荡漾的,课堂就应该是激情的;课文是理性的,课堂也是理性的;课文是优美的,课堂也是优美的……
  二、从读者的角度引导初读
  许多语文课,在教者出示课题后,总会出现一大堆的问题,一方面,让学生围绕课题质疑;另一方面,教师会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围绕课题质疑环节,教师反复让学生提问,认为可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事实上,学生提出所谓的“问题”中有一半以上,他们已经知晓答案,绝大多数都是学生为了迎合教师的需要而曲意逢迎的“质疑”。师生提问、带着问题读书的环节,成了不少语文课堂程式化的动作,认为不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就似乎是无效的课堂活动。
  可是,站在读者的角度看,这个环节就是多余的。试想,当我们读书读报时,看到一则醒目的标题,我们会做什么?肯定会迫不及待地去阅读正文,不会围绕标题或文题来质疑,更不愿意有人在我们耳边聒噪而阻挡我们去阅读的进程。让读者静静读书,才是阅读的自然之道。
  所以,当我们出示一篇文题时,应该少提问题,或者不提问题,就让学生心无旁骛地静静地读书,等学生读完了,让学生合上书,“回眸”文本,适当“反刍”,教师再从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角度提出一两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如课文《师恩难忘》初读完了,笔者让学生合上书,问学生:课题中的“师”指的是谁?他给你的印象怎样?《陶校长的演讲》读完了,笔者问学生:陶校长的演讲都讲了些什么问题(不求答案的全面)?《装满昆虫的衣袋》刚刚读完,笔者问学生: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主要人物是谁?他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嫦娥奔月》读后,笔者问学生: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嫦娥?有的课文,读完了以后,笔者甚至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两个问题问大家。一两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有了一个整体把握文本的过程,有专家认为:在刚刚阅读课文时,首先要对课文进行充分感知,要心平气和地去阅读,不要在个别生字、新词、难句上纠缠;其次要提一两个简单的问题,让课堂多一个冷静的理性思考的环节。
  三、“咬文嚼字”应成为规定动作
  朱熹曾这样论述精读文章的方法:“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复玩味。把读书比作“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了,须是细嚼嚼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甘是幸,始为知味。”一部《红楼梦》,只是一部长篇小说而已,但是却让一代又一代人去乐此不疲地研究它,久而久之,成了一门“红学”。一首古诗,研究者围绕一个观点,竟能写出一篇长篇大论。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语文功底,而深厚的语文功底又外显在解读文本这一环节。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咬文嚼字,进而带领学生咬文嚼字,从而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笔者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中的第二自然段时,抓住了“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一句,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句话中的哪些词触动了你?突出了“奋然”“筑起”“人墙”。又抓住“人墙”一词提问:你觉得作者这样的比喻恰当吗?你从“人墙”这个词感受到了什么?
  生1:墙是密不透风的,表示战士们的身躯密不透风地挡住了洪水。
  生2:墙是没有生命的,象征着我们的战士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生3:洪水肆虐的时候,我们的子弟兵就是每一根坚桩、每一袋沙土,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筑起了一道道钢铁长堤。
  生4:墙是钢筋水泥砌成的,也象征着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是击不倒、摧不垮的。
  生5:我觉得“人墙”不仅仅在描写子弟兵,更是描写子弟兵的一种精神,一种英勇无畏的、无坚不摧的精神。
  对一个词语的品味,抓住了文章的主题,深刻地理解了文本内容。这样的课堂,是有深度、有温度、有厚度的课堂,是带给学生生命价值体验的课堂。
  要想有效地带领学生“咬文嚼字”,教师必须深入地解读文本,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读出作者的情感,与作者同呼吸;读出谋篇布局的独到、遗词造句的精准,让学生领悟写作方法;读出文本表达的一种意境,从而带领学生沉浸在美的熏陶之中。
  四、引导表达要成为常态活动
  很多时候,我们应该理性地反思:每篇课文都让学生去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到底有没有必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当前,语文教学尤其推崇阅读、朗读,相反,则忽视了语文学科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目标。对照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看看“交际工具”这个词,仅仅会读课文,不能算是有了交际能力。早在20世纪80年代,柳斌同志就提出“是否可以考虑把语文教材的着眼点放在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上”。近来,许多专家也提出了语文学科在重视培养朗读能力的同时,不要忽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牢记自己的使命:语文教师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的人,是培养能在社会中运用语文这个工具交际的人。阅读教学中,千万不要忘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要创设多种渠道让学生去感悟、运用表达方法。如《二泉映月》一课,其中有一段是典型的用文字描写音乐的段落,教师要通过教学、类比让学生领悟用语言文字描写音乐的方法:描绘音乐的节奏、高低;运用比喻描摹声音;记录聆听音乐的情感体验。又如教学《三打白骨精》一课,在朗读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讲述这个故事,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司马迁是如何写《史记》的,课文只是概述了短短一句话,教者可创设情境:“夏天,酷暑难当,司马迁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提起笔——”“冬天,冰天雪地,严寒刺骨,司马迁搓了搓冻僵了的双手,提起笔——”“受了风寒,一整天都没吃饭的司马迁,勉强坐直了身子,颤抖着提起笔——”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下司马迁是怎么做的。所有的课文,在教學目标定位上,都体现表达能力的目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学习写法,充分体验练说、练写,这才是有效的语文课堂。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727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