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校级课题,助推教师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课题研究既是激发教师内在需要的载体,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抓手。本文从校级课题的研究特点、基本特征、管理策略等方面简述了校级课题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作用。
【关键词】 小学教育;课题管理;教师成长
作为学校科研工作最基层的研究细胞——校级课题研究在各大学校落地生根,它所带来的研究效益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亲睐。
一、校级课题研究特点
校级课题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特定领域,它是微型研究,选题更小,研究更接地气,多以学科教学研究为主;从课题申报来看,校级课题的审批权在学校,审批立项更快捷;从研究周期来看,研究时间更灵活;从研究重点来看,校级课题的研究内容往往指向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校级课题基本特征
校级课题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抓手,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是课题研究内容,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研究载体;校级课题组的主体是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既可以是个体研究,也可以是教师研究团队;校级课题植根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
三、“精细化”管理策略
“精细化”的科研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精”即课题管理工作要突出重点,即抓住科研管理工作的症结问题,难点问题,探寻解决的方法。“细”即学校科研课题管理覆盖的环节要全。
(一)管理制度化。学校应形成教育科研管理、运作、考核、评价为一体的管理办法,落实各级人员的工作职责,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实施制度管理。
(二)管理体系化。学校领导小组进行课题整体谋划,教科室进行方法引领,工作推进,教研组上传下达,进行学科推动,课题组具体实施,教导处和校级专家组进行学科引领和技术指导。
(三)研究规范化。课题的申报遵循“自主”原则,尊重教师意愿,采用自主选题,自主组建研究团队;课题申报、立项、开题、研究、结题严格按照研究程序完成,增强仪式感,课题不因小而草率。
(四)研究成果多元化
成果每个课题都有独有的个性,课题组研究成员的研究素养也有差异性,学校应鼓励课题组多样化地呈现成果。如教学微课、微视频、校本教材、学生作品、成果影集、科研论文、现场活动、研究报告等。
(五)成果推广“摊点”化
推广教育科研成果是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一个环节,每学期期末学校可以“摆摊”的形式开展现场成果推广,课题组成员根据分类装订成册的材料,逐一介绍课题的研究成果。
(六)成果效益化
课题研究不是形式,而是真正的效益,学校重视课题成果转化,创造条件,并借学校之力推广运用。
校级课题虽小,却别有一番洞天。之于教师可以成为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平台,催化教师教学科研素养提升,令教师享受到研究快樂;之于课堂,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质量;之于学生,能促进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 王欲知. 科学研究方法论[M].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2] 葛永娟. 校级课题:促进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01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