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凸显探究过程 共享原汁小学数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一直以来都是一门以逻辑性和抽象性著称的学科,在这门学科的课堂学习之中,教师想要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框架,其中探究教学是不二的选择。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生的年龄,正处于一个思维比较跳跃的年龄,现在这个时候的学生接受知识起来比较快,但主要是针对一些具象性的知识,而通过探究教学,就可以将原本抽象的知识理念,通过学生自己探究,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会更好。因此本文将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凸显探究过程,共享原汁小学数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探究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数学课程,本来就是属于理科学科,所以数学应该是能够让学生进行探究发现,从而掌握相关知识的学科。但是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却很少放手让学生自己针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教师之所以不让学生进行探究,主要是考虑到小学生年龄还小,如果让学生自己针对学科知识来展开探究,那么整个课堂也许会陷入混乱不止,而且整个数学课堂的教学课时也会大大增加,所以教师为了能够按时地完成任务,基本上都是以教师教授为主,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达过来的知识,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大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消沉,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因此,本文将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对凸显探究过程,共享原汁小学数学进行谈论。
  一、 运用问题,展开探究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主要都是比较基础的知识训练,从难度上来看,相对来说理解的难度并不是很大,这样一来就容易让教师认为,掌握这些知识只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的试题训练就可以了,从而就导致了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常常能够看到的题海战术。但其实不然,既然是比较基础的知识,而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虽然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却不是完全没有办法进行理解的,所以就更适合运用探究性的教学方式进行展开。毕竟对于小学生来说,僵化训练得到的知识,无论如何都是比不上学生自己通过实际探究而得出来的知识理论。而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来说,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的最好方式,就是运用问题来完成课堂上的探究。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教授《观察物体(三)》的时候,这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第一通过课堂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知道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实际上实物图是可以有多种的摆放方式的;第二通过让学生观察平面图形,从而能够正确辨认出不同方向的(包括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面的)立体图形;第三通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先从“同学们喜欢搭积木吗?”这样的一个问题入手,在得到学生的肯定回答之后,教师便可再问“如果现在给你不同的积木的平面图形,要你还原出积木的立体图形,你能够做到吗?”这个时候学生都会兴致昂扬地说“会!”然后教师就可以说“好,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教师给出的平面图,搭出相应的积木立体图,并说说你的理由。”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去探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一旦学生有什么疑问,都可以马上举手向教师提问。
  二、 让学生尝试进行课堂总结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般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总结这个活动一般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参与这个环节的机会,他们只需要在下面坐着认真听教师总结,跟着教师的思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回顾。但其实往往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是最容易分神的。再加上课堂最后的总结又是十分关键的内容,它可以让学生不至于学了新的,忘了旧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就应该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尝试进行课堂总结,从而让学生学会在探究整个知识构架的时候,进行总结。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教授《因数和倍数》时候,在这个单元整体教授完成之后,教师按照正常的上课程序,是要对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进行总结,而教师为了能够凸显教学环节中的探究过程的完整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课程内容的总结。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毕竟年龄还比较小,一个人对整个单元进行总结,还是有所挑战,因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座位前后左右为基础,四人为一个小组,根据课文中所讲授的内容,加上自己在课堂上所理解的知识体系,从而尝试用自己的话将这一个单元中因数和倍数的知识体系总结完整。其中当学生在对总结进行探究讨论的时候,教师要适当地走到每一个小组给予引导和指导,比如一些小组说到的因数、倍数、质数等概念,但是却没有指出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有一些小组,概念内涵说到了,区别也谈到了,但是却没有举一个明显的例子对这些概念和区别进行说明;还有一些小组,前面两点都谈到了,并且也给出了很经典好懂的例子,让人一目了然,但是却没有谈到课文中重点的例子“2、5、3”的倍数特征。这些小问题,都是学生自己在进行总结的时候所容易忽略的问题,所以就需要教师在一旁进行引导和指导。最后在每个小组都总结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派选一个代表,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小组所探究出来的心得。而教师在听完全班小组的总结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努力给予肯定,并要对学生总结中,还有所欠缺的进行补充,从而来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更好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运用好探究的教学方式,不仅是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而且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除此之外,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除了能充分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借助教师的指导来进行合作互助学习。这必将对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精神和独立创新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最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实现最好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赖宁静.顺应孩子天性 凸显学用相融——谈上好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几个关键[J].师道·教研,2017(4):68.
  [2]沈瑜.基于有效课堂研究,凸显体验教学情感——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探究[J].好家长,2017(39):100.
  [3]胡方艳.思维与智慧的共享——小学数学讨论法的应用探索[J].新课程(小学),2015(11).
  [4]孙立明.开展探究性学习,优化小学数学学习过程[J].考試与评价,2014(1).
  作者简介:
   沈勇扬,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四都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12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