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3—6岁儿童感觉统合乒乓球训练游戏化设计的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基于此背景下简要分析此类状况,结合3—6岁身心发展情况展开探讨交流,通过实践探索涉及乒乓球游戏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儿童的体育运动兴趣,丰富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内容,也能够有效地促使儿童进行体育运动。
  关键词:儿童;感觉统合;乒乓球;训练游戏化;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1-0140-02
   一、引言
  通过探究3—6岁儿童感觉统合乒乓球训练游戏化,有助于丰富儿童感觉,统合认知,积极踊跃参与乒乓球练习中。3—6岁的儿童大多喜欢游戏,每位儿童都渴望进行游戏,所以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应当紧密结合《幼儿园指导纲要》,树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观念,通过感觉统合训练,进一步发展儿童的感觉认知,使儿童能够在玩耍过程中丰富情感体验,更好地体验生活、观察世界,从而不断提高儿童的乒乓球练习技能。
  二、感觉统合训练与游戏
  感觉统合训练是指根据儿童的情况,设计出多样化并且符合儿童兴趣爱好的游戏,使儿童能够在玩耍时感觉轻松快乐,有助于寓教于乐,构建自然的发展情绪,促进儿童的大脑与身体有效协调,身心健康成长。
  三、感觉统合乒乓球训练游戏化设计
  儿童以游戏为生命,游戏促进了儿童的感觉统合认知,使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具有了精神,所以幼儿园在进行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时,应当精心地设计乒乓球游戏化内容,以提高儿童的思想认知水平。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如何设计3—6岁儿童感觉统合乒乓球游戏化的内容:
  (一)设置游戏化情境
  教师在设置游戏教学情境时,增加乒乓球训练的趣味性与娱乐性,这有助于激发儿童的积极活动兴趣与良好的情绪,促使儿童积极踊跃地参与活动。首先教师应当应用多元化的材料,以及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儿童巧妙地运用乒乓球。例如:给每位幼儿两个小操作盘,操作盘中装有乒乓球,再以小组为单位分配一个大托盘,大托盘中有小瓶子和吸管、电线与硬纸板、剪刀、橡皮泥。游戏的规则就是,你们的手不能够碰到乒乓球,也不能拿起手中的操作盘,应当将球从操作盘中运到另一个操作盘。教师再将乒乓球分配给每位儿童,然后引导其思考、探究如何将乒乓球运到空操作盘呢?通过设置游戏化情境,激发儿童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儿童积极踊跃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并且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思维判断水平。教师也可以举办多样化的乒乓球练习活动,将儿童喜欢的故事情节融入乒乓球练习中,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参与积极性,但是游戏情节的设计应当简洁明了,使得儿童能够从中获得心理感受,即感受到成功及自信,从而产生轻松愉悦的情绪,使他们在游戏活动中也能够更加专注地练习乒乓球。
  (二)教师语言游戏化
  由于教師是成人视角,儿童的思维以及认知水平发展尚未完善,所以在感觉统合乒乓球训练中,教师应当有针对性、有启发性地暗示并引导儿童,切记不要发号施令,应当启发儿童思考探究,使儿童能够自主愉悦地完成乒乓球训练。例如:儿童练习乒乓球时,可以让儿童在乒乓球台上,此时教师运用游戏语言引导儿童将乒乓球台中的屏障当作一条河流,鼓励儿童运用手中的乒乓球板,将乒乓球跳跃过来,这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操作积极性,使其积极踊跃地根据教师的引导操作起来。教师通过游戏化语言,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发儿童的操作积极性,也对儿童的前庭觉和触觉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进而达到乒乓球训练的目的。通过举办弹、接乒乓球的比赛和练习活动,有助于提高儿童感知用力度的能力,以及乒乓球弹起高低接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儿童的四肢协调能力。教师在活动前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塑料篓,塑料篓中有十个乒乓球,另一个塑料筐放若干个乒乓球,然后进行音乐律动。通过律动导入,有助于引发儿童的乒乓球训练兴趣,儿童随着音乐进行律动,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你们十分熟悉的朋友,让我们来看一下它是谁吧!”然后教师展示出乒乓球,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乒乓球怎样玩儿吗?我们将乒乓球弹到地上后会怎样啊?”儿童会感到好奇,然后教师再引入用乒乓球玩、用篓子接球的游戏。在儿童游戏前,教师做示范,先将乒乓球从地上弹起,然后再用塑料篓接球。教师:“同学们,你们看一下老师是怎样接球的?如果乒乓球弹得远了,我们应当怎样办?让我们一起做移步练习吧!”
  (三)动作练习儿歌化
  通过感觉统合乒乓球训练,教师能够将枯燥抽象的动作要领编成充满游戏性、趣味性且朗朗上口的儿歌,与设置的游戏情境不谋而合,从而创造一个浓郁的氛围。例如,在情景游戏中,为了引导儿童掌握乒乓球动作要领,教师可以鼓励儿童说儿歌:“小朋友呀,你真棒,拍拍板子跳蹦床,乒乓真可爱”,也可以在组织乒乓球比赛时,让儿童扮演乒乓球,并且编儿歌,引导儿童跳跃“小兔子呀,蹦蹦跳,左跳,右跳,往前跳,看谁跳得快又好”,儿童们一边跳跃,一边跟着教师念儿歌,这样既使儿童掌握了乒乓球练习的动作要领,也能够感受到在乒乓球练习中应当确保乒乓球准确跳跃的技巧。通过设计儿童化的动作练习,有助于调节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也能够提高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四、感觉统合乒乓球训练游戏化设计
  针对3—6岁儿童进行乒乓球教学,应当创设游戏化内容,在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中,切实做到游戏新颖,提高训练效果。为了有效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应当给予儿童轻松愉悦的生长环境,这些都是促进感觉统合乒乓球训练游戏的有效实施。
  (一)情景化感觉统合乒乓球训练游戏实施
  由于3—6岁儿童的主要表现是性格内向,害怕陌生的环境,在幼儿园内与家庭中判若两人,触觉较为敏感,所以如果开展枯燥式的感觉统合乒乓球训练模式,儿童的此类表现会更为明显。所以教师可以创设适合儿童,并且儿童感兴趣、熟悉的教学情境,例如:创造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故事情节,邀请儿童一方扮演喜羊羊,一方扮演灰太狼,看谁能够将乒乓球打到对方的“老窝”。通过创设此类故事情节,有助于缓解儿童的紧张心理,使其忽略对外界的防备与敏感,逐渐投入到游戏训练中。部分儿童刚开始时并不愿意加入游戏,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小朋友的融入,也逐步加入其中,最终儿童们能成功地进行乒乓球训练,在此游戏情景中也能够获得心理满足,也能够不断提高乒乓球训练的兴趣。通过循序渐进的游戏训练,能够逐步改善儿童紧张压抑的学习心理。
  (二)家庭内感觉统合乒乓球训练游戏的实施
  有的儿童,较为敏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但是缺乏安全感,再加之部分父母忙于工作,少有机会与孩子进行游戏交流,所以孩子缺乏情感上的沟通与引导,逐渐缺乏安全感。根据此类情况,教师可以设计家庭感觉统合乒乓球训练游戏,家长应当在感觉统合乒乓球训练师的指导下进行亲子游戏,例如通过举办飞毯游戏,使儿童在晃动时感受地心引力,进一步强化儿童的前庭感觉刺激;同时使儿童感受身体不同部位的压力变化情况,有助于发展儿童的触觉。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多增加一些亲子感觉,有助于补充感觉室内训练中的不足之处,进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感觉统合乒乓球训练游戏理论中,在儿童乒乓球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当涉及多元化的游戏活动模式,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观念,根据儿童的身体发展情况以及感觉统合情况,予以一定的思维探讨空间,通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让儿童循序渐进地展开练习。进一步强化感觉统合乒乓球训练游戏内容,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切实将游戏化教学应用到乒乓球日常练习中,以增强儿童的操作水平与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春燕,陈倩巧.乒乓球游戏整合幼儿园课程的可能性与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5,(07).
  [2]黄施娟.3-6岁儿童感觉统合游戏化内容设计方法与具体策略[J].贵州教育,2015,(0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62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