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育背景下西方文学课程设计及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西方文学是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外国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其他学科专业学生的选修课,是大学生了解西方文学和人学发展、领会中西方文化差异、提升其文学鉴赏和思辨能力的重要路径,是高校实施美育工程的重要内容。然而,调查中发现,为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大部分高校在文学课程设置方面,学分、课时都缩减了一半以上,严重消解了其在美育中的作用。本文从西方文学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提升教学时效、增强其在美育中的作用等问题。
  关键词:美育背景;西方文学课程;设计;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4-0160-03
  西方文学阅读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培养高校学生阅读欣赏和鉴别原著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人文、人学素养,帮助他们树立辩证的审美观,为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奠定基础。因此,如何对课程定位、设计,怎样运用先进的教学模式、方法增强教学实效,切实发挥文学的美育功能,促进美育工程建设,是当前本专业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西方文学课程定位与设计
  在美育背景下,如何给予西方文学课准确定位,这是实现西方文学阅读课程功能必不可少的一步。借助课程蕴含着的生动形象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元素,通过学生的学习,使他们把握西方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发展规律,掌握主要文学思潮及流派,领悟著名作家和经典作品的内涵,了解异域文化特征、審美思想;培育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立场评价、赏析西方文学思潮流派和作家作品的能力;引导学生品味西方文化精髓,提高文学批评、辨析和鉴赏的能力。
  根据多年来课程教学体会和美育的实际,课程设计应优先从教学目标、内容选择、可塑性这几个方面考虑,再辅以先进的教学模式、科学的教学方法,以便在有限的学时内实现提高学生审美、思辨能力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调研实据制定。在调查中发现,通过西方文学课的学习,大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技能愿望强烈,希望深入领略西方国家特别是英美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等,借此促进自身人格发展,提高思辨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西方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把目标锁定在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技能上:一是培养学生善于表达个人思想情感的能力,要对教材及教师讲授的内容有自己的判断和认知,要会运用西方文学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情感、社会信息阐释文本的本质内涵;二是重视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技能训练;三是提高学生文学审美能力,使学生了解掌握主要的文学体裁,以及其特征,如小说、诗歌、剧本、散文、寓言等,了解作品从构思、选题到创作等每个步骤所运用的文学技巧和特殊语言体式;四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积极体验文学作品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帮助他们养成欣赏、理解、辨别不同文化习惯,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水平。
  (二)课程选材
  课程选材要本着多层面、多维度、多视角的原则,所选内容要有趣味性、典型性、现代性、教育性、启发性、贴近生活等特点。要以英语语法结构和技能为基础,让学生掌握词汇、语法、句子结构等语言要素,使其语言应用的基本技能得到提高;通过设计课堂任务、开展课堂活动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和思辨能力的提升。课程选材包括:童年、友谊、爱、责任义务、人与自然、罪恶、战争、科技与经济、军事、信息与未来等,并围绕这些主题选择不同文学载体的内容,把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不同类型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体裁选取相同主题课文组成单元或章节,可由短篇小说、诗歌、散文、评论、戏剧、广告、书信、歌曲、剧本等不同文学载体构成,不同文学作品或载体入选的数量要根据不同教学层次和学生水平而定。所选课文要按着从简到难、从熟悉到陌生、从具体到抽象排序。关于西方文学史背景知识、作家生平、作品相关信息等内容可以安排在附录中,以利于学生查阅。
  (三)增强课程可塑性
  在课程设计中,单元与单元的内容要有关联性,章节与章节的内容更要联系紧密。师生在完成单元任务后,可根据教学实际,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形势任务需要,临时增加关注度高、热点地区的文学载体;可以把教师或学生个人研究理解较深入的文学理论、作家、作品的观点引入课堂进行交流。例如,有的教师(或学生)对象征主义、哥特文学理论理解透彻,有的对意识流文学理论印象深刻,有不同看法,有的熟悉爱伦?坡作品,有的钟爱莎士比亚作品……凡属能激发学生求知欲,促进其人格发展,提高其能力,有利于增强他们审美思辨能力的文学理论、文学载体都可以列入规划,入选课程内容。
  二、西方文学课教学模式
  提高西方文学课程教学时效,发挥其美育功能,离不开科学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模式。基于开放式教学理念,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可复制、好借鉴、能推广的教学设计模式。
  (一)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适时切换教学平台
  课堂教学要获得高效率,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一言堂”+几张“PPT”图片的教学模式。在丰富和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基础上,积极拓展教学平台。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在线教学平台,组织网络读书会、实体书评会,来延展教学的空间和时间。教师可在网络教学平台推荐经典作品,发布课程预习的内容、讨论的问题;学生可在教学平台提交作业,在小组群或班级群讨论栏发表学习心得和见解。教师可进行多教学平台横向切换,让学生摆脱时空约束,在不同场所、不同时间段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还可以就不同形态媒介,如音乐、影像资料、绘画等,让学生跨域转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例如,在介绍文艺复兴著名作家时,教师可以介绍意大利画家达·芬奇著名画作《最后的晚餐》,以便加深学生对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及其重大意义的了解。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画作所蕴含的寓意——光明与黑暗、美善与邪恶的斗争是残酷的,以及其“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和其散发的人文主义光辉。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虽然它们的娱乐功能更强,但它对理解作品是有帮助的。   (二)资源共享,多层面充实教材内容
  西方文学课程教材的选用,除了国内高校使用率较高的常规教材外,要了解国内外先进高校的文学授课内容,在授课时尝试多层面拓展教材内容。例如,互联网上的国内外公开课、精品课、作家创作体会、书评等,皆可纳入西方文学课堂。也可以視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引入相关联的学科资料。例如,在讲莎士比亚作品时,可以从互联网寻查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拉夫堡大学、华威大学等多所作家属地高校的有关莎士比亚的公开课视频,将其有选择地引入课堂,听听他们是从何种视角、什么层面来解读、分析、阐述世界及英国历史、文艺复兴背景、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除了一些常用的文学材料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地理、哲学、美学、宗教等与教学有关联的都可以入选教案。这样整合教学内容,使教学不再是作家、作品信息单线条式的输出,呈现给学生的是一幅立体的、动态的、厚重的画面。教师备课不要局限在一本教材上,根据教学要求可适当引入前沿的、现代的相关材料,以拓展学生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面。同教材的教学内容在备课时,可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教学内容,可以按照西方文学发展脉络和各种文学运动的关系层层推进,也可打破时间顺序,按主题、风格、流派组织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编排组合,主要是为了增强学生的文学比较意识,深化他们对不同时期作家、作品的理解。教学内容的组合,哪一种都不是完美的,当前形势下,只要有利于教学效果,教师都可以尝试。
  (三)设计并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活动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任务和实际需求,安排自学内容及有助于巩固基础知识、拓展性强的课外作业;要设计出具有多元化的、实践操作性强的课堂学习活动;要针对不同的课堂实践活动制定出可行的评价机制。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检测者、设计者和帮助者角色。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教学中,师生角色、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成绩评价这几个方面较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学生是根据自身需求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是课堂的主人。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一言堂,要以“引导”代替“灌输”,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指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制定合理的课外学习任务,组织课堂学习实践活动,检测学生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第三,教师要设计多元化、实践操作性强的课堂学习活动。要依据课程目标、学生基础及需求,规划教学时间和教学活动。学习活动要根据学习任务来设计,围绕西方文学课程基础理论、经典作品、著名作家、文学思潮等来组织活动。任务要真实,要努力营造激发学生思辨的学习情境。在选择、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要拥有主动权。第四,要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情境式、支架式教学。课堂学习实践,要借助多媒体,利用音视频、PPT课件,创建典型的场景,营造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体验文学作品的精华与先进理论。教学中,教师在解决难点、重点问题时,要把作品的主题思想、典型人物、语言特点等分析方法示范给学生,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视角、不同层面、不同纬度对作家作品展开分析,便于学生理解作品。第五,要完善评价机制,注重过程评价。
  总之,只有对课程进行科学定位,优化教学模式,增强教学实效,才能发挥文学的美育功能,促进美育工程建设。
  (责任编辑 王文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95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