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寝室生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寝室生活;情景再现;活动设计;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9)14-0034-03
  【活动背景】
  根据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寄宿生3276.51万人,所占比例为21.85%。江西省2014~2017年的教育统计数据表明,高中寄宿生比例在48.5%~51.7%之间。从全国来看,高中生在学校寄宿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且大部分高中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相较于非住校生,住校生需要面对“生活自理自立”“室友关系融合”“生活习惯迥异”等情况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寝室关系”问题直接牵动住校生的生活和学习。因此,本堂课旨在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寝室沟通技巧;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领悟寝室相处中“互帮互助”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舒茨在1958年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寄宿于学校的中学生,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寝室是他们获取包容、支配和情感需要的主要场所。寝室关系处理得当,以上三种需求将得到较好的满足;倘若寝室关系紧张,将更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情绪,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甚至对社会产生不信任感。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到寝室生活是集体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 寝室是个人迈向社会生活重要的锻炼场地,是学习如何与父母亲人以外的人友好相处的重要场所;
  2.情感目标:感受室友间的情谊,体验互帮互助的快乐,感悟“换位思考”和“包容接纳”在寝室生活中的重要性;
  3.行为目标:学会多站在室友角度想问题,尽量不干扰室友的生活;学会一些寝室沟通技巧。
  【活动重难点】
  1.教学重点:“情景再现”环节的展现以及“风雨同舟”活动的精心设计和高效完成;
  2.教学难点:“情景再现”环节从情景故事创作到学生排练,最后是课堂展现,老师需要全程把握好质量,并做好引导小结。
  【活动准备】
  (1)道具准备:眼罩、纸杯、弹珠、捆绳若干(“风雨同舟”活动使用);
  (2)课前准备:课前安排好寝室,做好四个情景故事的排练;
  (3)任务分工:四个寝室完成“情景再现”活动,剩余寝室参加“风雨同舟”活动。
  【活动对象】
  高一年级学生
  【活动时长】
  50分钟
  【活动过程】
  一、暖场阶段:食指搭“人”(3分钟)
  引导语:以寝室为单位分小组,选择一名室友面对面坐好,请用双手食指,搭建一个“人”字给你的室友看!
  互动提问:看到室友搭了一个“人”字给你看的同学,请举手;看到室友为你搭的是“入”字的同学,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一个小小的游戏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小结:站在对方角度去看问题,在寝室关系相处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寝室生活中,以室友的角度去看待对方的言行,方能更好地理解对方。
  二、转换阶段:情景再现(20分钟)
  引导语:以下选取了四个高中寝室生活中的情景故事,每个故事安排了一个寝室的学生,根据故事大意进行情景再现表演。每一个情景再现结束之后,全班分享: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怎么想?如何做呢?
  注意事项:(1)请表演的学生自备所需道具;(2)省略号的地方由学生自由发挥;(3)每个情景表演时间控制在4分钟以内。
  情景故事
  情景一:室友未经我的同意,经常使用我的日常用品(比如洗发水、洗衣液、水卡等),这让我……(感受是什么?)我会……(怎么做?)
  情景二:室友小A习惯将自己的东西到处乱放,衣服堆放床上,纸屑丢在桌面上,穿过的袜子挂在凳子上、床梯上。其他室友说过很多次了,小A负气说:这是自己的个人习惯,别人管不着……
  情景三:小D是个对睡觉环境要求高的人,特别是对光线和声音敏感。可是他的邻床室友小C喜欢睡觉时听歌,虽然戴着耳塞,但依然听得到细微的声音。刚开始小D还能忍受,可是日子久了太影响睡眠和心情了。终于有一次晚上,小D无法忍受地对小C说:你能不能不要在熄灯后听歌了,好吵!小C:……
  情景四:小E是一個安静、内敛、慢热的学生。在寝室的聊天活动中,Ta总是感到和室友们难于聊到一块去,他们总是聚在一块聊明星八卦(或者游戏、动漫、化妆等等),小E融不进去,感到很尴尬。小E内心独白:难道我非要改变自己去迎合他们吗?他们聊的话题好无聊和毫无意义啊。可是不加入他们,在寝室里我感到被孤立了,好孤单……
  (教师)小结:寝室是我们休息生活和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寝室里会发生很多事情。由于每个人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不同的生活习惯,难免产生摩擦、矛盾甚至冲突。让我们把握相处的一个合适区间,即:最低要求——不干扰室友的生活;更高目标——(生活和学习上)互帮互助,愉悦且和谐相处。
  设计意图:带领同学们认识到寝室生活是集体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 寝室是个人迈向社会生活的重要锻炼场地;寝室是学习如何与父母亲人以外的人友好相处的重要场所。
  三、工作阶段:风雨同舟(24分钟)
  引导语:接下来的这个活动,考验的是寝室全体成员的配合和互助能力。因为每一个人在活动中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功能受限,比如有人眼睛看不到,有人不能说话,有人只能用一只脚走路,有人无法使用双手拿东西。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要合作完成“纸杯传珠”活动……
  角色分工:寝室6人中,有2人扮演盲人(带上眼罩),1人扮演哑巴(保证不语),2人扮演独脚人(双脚捆绑),1人扮演无手人(双手捆绑);   完成任务:寝室成员合作完成“纸杯传珠”活动:室友站立一列,用嘴巴叼着纸杯,“弹珠”放在纸杯里,依次将“弹珠”传递给室友。设定15米距离,四个寝室比拼,选出最快组和最慢组。
  注意事项:传递过程中只能用嘴叼着纸杯传递“弹珠”,不能带“弹珠”跑;弹珠掉在地面,捡起后原地继续;完成之后回到起点坐下,等待分享。
  分享提问:(1)针对全体参与者,特别是“盲人”角色,提问:你在活动中的感受是什么?与你有过交集的室友给予了你怎样的帮助?(2)针对“获胜寝室”提问:你们是怎么做到如此快速完成任务的?(3)针对“最后一位投弹珠”的人提问:作为最后来完成全组投弹珠的人,你的心情如何?当时的想法怎样?(4)针对观众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这个活动让我们体会到了室友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的状态;同时告诉我们处理好寝室关系的三原则:一是沟通和商量,二是尊重室友,三是有一定的人际界限感。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一方面通过亲密的肢体接触,加深互动和感情;另一方面,让同寝室的同学体会互相帮助的难能可贵,希望同学们能将互帮互助的好品质延伸到寝室生活中。
  四、升华阶段:故事启迪(3分钟)
  图画故事:一条鱼和一只青蛙是好朋友,它们住在一口井里。青蛙除了坐井观天,还能经常跳到井外,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鱼十分羡慕,请求青蛙讲一讲井外的新鲜事。青蛙在外面周游一番回来了,它告诉鱼:“外面有许多新奇有趣的东西。比如说牛,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只弯弯的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块,肚子的下面长着四只粗壮的腿……”鱼听着听着,在它的脑海里,出现了“鱼牛”的形象。鱼从青蛙那里得到了关于牛的部分信息,将其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相结合,就建构出了“鱼牛”的形象。实际上,鱼理解的牛根本不是青蛙所要表述的牛。
  故事启迪:每个人看到的客观世界都是主观世界建构而来(欧文·亚隆,美国)。不同生活经历和知识结构的人相聚,生活在一个寝室,倘若我们能以一种“好奇和包容”的心态接纳室友,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结构也会越来越丰富,视野会越来越宽阔。
  【活动反思】
  活动设计角度:本堂课围绕心理辅导课四阶段,紧扣寝室生活日常互动和冲突,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艺术化地将冲突情景以及沟通方式和解决冲突的方法展现出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情景并观摩解决方法,获得启迪。工作阶段设置了室友遇到困难,需要相互帮忙和配合才能完成的活动,旨在让同学们体会互帮互助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角度:本堂課四阶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游戏暖场”到“情景再现”,再到“合作活动”,最后“故事升华”,采用了“角色扮演”“游戏法”“案例讨论法”“故事启迪法”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控场角度:考虑到心理辅导活动课动静结合的特点,建议课前设置课堂约定,比如,最高境界——静悄悄!建议设置每个“情景再现”活动的表演时长,把控好时间;设定寝室长为小组长,方便控场;考虑到活动参与面,建议将学生合理分配到两个主题活动中,做到全员参与互动。
  注:本文为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积极心理资本建设与高中生学习内驱力激活”(立项编号:17PTYB098)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中学,赣州,341000)
  编辑/卫 虹 终校/张国宪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30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