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利用微课提升高校教学效率的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课程是一门抽象但又强调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其存在知识点多、含义深、理解难等特点,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科学合理地应用微课可以有效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关键词:微课;计算机网络与应用;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9)09-0105-02
  ● 引言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课程是一门抽象又注重实践性的课程,但在高校教学中因为受设备数量和实验课课时的限制,一般强调理论知识的讲授,实践操作练习不是很多,学生无法获得实际的操作感受,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就不深刻,甚至会渐渐丧失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认为,制作一些典型实验的微课是有效的解决办法。学生通过对课程相关实验微课的学习,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学习质量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增强。
  ●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微课的设计
  1.前期分析
  (1)学习目标分析
  在微课设计之前,首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的、重难点是什么,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不断增强微课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课程大多是在大学二、三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多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愿意尝试新的学习方式。
  (3)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程主要包括广域网、局域网与城域网的分类、特点,典型系統以及网络互联技术和互联设备等,教学内容较为广泛,理论相对深奥。
  2.微课开发
  (1)内容选择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课程教学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因此,笔者选择了其中八个较抽象难懂的内容,将其制作成微课来辅助课堂教学。这八个微课分别是双绞线的制作、认识虚拟局域网、DN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DHCP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IIS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IP子网的划分、FTP服务器的安装配置以及OSI参考模型的工作原理。
  (2)制作软件
  笔者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运用到了三款软件:Flash,一款常用的二维动画制作软件,通过脚本的编制可以实现场景的互换、页面的跳转等功能;Photoshop,一款平面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笔者借助该软件对整理好的图形图像材料进行裁剪、拼接、美化等一系列的处理;Camtasia Studio,一款屏幕录制软件,笔者借助该软件进行讲解步骤、声音和视频的录制等。
  (3)开发流程
  微课的制作笔者采取以下三个步骤:①查找相关的材料,包括图片、文档、视频、音频等;②采用图像、音视频处理软件对材料进行加工修改;③制作课件,选择Flash或WPS软件进行课件的制作,将选择好的图片导入Flash的库中,将库中的材料拖至舞台中央进行动画的制作,包括传统补间、补间动画等的插入以及帧的添加删改等。针对WPS软件,新建好空白文档后对文字、视频、图片等进行一系列的添加、修改,借助WPS的动画播放功能,为整个课件设置播放效果。
  (4)后期处理
  将制作好的课件在Camtasia studio软件中进行录制和讲解,录制好之后导出为MP4格式的视频,可对视频进行渲染、剪辑、拼接、添加特效、配乐配音等一系列操作。
  ● 作品实现与展示
  由于篇幅限制,笔者仅展示一个微课的截图。图1是“认识虚拟局域网”微课的导入界面,该界面中,通过羊圈围栏的故事引出虚拟局域网,整个界面配有卡通动画小羊、红花绿草等,色彩搭配清新明快,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图2是描述通过羊圈围栏技术将很多计算机分隔成若干独立的区域的场景截图,若干未被划分虚拟局域网的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会有信号的干扰和影响,需要采用VLAN来解决这个问题,而此处的“围栏”与“VLAN”谐音,此微课的后续将引入即将要讲解的知识点,即VLAN技术的作用以及工作原理。
  ● 微课辅助教学的效果
  对“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解之后,笔者在开设此课程的年级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师生在此课程的学习中对微课的需求。此次调查问卷有效率为100%。
  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认为“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课程知识抽象,难以理解,内容枯燥,自己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借助于教师制作的相关微课,提高了学习兴趣,提升了学习的自信,对知识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加深,认为在“计算机网络与应用”课程的教学中使用微课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张晓君,李东哲,陈雷.微课程视频制作中的注意引导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2]于泽元.论课程变革的综合理解模式[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2).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4]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5]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
  [6]李小刚,王运武,马德俊,等.微型学习视野下的微课程设计及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重点项目“以服务地方文化产业为导向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2017094)研究成果,2016年山西大同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JG2016106研究成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397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