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地理课堂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核心素养是通过后天培养而形成的素养,对于高中生而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专业理论、实践技能以及学习方法等。本文提出了几点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措施建议,其中包括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地理理念、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及实施课堂探究,增强学生的区域认识能力等。
  关键词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1-0166-01
  一、前言
  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工作正在全面开展的过程中,基础教育课程的内容也变得更加丰富,肩负起了立德树人、培养价值观与核心素养的教育责任。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同样也需要做出适当改变,积极整合专业知识与核心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打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二、地理核心素养概述
  地理核心素养的概念不能用简单的文字来加以诠释,这是一种复合型概念,需要从整体角度来予以解读。基于当前的教学现状,研究学者大致将地理核心素养分为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以及技术素养这三个阶段,将其应用到高中阶段的地理课程中,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来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其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树立其正确的发展观、资源观以及环境管。由此可见,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更加有利于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让学生专业能力得到强化的同时形成优秀的地理品质,为其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三、高中地理课堂中培养核心素养的实践措施
  (一)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地理理念。核心地理概念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础,它保证了后续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教育者需要基于教学大纲,以理论概念为基础,引导学生对概念内涵展开深层次探究,加强学生对地理规律、地理特征以及地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地理思维能力。例如在教授城市化概念的相关课程时,教育者可以将课程分步骤进行,细化为“感化”、“深化”、“变化”、“内化”这四个阶段。首先,在“感化”阶段中,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播放一段记录深圳地区改革开放变化的影片,并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列举一下你所感觉到的时代变化元素;其次,在“深化”阶段中,教育者可以向学生提供在改革开放到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深圳地区的人口、用地面积产业发展的变化数据图,让学生根据统计数据来加以分析,引导学生更好理解“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再次,在“变化”阶段中,教育者可以让学生自行绘制一幅见图,表达出自己对“城市化”的理解,以此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最后,在“内化”阶段中,教育者可以通过一些灵活的随堂测验方式,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测教学效果。
  (二)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者需要做的是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自学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满堂灌”与“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理应被淘汰,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中,应当八成以上都是教学方法,学生才应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据不完全统计,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率较高且效果优秀的教学方法为讨论法与自学辅导法,教育者应当顺应学生的喜好,以此为基础来展开进一步的延伸,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有更多的表达机会和更大的发挥空间。首先,教育者要根据课程目标来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促进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从多个角度入手来思考问题,促进地理逻辑思维的形成;其次,教育者要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将地理事物的发展过程动态化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后,高中院校应尽快建立完善的地理课程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可以全程参与专题研究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产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此外,教育者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以此来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顺利形成。
  (三)实施课堂探究,增强学生的区域认识能力。区域认知所指的是,人们对地球表面上不同区域的认识和了解,在科学地理观念的影响,在不断参与地理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能力。通过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设计探究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习惯,从而让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更加轻松的理解并消化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从而对人地关系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除此之外,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还可以促进地理应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让学生通过了解具体区域的发展过程,以此为延伸来全面了解区域环境的变化态势,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创设地理生活问题情境。高中地理教育者要将地理课堂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关联到一起,通过创设地理生活问题情境,将抽象化的地理知识具象化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可以真正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的人地协调观念。教育者需要深入到学生身边来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挑选一些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现象。例如在最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雾霾问题,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从地理学科领域中来思考这一问题,带领学生共同分析雾霾对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同时他就雾霾的形成位置与空间分布,商讨出雾霾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并尝试给出改善方法。
  参考文献:
  [1]宋长青,冷疏影.当代地理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4(6):595-599.
  [2]陳中永.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问题[J].教书育人,2014(11):37-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77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