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素养下低学段儿童实证意识的培养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会有深远的影响。從2017年开始,小学科学课程从3-6年段改为1-6年段。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实证意识相当薄弱,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实证意识。
  关键词:主题;细节;预测
   一、 采用直接方式,明确学习主题
   主题明确,让学生能够清楚认识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少走些弯路。在听课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聚焦课堂主题的过程不明确,比如在教学在《观察中比较》,通过播放恐龙视频来达到引题的效果,可是很多教师在进行视频选择时出现几个问题:1. 视频本身不能紧扣学习主题,本节课要突出的主题是比较恐龙的大小,而有的视频出现捕食、争斗等片段,影响了学生对信息的处理。2.
  播放视频时没有提出学生思考的问题,学生看热闹似的看完了恐龙视频。所以,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以简单的方式导入学习主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直接告诉和齐读标题的方式来明确学习内容,教学中所用到的图片、视频尽量紧扣学习主线;注意音标的使用帮助学生读懂学习主题。
  二、 进行有理预测,初建实证意识
  一年级的学生,在科学课上要培养他们的科学概念意识。探究的第一步是进行预测,预测是要建立在经验事实基础上的。在《用手来测量》这节课首次出现,学习了“拃”这个概念后,预测桌子的高度,有的同学预测桌子高度有“3拃”“50拃”“100拃”,对于这些不合理的预测,教师应该进行及时的纠正。通过再次指导,对比一拃的长度和桌子的高度,得到合理的预估。如《它们去哪里了》这节课,通过让学生推测红糖、盐、沙子放入水中后会有什么变化,有的同学说红糖放入水中水会变色,会变甜;盐放入水会看不见,会消失,水会变咸;沙子放入水中,水会变脏,会有脏东西浮在水面上,杯子底下会有很多沙子,会变湿……这些推测是建立在学生长期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是合理的预测,有依据的预测。通过预测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三、 注重细节指导,获得有效证据
  注重细节的讲解和指导。获得的证据要能用,必须是建立在正确的实验方法上,在一年级的《用手来测量》这节课,学生对“一拃”的概念是否正确理解是教学的关键。比如在课堂中,剪一条和桌子高度相同的纸带,个别小组的学生纸带没有绷直,那么所测量的拃数就肯定不准确,学生在学的时候知道是大拇指到中指的距离是一拃,而在实际测量中,却发现很多学生是用大拇指到食指的距离来测量。一拃和一拃之间要相连等这些细节问题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又如在学习《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这节课,学生在用小木块测量书本的长度时,小木块的放置距离、位置对于实验结果也是非常关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有部分学生摆放是不齐,有缝隙等。所以在课堂上,应该更注重学生细节的指导,针对细节进行反复的学习和指导,可以通过微导视频、现场演示、小组相互纠错等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指导,这样学生获得的证据才是有效的证据。
  四、 掌握观察方法,获取全面信息
  科学课离不开观察,小学科学课应该要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观察,科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科版一年级教材的内容中,观察是获取信息最直接的方式,而观察必须是要客观的、准确的,才能够反应事物的本质。因此,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尤其重要。首先,观察要有序。比如一年级上册《观察叶》这一节课。如果没有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学生观察的过程是比较零散的,获得的信息也不够全面,通过讨论观察的方法,指导学生分别用眼、鼻、手、耳等感官依次对叶进行观察,同时观察也要讲究顺序的观察,如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正面到反面等。再者,引导有方,引导学生对观察记录的结果用多种方式记录描述,如思维导图,维恩图等。对于低年级学生在语言书写表达能力相对较弱,还需鼓励学生用自己创造的方法进行记录,如画简图,涂色,简单符号表达等。如在上《观察叶》这节课,学生在表述粗糙时用带有小刺的波浪线表示,而光滑时是用弯弯的平滑线表示。这就是一种非常棒的观察和表达。通过对学生观察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获得较全面丰富的观察记录,获得观察对象的全面信息,同时也使学生不断地将观察获得的信息与生活经验进行对比,不断地修正自己原有的认识,对于学生实证意识培养至关重要。
  五、 养成学习好习惯,会分享懂交流
  低年级学生要特别注重好习惯的培养,尤其是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课堂,纪律意识还不够。如《给物体分类》这节课,给予学生形状大小都不一样的螺丝、木块、橡皮、纸张、玻璃、杯子等,让学生选择物体的一个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学生在汇报交流时就会有各种不一样的分类方法,有的同学按轻重、有的按大小、有的按形状、有的按软硬……学生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注意其他同学的发言。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认真听问题,回答问题要举手,其他同学发言时不插嘴,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与自己的想法进行对比等。让学生的交流不限于热闹更应该有思维的碰撞,会分享懂交流才能更好地对比不同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充分的思考,才能够集聚同学们的智慧。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鼓励质疑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六、 关注课堂生成,唤起求真意识
  在课堂中,教师总是想方设法让着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走,害怕学生的反应偏离了自己的预设,失去了课堂的掌控。如《观察一瓶水》在了解学生前概念时,有学生提出水的颜色是无色的、白色的、绿色、蓝色的。通过了解学生说水打起来的水浪就是白色的,湖水看起来是绿色的、海水是蓝色的。教师不能急于纠正学生的想法,而是要追问学生你在什么地方看到的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颜色,水是不是干净的,如果舀一些水来看水的颜色是不是会变化。会不会是其他因素影响了水的颜色等。通过这个意外让学生的思维转动起来,有了进行探索和求真的意愿,使学生多角度地看待问题,这也是发展学生的实证意识。
  总之,对于低学段的学生来说,培养实证意识一定心要细、速度要慢、指导要到位。从而使学生在科学活动中寻找证据,尊重事实,尊重证据。
  作者简介:
   谢俊娜,福建省龙岩市,白沙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84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