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习作微训练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习作教学大多要求“全篇幅写作”,面面俱到,加之受教学时空等限制,无法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个性化需求,使学生望而生畏,兴趣索然。引导学生进行类似于网络里的“微博”式写作,不做题目篇幅的限制、快速精准、不拘形式,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训练习作水平的方法。
关键词:高年级习作;微训练;策略
习作,一直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对小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同时也关系着小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传统的习作教学受教学内容和教学时空等限制无法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个性化需求,造成大多数学生定位不准、无话可说以及胡编乱造的现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以“微博”作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悍作为文化传播特征的“微”时代中,引导学生进行类似于网络里的“微博”式写作,不做题目篇幅的限制、有感而发、快速精准、不拘形式,与常规性面面俱到的“全篇幅写作”所不同,难度降低了,目标却更精准了。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值得借鉴的训练习作水平的好方法,即为习作的“微训练”。下面分三个层面来谈谈这种微训练。
一、做好日常积累,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
生活是一切写作的源泉,没有用心观察、用心体验,写作时就没有素材和灵感。教师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观察身边的人或者细微的事物,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量变引发质变,只要具备正确的人生观,掌握丰富的词汇,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在习作中就能得心应手。所以,习作训练最基础的就是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微训练从“细”处入手,从“微”处训练,主题单纯,容量少,易操作,对学生习作技能的提升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的欲望,营造微训练的良好氛围
在引导学生进行习作微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平等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引导,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想象,快乐写作,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写作兴趣。让学生明白微训练的要求并不是传统的大而全、“巨型化”,也不是七零八落的“碎片化”,鲜明的主题、流畅的语句等这些基本的要素还是必备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在观察、体验和想象中,寻找蕴藏在事物中的闪光点,在开放的空间中获取写作的灵感。
三、搭建好微训练的互动平台
1.捕捉灵感,抓精彩瞬间
在微训练中,情境的创设最为重要。教师可巧妙地、有目的地制造一些“自然而然”的场景,来触碰孩子的心灵,激发孩子灵感的火花。一是实地观察,如雪花飞舞中的校园,阳光下的油菜花田野,鸡、兔、狗等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参观机器人比赛现场,亲身参加体育比赛,欣赏校园科幻绘画墙等。二是参与做游戏,如课堂上的成语接龙、片段接龙、设置问题、猜测卖关等。这些都是为了给孩子们提供练笔的素材,在现场活动和游戏中,总有那么一点能够触碰到孩子的心灵,激发起孩子心中的波澜,引起灵感的显现,这恰恰就是需要他用笔记录或表达的东西。三是合理的想象。把看到、体验到的平实的事物或感受与我们的命运、未来或家国情怀相关联。
2.口语交际不可少
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想要表达的东西有了,但却常常是杂乱无章的,像一团乱麻,无从说起,难以有条理地倾诉出来。这时,就需要梳理,廓清思路,口语交际就必不可少了。小学语文教材一直在强调口语交际,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把心中所想说出来,教师要循循善诱,帮助学生梳理思路,用恰当的词语来表情达意。因微训练只关注写作中的某个层面,如场面描写、外貌特征、情感抒发等,明确为局部、小型的语言运用实践训练方式,是个人对自身生活经历的简短记录与反应,不受字数体裁限制,口语表达起来就较为容易。
3.勤于动手,多写多练
一是借助文本,仿写。小学教材课文主题鲜明,文路清晰,简练生动,可仿照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写作,并写出新意。如,学习了五年级下册《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短文后,可仿写校园足球比赛进球的瞬间,根据五年级上册《松鼠》一文,可观察家中的小白兔或小狗来仿写其外貌特征及生活习性。要求要仿中求活,仿中求新。二是写小日记、即兴随笔,谈感受,写读后记。篇幅、题材不限,只要用语得当,记录下瞬间的灵感就行了。三要及时点评,分享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评价的激励,教师要及时批阅,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评改中来,对具有优美意境或精辟哲思的小习作挑选出来,通过多媒体形式在全班进行赏读评鉴,同时推荐给学校的校刊登载发表,给予肯定和鼓励,也可以张贴在教室的作文专栏里,以提升学生习作的兴趣。
总之,微训练更加贴近孩子,简便易行,不要求字数限制、形式多样,可随即进行,能满足学生多元的个性表达,增加了习作的密度,是阅读教学的有益补充。只要做到持之以恒,善于观察,勤于动笔,抓住“微”的特点,学生的习作水平必然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而与常规习作顺利衔接,学生会从怕习作变成爱习作的。
参考文献:
[1]伊玲芳,成诚.小学中段课堂微写作指导的案例研究[J].教育周刊,2017(5).
[2]黃莺.“微观世界”:我的“微型写作课程”初探[J].中小学写作教学,2016(5).
注:本文系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BGH18B415资助。
编辑 刘瑞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57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