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优化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谢革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师应在新理念的指导下科学、合理、高效地设计数学作业,着力解决好以下问题:作业目的要明确,有较强的针对性;作业内容忌机械,要富有趣味性;适当设计一些跨学科作业,要讲究综合性;适当布置一些研究型作业,要注重实践性;作业设计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性;设计作业不应只是教师的专利,要体现互动性。
  关键词:新课程;优化;作业;科学;高效
  数学作业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必要过程,是促使学生理解消化所学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重要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面对新课程改革,每一名教师都应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科学、合理、高效地设计数学作业,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六个问题。
  1.作业目的要明确,有较强的针对性。设计数学作业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最忌无的放矢,作业要体现数学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要与当天的教学内容相吻合,很好地为巩固新知,熟练掌握解题方法,形成解题技能服务,使学生通過作业达到开发智力、提高能力的目的。教师要认真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围绕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设计,抓住重点,分散难点。每天的作业还要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探究、合作讨论有机结合起来,使得课前作业、课中学习、课后练习形成由浅入深的问题系列,引导学生逐步巩固所学知识,不断提升解题能力。
  2.作业内容忌机械,要富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实践表明,富有变化地融入生活情境的作业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而目前的数学作业多是一些重复的机械的操练,不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教师要在作业题型上力求多样化,如填空、判断、选择、解答、说理等,还要将平淡乏味的数学问题置于有趣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态下完成作业,从而使数学作业更好地贴近生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从而真切地感受作业的乐趣,并乐此不疲。
  3.适当设计一些跨学科作业,要讲究综合性。长时间地分科教学,使得各科教师“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故此,学生也把各科作业的界限分得清清楚楚。在新课程改革中,作业应该说已经成为各科知识整合的有效载体,因此,在设计作业习题时,适当设计一些跨学科作业,既要重视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又要适当考虑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使学生在解决一些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的过程之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感受到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而体会到数学的科学价值,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其实,学生的内心都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所学知识适当进行课外探究,学生课外时间比课内时间更充足,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围绕当天所学新知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具有综合性、挑战性的问题,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还发展了思维,何乐不为呢?
  4.适当布置一些研究型作业,要注重实践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应注意其实践性,适当布置一些适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研究型题目。实践型作业主要有观察、测量、调查、研究、设计方案、探究、应用等形式,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型作业促进学生了解周边世界,体验现实生活,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度;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获得丰富的学习研究经验,培养学生乐于操作、勤于动手、敢于创新、乐于合作的精神。
  5.作业设计要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性。作业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并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要精心设计作业题,不搞“高大难”,更不搞题海战术,做到数量适当,难易适度,让学生能完成,让“好学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存在差异,千篇一律的作业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作业布置要富有层次性,充分考虑个体的差异性。一般而言,对于数学学习较困难的学生,作业要简单、明了、清楚;对于中等生,作业应具有一定的推理、思考过程;而对于优秀的学生,则要布置一些具有灵活性、拓展性、创造性和挑战性的作业,这样可以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从作业中有所收益,能完成作业,才能乐于去完成作业。另外,作业要有弹性,不搞一刀切,可在布置作业时布置一些自主选做题,让学生量力而行。
  6.设计作业不应只是教师的专利,要体现互动性。《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作业设计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不应只是教师的“专利”,也可以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形式之一,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因人而异地来自主选择作业题目;还可以是合作小组命题,学生自命题,同桌相互命题,“一帮一”结对子命题等形式。在完成作业的过程和形式上,有兴趣的老师也可以尝试着与学生一同做一做作业,这样才会真切地体会到教学合一,师生心灵相通的美妙境界。
  参考文献:
  唐伟红.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编辑 谢尾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16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