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济南的冬天》一文“小”的类型及修辞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济南的冬天》是一篇经典范文,该文使用了较多的“小”字。文章从词汇学、修辞学的角度对文中“小”的特殊类型及修辞作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济南的冬天》;“小”字;词缀;修辞
  中图分类号:H10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9-0115-02
  一、引言
  老舍《济南的冬天》(以下简称《济》)一文是初中语文课经典教学篇目,该文突出地表现了“人民艺术家”老舍在文学创作方面的不凡功力,为语文学习者提供了一篇多视角、多层次的文质兼美的范文,在不同的读者心目中留下了无限的“温情”,成为一座可以不断开发的“宝藏”。
  《济》一文在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修辞格运用、创作手法、篇章结构等方面向人们展现出了无限的魅力,众多的研究者留下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一些文章也讨论过该文在“小”字使用上的特色,但大多数研究者就“小”字而论“小”义,把文中出现的“小”字看成了具有实在意义的“小”,即实语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该文的解读,如果能挖掘出《济》文中“小”字所蕴含的深意,特别是使用上的特色及修辞作用,对于拓展语文教学的新视点,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一般阅读者的阅读水平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小”字的修辞效果
  《济》一文使用了多少个“小”字呢?下面是从文中挑选出的带有“小”字的语句:(1)“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3)“他们一看那些小山……”(4)“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5)“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6)“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7)“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笔者将文中带“小”字的词语汇总如下:小山(使用4次),小摇篮、小雪(分别使用2次),小村庄(使用2次),小水墨画、小团花、小灰色树影(分别使用4次)。《济》全文891个字,不是太长,但“小”字出现的频率不低,次数也不算少。这些带“小”字的词语,语法结构、词汇义是否一样呢?
  “小”字的构词词素性质。“小”作为构词词素具有很突出的能产性和灵活性,能产性指以“小”为词素构成的词语量很大;灵活性指“小”的构词位置不固定,可前可后(如:渺小、狭小等),可实可虚,有的“小”在词缀化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实在意义,词汇义虚化,变成了构词词缀,如前文所举“小姐、小偷”等词语。目前,对于“小”字的虚化过程已经有了一些研究:“小”词缀化的过程就是其理性意义脱落而附加意义增强的过程;是区别、分类、说明、限定等功能意义退化而评价、修饰等功能意义增强的过程;“小”词缀化程度是有差异的,是现代汉语里出现了类词缀、准词缀和纯词缀等词缀化的不同结果。
  “小”字成为词缀应具备三个主要条件:一是定位,即在合成词中的位置是固定的;二是意义必须虚化,有明确实义的不是词缀;三是要有较强的构词能力,具有标志词性的作用。具备这三个条件的词缀可以说是纯词缀。根据这三个条件对《济》一文7个带“小”的词语进行了分析,文中出现的12次,构词条件满足定位、有较强的构词能力这两个条件,而在意义虚化方面情况较复杂,把济南比喻为“小摇篮”、“小水墨画”、“小团花”、“小灰色树影”,四个“小”字带有明显的夸张成分,将描写的对象故意往小处说,“小”字意义完全虚化,看作词缀较恰当;“小山”、“小雪”、“小村庄”的“小”在意义虚实方面较难判断,“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中的“小”可以看作是意义虚化,也可以看作是真实描写,而“小雪”中的“小”字似乎实在意义更明显(树尖上只有少量积雪;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与大雪相比较),“小村庄”的“小”字可以看作是意义虚化,也可以看作是真实描写。
  单纯从语法学的角度看,12个带“小”字的词语虚化数量多且占主导地位,如果结合文章的上下文语言环境分析,绝大部分“小”有明显的纯词化趋向,少部分有准词缀现象。按照吕叔湘先生的研究结果分析:“小”字作词缀构成名词,分为“小+名词”、“小+动词”、“小+形容词”等几种主要结构格式。上文统计的7个带“小”字的词语,词根“山、摇篮、雪、村庄、水墨画”是“小+名词”词素的格式,“团花、灰色”是“小+形容词”词素的格式,尽管结构不太一样,但都构成了形容词性词语,“小”的区别、比较句法功能意义退化,评价、修饰等词法功能意义增强,成为一个纯粹的构词标志。
  《济》一文中7个带“小”字的词语出现了12次,从数量上看大多数词汇意义已虚化。这些词语中的“小”字按类词缀、准词缀、纯词缀等词缀化的不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考虑了上下文语言环境的影响因素,大多数属于纯词缀,少部分也可归入准词缀的范畴,结构性质也都属于名词性词语。文中使用这些词缀化的“小”字,起到了较好的修辞效果。
  三、从语言的交际功能、文化功能来看
  从语言的交际功能、文化功能来看,老舍很好地应用了“小”字这一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词缀化的“小”字具有多重附加修辞功能,其中最突出的是色彩义、文化义等修辞作用。
  词语的“色彩义”是指在词语固有的词汇意义之外,由人的主观态度而产生的附加意义。《济》文中带“小”字的词语体现出鲜明的语体、感情、形象等附加色彩修辞功能。首先,“小”作为构词词头,口語修辞色彩十分明显,其修辞特点是自然、活泼、通俗、生动,从整篇文章来看,“温情”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所有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都紧紧扣住这一天气特点来写,“小”是由“温情”决定的,突出“小”字,这就使得这一口语所具有的自然、活泼、通俗、生动与“温情”完美地统一在一起,避免了书面语体严密、规范、文雅、庄重的修辞功能给诗情画意的散文带来的不协调影响。其次,“小”字中包括老舍主观评价的感情色彩,修辞功能表达出情真意挚、一往情深的喜爱感情。任学良在《汉语造词法》一书中指出:前缀“小”用在称谓名词、动物名或事物名前,多表示喜爱和亲昵的意味,可指青年人或小孩,也可以指喜爱的东西。另外,我们可以用替换法、对比法体验《济》文中“小”字的浓郁感情修辞作用,如果将12个“小”字全部去掉,喜爱、赞美的感情减色不少。最后,“小”字还能引起主体对客观对象联想的形象色彩。“小”字出现的语句,绝大多数是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比喻、拟人、夸张是不同的三种修辞格,但都建立在想象、联想、感觉的基础上,“小”字的应用,构成了精彩的比喻、拟人、夸张辞格,调动了想象、联想、感觉的功能,使读者的头脑中产生具有光、色、态的具体形象:山色山形,雪色雪景,团花树影,横卧的村庄共同组成一幅小水墨画,作者的喜爱情感得到了极致渲染。
  “小”字还具有鲜明的文化义修辞作用。词语的文化义是指词义中隐含的社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心理态势等诸多文化因素的意义。我们可以对原文《一些印象》中使用“小”字的情况做一个统计。长篇散文《一些印象》共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济南的马车”,共使用了4次“小”;第二部分“济南的洋车”,共使用了3次“小”;第三部分“济南的大葱”,共使用了1次“小”;第四部分“济南的秋天”,共使用了1次“小”。《济》文选自第五部分,并做了删改,改动较大的是删除了原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原文中8个带“小”字的词语共出现了13次;第六部分写济南大学的校园,共使用了14次“小”;第七部分全文结语,共使用了1次“小”。由此不难看出,“小”字的使用并不平衡,数量上差距很大,如果将“小”字是否是词头考虑进去,这种差距会更明显。老舍在使用“小”字上是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调用的,在这一系列散文中,老舍是用了两套笔墨,两种色调,“一半恨一半笑”来写济南的。他用充满诗意的,十分欣赏、赞美的亲切笔调来写济南独一无二的山水之胜,这些笔调中包括了词头“小”的应用,由于当局的马虎、敷衍、无规划以及民众的贫困、因循、愚昧使这天然之美大为减色,促使他用幽默、冷峻的笔调来写社会的灰暗、落后和民众的愚昧、麻木,同时予以善意的针砭和调侃,这些或幽默或庄重、或愤世或嫉俗的文字,与“小”字所具有的喜爱、赞美、歌颂感情形成鲜明的对比。老舍作为济南的知音与知己,不仅为济南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优秀散文,还表现了他对济南文化上的一种深刻的感知与认同,这种感知与认同表现出老舍质朴的情怀与高尚进步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杨爱姣.近代汉语三音词发展原因试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04).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84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