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美国有效互动理念下的教练式指导理论及其启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促进指导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的有效互动,有效互动理念下的教练式指导理论在美国应运而生。亲临其境、建立关系、拓展学习是该理论付诸实践的三步骤。这对提高指导教师的工作效果、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有效互动;有效指导;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9)03-0029-07
  有效互动理念下的教练式指导理论(以下简称有效指导理论)源自《有效互动理念下的教练式指导:与幼儿园教师合作的指南》(Coaching with powerful interactions:A guide to partnering with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一书。该书旨在纠正以往教练式指导(Coaching)中指导教师单方面掌握“权力”和知识,忽视幼儿园教师自身思考与决策的问题。〔1〕有效指导理论旨在启示指导教师通过观察、谈话等向幼儿园教师发起有效互动,进而改进教学实践,促进幼儿发展。
  一、有效指导理论的内涵
  有效指导衍生于有效互动这一概念。在《有效的互动:如何与儿童建立关系来促进他们的发展》(Powerful interactions:How to connect with children to extend their learning)一书中,作者将日常生活中无意识的、自然而然发生的互动称为日常互动。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有效互动,它是一种发生于师幼之间,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作用于幼儿发展的交流过程。〔2〕而发生于指导教师与幼儿园教师之间的互动则可被称为有效指导。
  实施有效指导包括如下步骤。
  1.亲临其境(at present)
  亲临其境是指指导教师排除无关因素干扰,专注于此刻发生的事情。之所以强调亲临其境是因为指导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会面临诸多干扰,如既定的会议和日程、一天中发生的事情、生活琐事、身体状况等。〔3〕只有亲临其境才能更好地回应幼儿园教师,给予其有效指导。亲临其境包含两个准备环节:一是指导教师审视自己当下的心理状态,追问自己是否已准备开始与幼儿园教师展开互动,是否能以开放的心态进入现场;二是指导教师思考自我调整及与幼儿园教师展开互动的策略。
  案例1:
  克拉丽莎意识到当她進入现场时,很少持倾听与学习的开放态度,而倾向快速形成印象,直接切入主题。今天,她试图只站在一旁静静地看。她先作了短暂停顿,这让她能够喘口气,把注意集中于幼儿和梅根身上。她尝试着多听,并辅以笔头记录。事后,她给梅根发了封邮件,分享一些她在观察中的所见,以供下次讨论。她意识到亲临其境让她有机会了解梅根,有助于日后更好地观察她与幼儿互动。〔4〕
  在上述案例中,指导教师克拉丽莎在进入现场时先稍作停顿,反思自己此前先入为主的习惯,并调整自己至开放的状态。随后,她开始专注于此刻幼儿园教师梅根如何与幼儿交流以及如何与助手合作。这有助于后续与幼儿园教师建立关系,提供基于幼儿园教师个人特质的指导方案。
  2.建立关系(make connections)
  指导教师与幼儿园教师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才有可能实施有效指导。建立关系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我注意到了你,我对你做的事情很感兴趣,我想更好地了解你。
  一方面,指导教师要不断证明自己的可靠性,取得幼儿园教师的信任,即指导教师要能在相关问题上提供足够的指导,帮助幼儿园教师作出明智的判断。〔5〕另一方面,指导教师要学会倾听,适时通过语言、身体姿势或动作向幼儿园教师传达“我在听”的信号,理解幼儿园教师在言谈中表露的困惑、问题,并给予其恰当回应。这种回应应是基于幼儿园教师优势的、具备一定可操作性的建议,且因幼儿园教师性格、教学风格等差异会有所不同。
  指导教师路易斯·马克·罗梅分享了一些关于建立关系的见解,以下是她的口述:“我认为当幼儿园教师感觉指导教师是自己的伙伴时,彼此便建立起了信任关系。我常常会跟幼儿园教师分享我过去的经验、有趣的故事以及成功或失败的轶事,好让他们明白即使我现在不再从事一线教学工作,但我依然可以理解、支持他们,并与他们共同前进。主动告知幼儿园教师我的联系方式,是建立关系的策略之一。有些未曾当面交流过的幼儿园教师会私下给我发短信,问我问题,这有助于我们建立积极的关系。此外,要让幼儿园教师感觉自己是被优先考虑的。这意味着当某次会议或活动观摩日期确定后,指导教师需检查自己的日程表,并按时到场。”〔6〕
  3.拓展学习(extend learning)
  拓展学习是指指导教师基于对幼儿园教师的了解,识别师幼互动中的有效时刻,据此运用一系列策略支持幼儿园教师后续的教学实践。
  有效时刻是指在师幼互动中,幼儿园教师的某一教学行为对幼儿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时刻,也即有效互动发生的时刻。指导教师需基于对幼儿园教师以往教学行为的观察,捕捉有效时刻。为方便后续回顾与反思,指导教师需对此作必要记录。可采用摘录要点、关键词的方式进行速记,并事后反馈给幼儿园教师。〔7〕在反馈环节中,指导教师可使用“我注意到……”“我看到……”“我观察到……”这类句式向幼儿园教师描述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及其对幼儿发展的影响。这能增进彼此的信任,且有助于幼儿园教师日后有意识地改善自身教学实践。〔8〕
  案例2:
  在未正式观察前,琼对兰迪的大嗓门已有耳闻。这天,琼进入了活动室,她发现兰迪的声音的确很响,且从她脸上的表情似乎能看出她很生气。此时,琼决定再观察一会儿,看是否能捕捉到兰迪安静或放松一些的时刻。25分钟后,兰迪加入了詹妮尔和罗文的戏剧性表演游戏。兰迪坐到桌旁,用友好、轻柔的语调问道:“午餐吃什么呢?看起来很美味,我可以加入吗?”两名幼儿忙起身为兰迪准备午餐。琼将这一情景记录下来。事后在与兰迪交流时,琼说:“今天,我观察到你在戏剧表演区与孩子们交流。你坐在桌旁,与孩子们平视,你当时的声音很友好,这会让孩子们觉得自己被尊重。你与孩子们不断交流,这说明你给予了他们表达想法的机会,以后他们会更愿意表达自我。”谈话中,琼看到兰迪的眼中慢慢放出了光彩。〔9〕   上述案例中的指导教师琼基于对幼儿园教师兰迪的已有了解,有针对性地识别出教学中的有效时刻,且使用“我观察到……”这样的句式具体描述了幼儿园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其对幼儿的影响。这有助于幼儿园教师基于幼儿发展视角反思自身教学实践,以此产生更多有效互动。〔10〕
  此外,指导教师还需通过有效提问,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反思意识。例如,询问幼儿园教师“我和你的观察有什么不一样吗”“在教学过程中,哪些互动对你和幼儿产生了积极影响”,或使用诸如“我想知道为什么……”“你对……怎么看”“让我们试试看……方式能否行得通”等句式,调动幼儿园教师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在提供建议时,指导教师可采用“如果你想听的话,我有一些想法”这样的句式,以确认幼儿园教师的确需要帮助。指导教师要允许教师提出自己的想法,帮助幼儿园教师体验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11〕
  二、启示
  1.审视指导立场
  指导教师在进入现场时所持的先在观念、态度及对指导效果的预期等都反映了其指导立场。在开始指导前,指导教师要先审视自身所持的指导立场,明确指导过程最终指向促进幼儿园教师及幼儿发展。在此基础上,指导教师以学习伙伴的身份不带偏见地进入现场,耐心观察幼儿园教师的个性特征、带班风格,记录与幼儿园教师的谈话过程,以期实现对幼儿园教师个别化的指导。
  2.重视关系建立
  在初识指导教师时,幼儿园教师往往存在不安全感和种种顾虑。他们的表达意愿需要被理解、尊重,并得到相应回应。因此,指导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融洽的日常互动与幼儿园教师建立良好关系。在开始指导前,指导教师应向幼儿园教师清楚地表述自己作为学习伙伴的身份,或向幼儿园教师讲述自己此前的带班经历,这有助于幼儿园教师消除身份不对等的顾虑,初步建立对指导教师的信任。由于关系建立发生在每天的互动中,指导教师需认真观察幼儿园教师的日常行为,表述幼儿园教师的积极行为,倾听幼儿园教师的困惑,并探讨有建设性的对策,以此与幼儿园教师建立开放、分享、互助的关系。
  3.发挥自身示范作用
  指导教师与幼儿园教师的互动方式会影响幼儿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例如,若指导教师经常向幼儿园教师反馈他的优点,那么幼儿园教师在与幼儿的日常互动中更可能给予幼儿积极回应。又如,当指导教师总是能基于幼儿园教师的个人特质向其提供清晰、具体的建议,那么幼儿园教师更可能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12〕幼儿园教师会无意识地模仿指导教师的行为及行为背后所反映的理念、意义。〔13〕因此,指导教师要发挥自身示范作用。指导教师在实施某一指导行为时,需追问该行为背后所渗透的儿童观、课程观、教学观等。观念是在日常互动中潜移默化习得的,指导教师关于自身角色及教学实践的观点、态度均会影响幼儿园教师的身份认同、教学效能感等。因此,指导教师要通过有效指导为幼儿园教师作表率,进而帮助幼儿园教师通过有效互动促进幼儿发展。
  参考文献:
  〔1〕〔3〕〔4〕〔5〕〔6〕〔7〕〔8〕〔9〕〔11〕〔12〕JUDY J,AMY L D,SHAUN J.Coaching with powerful interactions:A guide to partnering with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M〕.Washington,DC: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2016:1-87.
  〔2〕AMY L D,JUDY J,CHARLOTTE S.Powerful interactions:How to connect with children to extend their learning〔M〕.Washington,DC: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2011:4-6.
  〔10〕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17-19.
  〔13〕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19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496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