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  > 中国论文网 > 
  • 教育论文  > 
  • 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基于数字化条件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信息技术教学与研究基于数字化条件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我国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发展,数字化社会也在逐步进步,所以普通高中教育必须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与发展。本文基于数字化条件下分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定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希冀有效促进普通高中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与综合能力。
  关键词:数字化条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一、 引言
  为了正确认识普通高中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定位,必须有效贴合数字化情境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趋势。根据信息技术课程中“技术目标淡化、信息素养弱化、思维能力泛化”等尴尬境遇,有效贴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数字化情境下信息技术课程的多元认知,进一步分析信息技术课程的思维品质,才能够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思想建设。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管理水平、计算机思维与数字化学习能力。
  二、 基于数字化条件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 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淡化
  高中信息技术目标指的是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强调了全面性和全体性。当前数字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越来越多的新技术逐渐呈现亲民化与大众化发展趋势,操作也是十分便捷,但是这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技术性也提出了多元化的挑战。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应当是简单明了,但是由于技术的复杂程度也有一定的价值,所以必须要增强学生的技术灵活应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坚持技术为本,能力至上的育人目标,切实提高人才培育质量。
  (二) 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泛化
  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是普通高中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素养。根据教学情况我们能够看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依赖于计算机课程教学,但是部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对于价值认知有一定的功利取向。有的学校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能够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即可,不必占用太多的课时比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课程的价值认知也只是停留在技术层次上,并没有正确认识信息素养的重要定义,导致信息素养话语系统存在模糊、杂乱现象。
  (三) 学生的思维能力存在弱化
  无论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思想方法的形成,都应当改善教学组织形式,探索设置数字化教学情境,将现实空间和虚拟空间有机融合,培养学生“互联网+”思维。但是,部分学校过于重视实验教学,却未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方式探究,也有的学校在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函数与变量,未发现内在的算法思想逐步弱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三、 基于数字化条件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问题完善对策
   (一) 正确、多角度认知信息技术课程
  当前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进一步发展,学生应用信息技术不仅已经摆脱信息传递与获取,而且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与学习的众多方面。基于数字化条件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同时应积极踊跃的接受信息化社会的挑战,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字化生存能力,有助于做数字化社会的良好公民。信息技术课程有助于促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发展与进步,所以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定位必须进行改革与创新,应当以数字化生存能力培养为教育中心,进一步扩展课程目标体系。能够由传统地讲授式教学,有效渗透微课与慕课等多元化信息技术教学,加强信息化情境下的知识建构与传播。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适应信息化情境,教师应当具备人际良性互动思维,能够像计算机求解一样系统完善的思考数字化社会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应当摆脱计算机领域渗透入数字化发展的各个行业。
  (二) 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数字化情境生存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教学追求,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属性原因,技术性相比较人文性而言更加浅显易懂,所以信息技术课程饱受争议。基于数字化情境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当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交互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深入挖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蕴含的思维价值,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与探讨,感受信息技术课程特有的学科品质与思维特性。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有效进行引导,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信息化体系以及信息化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身心发展所需的各项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加强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思想设计
  加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思想建设,有助于体现学科的价值思维品质,是信息技术课程思想中的核心,也是实践指导方向。有效梳理课程思想,深入分析挖掘,这是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重点需求,也是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的重要基础。所以普通高中学校必须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全面认知,确定课程指导思想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当作主干,思想树丛则是主干的各个分支,思想树丛间有各自的体系,并且相互影响,相互关联。因此,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当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着重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发展目标,根据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有效实现多元化教学,为学生创设栩栩如生的教学情境,构建教学任务模块,完善并加强案例辅助教学,进一步构建科学高效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思想树丛。
  (四) 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应用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下,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出了多元化的要求,所以教师应当有效贴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创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逐步增強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应用能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仅要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更应当关注技术应用的过程及方法,使学生明确技术应用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技术定位。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数字化条件进一步促进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与发展,也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在数字化形势下,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思维方式必须进一步扭转。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思想也应当由单纯的技术角度或者是课程角度扭转为多角度看待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课程的融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有效构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体系,才能够为信息技术课程带来全新的发展价值。
  参考文献:
  [1]赵琼梅,古娟妮,赵鹏飞.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J].中国技术教育,2016(23):48.
  [2]李海东,杜怡萍.关于普通高中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杜怡萍.分析数字化条件下高中信息技术发展存在的不足之处[J].中国技术教育,2016(8).
  作者简介:
   陈晶晶,河北省唐山市,唐山市丰润区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539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