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生活味”的课堂多一点“数学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数学生活教学理念的重要价值,提出了数学课程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体验和理解的指导意见。但在数学生活化的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教学误区,极大地制约了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有效开展。因此,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理念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并在总结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生活味”与“数学味”并存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数学味
   数学概念知识与生活实践应用具有紧密的联系,而且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建立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理念逐渐受到人们的接受和认可,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教学生活化的解读始终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区,过度追求生活化的客观形式,导致数学概念知识偏离学生实际经验,严重束缚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创新发展。因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生活化理念,通过多元化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促使学生在结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数学思维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一、创设多元生活情境,突出数学概念价值
   小学生活化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深刻把握数学本质,避免学生的数学概念认知出现偏差和误解。因此,为了实现数学与生活的双向化教学,教师应创设具有实用价值的生活情境,启发和引导学生从数学实用性角度出发,积极探索数学概念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情境体验学习中,不断内化和丰富数学知识要点。
   例如,教学“比例”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掌握用正比例知识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指导学生相互量一量和比一比自己的身高和脚底的长度,并计算出比例,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比例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中进一步加强和感受生活与数学概念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首先,教师向学生呈现情境内容,“小红要到商店买一双鞋子,每次试穿鞋子尺寸大小会非常麻烦,同学们,是否知道挑选鞋子尺寸大小更简单快捷的方法?”教师通过身边的生活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应用的感受。同时,为了体现数学知识的严谨性,教师向学生提供一组计算公式,“脚长(cm)×7=自己身高“教师指导学生结合之前测量的身高和脚的长度进行计算,让学生通过计算验证理解身高和脚长的比例是7:1,这样学生就会明白,在现实生活中只要知道自己的身高,就可以用比例解决问题,这样小红不用试穿也可以准确地选择适合自己尺寸的鞋码。可以看出,教师在选择情境生活素材时,不仅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还要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思考,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索,这样在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兴趣的同时,也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数学思维的综合发展。
   在数学生活化的情境学习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经验,创设符合学生生活背景和生活体会的问题情境,通过数学概念的渗透不断引导学生强化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可以充分把握和认识到数学概念应有的本质。
   二、合理挖掘生活素材,加深数学知识体验
   教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要合理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既要体现出生活情感,又要深化数学概念知识。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多了解、多观察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依据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和生活经历特点,合理筛选、加工重组数学知识内容,使数学教材更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促使学生主动积极领会教材意图,切实做到寓教于乐,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概念的学习体验。
   例如,教学“统计与概率”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统计概率的认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学校一年的用电量和用水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指出学校用电和用水量的高峰期,并结合学校的实际运转情况,提出节约水电能源的有效方法,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深刻认识到统计在生活领域的实际应用。在整理和收集数据前,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统计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让学生自主体会数学概念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由于涉及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师在课前就要为学生合理分组,并布置详尽的学习任务,明确调查问题、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记录结果等调查步骤,为学生呈现统计分析的相关表象,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知。数据收集完成后,教師在课堂中要组织学生梳理统计图形特征,引导学生通过经验交流,明确梳理统计图形特征,让学生可以说出条形、折线、扇形这三种统计图的详细特点,有利于学生增强对数学概念知识的体验理解,确保学生需要反映数据数量变化规律、数量特征和总量份额时,可以正确地使用相应统计图形,在学生统计分析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处计算细节,突出数学思维特性的应用,确保各项统计数据可以为学校的资源节约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教师在开发筛选数学素材的过程中,要突出数学知识的人文元素,体现数学学科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价值,让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真实生活中,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进一步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整合联系生活实践,强化数学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中用数学思维去判断问题,思考问题,进而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以全方位的发展,同时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实践、猜想、观察,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数学创新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提升。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可以全面掌握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师要在课堂中结合学生熟悉的事物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观察、操作,不断加深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首先教师在课堂中要让学生建立体积概念,要求学生对桌子、椅子、黑板等不同体积的物体进行测量,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身边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学习,共同探索长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同时,为了突出数学与生活的双向化教学,教师要适当地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启发,“同学们,应该如何比较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在学生初步建立体积概念后,可以组织学生利用水和量杯进行实践操作与观察对比,让其进一步感知容积的概念,理解L和mL这两个容积单位,其次,为了突出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教师设置题目要求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物会带有L和mL这两个容积单位,加深学生对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和价值的感知,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和眼光看待问题的习惯,进一步使其了解容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在整体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关注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师在数学生活化课程中,要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良好的互动交流,促使生生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评价,共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体验学习,让学生通过数学实践的解题过程,养成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四、巧妙設计生活问题,发展数学探究精神
   教师在生活化课堂中要巧妙设计数学问题,帮助学生养成用数学思维分析生活问题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在生活味和数学味并存的学习氛围中,不断提高自身数学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在现代技术的影响下,很多数学问题,已经逐渐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教师要启发学生主动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在具有趣味性和逻辑性的生活课堂中,有效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例如,教学“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指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围绕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来展开学习,同时,教师要在数学课堂中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究时间,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中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规律。由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分析、分类、归纳、总结问题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观察手指的间隔数培养学生的数感,初步理解间隔的含义,然后,教师继续让学生总结10棵树、20棵树、30棵树之间的间隔数,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这样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场景列举间隔现象,说一说路灯安装、校园中花坛的位置、生活中的防护栏等间隔现象,利用表象知识让学生的数学思路得到充分拓展,进而使学生可以应用规律来解决数学问题。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通过队伍站队的情况,亲自体验间隔现象,感受身边处处有数学。此外,教师在生活数学课程中,首先要帮助学生厘清题意,围绕学生的认知结构水平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实践题目,切实体现出数学问题的逻辑性,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可以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不断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数学与生活双向融合的课堂中,有效提升自身数学思维能力的水平。
   教师在生活化教育理念下,要灵活运用具有实践性和体验性的数学问题,通过生活化的素材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使其更好地进行数学知识的理解、剖析、内化、应用、提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创新问题的解决思路,让学生通过生活味与数学味并存的探究型课堂,不断提高自身数学素养和思维创造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数学问题的归纳和提炼,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为依据,突出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逻辑性,使生活味的课堂多一些数学味,引导学生用数学思维和眼光看待数学生活化学习内容,促使学生可以在深入感知数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践经验探究、思考、猜测数学问题,从而有效提高自身的数学水平能力。
   参考文献:
   [1]马红.试论有效使用生活素材创设高效合理的小学数学课堂[J].中华少年,2019(2):185.
   [2]刘健.激发学习需要,促进主动学习:小学数学结合实际生活的教学实践探析[J].教育观察,2018,7(24):119-120.
   [3]尹雅琳.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如何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51.
   [4]彭淑艳.让数学融入学生生活: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2):99.
  编辑 李沂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560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