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有效预习培养学习能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于农村小学五年级学生来说,根据其认知水平和特点,对其进行预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就培养农村小学五年级学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做一探究,并提出具体策略。
关键词:五年级学生;数学课前预习能力;培养策略
如何进入课堂有价值地开展数学学习?自然是学生要有一定的数学思想还要心中存疑,会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而这一状态就是学生从预习时候就应该培养和具备的,有了预习阶段的铺垫,学生则会有效习得数学知识。那么,对于农村五年级学生来说,根据其认知水平和特点,对其进行预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为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正是塑造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
一、转变观念,认知预习的重要性
作为课前最为重要的一环,小学数学中的预习,成为学生“试水”的阶段。小学数学老师一定不能忽视,尤其是农村五年级学生思维较为僵化,视野较为狭窄,主动性不够。教师自身要重视预习,因此,在对学生布置与任务时,做到有层次、有梯度,因人而异。教师的重视程度也决定了学生对预习的关注。教师的观念转变就在于,遵循新课改的旨向,预习已经不是可有可无的一个环节,也不是单纯为了掌握知识与技能,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预习能够让学生调动自我思维,主动进入到未知数学知识中,先行摸索、思考、理解,相当于独立学习阶段,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都会得到拓展,从而有利于让学生僵硬的思维灵动起来,是快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一大途径。当学生从预习中发现问题并迫切想解决时,则会在正式上课时仔细认真听课,以期从教师的讲解下寻找到解决心中疑问的答案。当学生带着这样的学习欲望听课,可想而知,有了欲望的促进,學生的自信心不断增强,预习也不再变得盲目与敷衍了事。教师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持久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预习环节是进行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通过有效预习,不断提高预习能力并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那么,将会对整个教学产生重要意义。
二、摸清现状,改变观念完善学生自身素质
除了教师不够重视预习这一环节,急需扭转认知外。面对农村五年级学生,教师在自身做出观念转变后,就要将眼光瞄准当下农村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学生对于预习的重视也不够,自觉性比较差,把课外学习时间花在完成第二天要上交的作业上,但是对于预习布置的任务则会有意“怠慢”,主动性不够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考探索意识较弱。课堂是检验预习的主阵地,当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师授课的进度,则意味着学生的预习能力较差,思考能力偏低,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变得滞后,如此循环,带来的是预习与课堂的脱节,也反映出教师缺乏对这一问题的及时解决,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向学生输入新理念、新概念,对学生进行系统指导和提高其自学能力,让学生逐步完善自我素质,养成良好预习习惯,提高预习能力和自学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实施策略,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预习能力
1.采取灵活形式,激发预习兴趣
学习的内驱力来自兴趣使然。因此,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至关重要。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就添加些趣味,使学生能够从预习中体会到乐趣,也激发了主动性。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抛出问题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肯定和表扬答对问题的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当然,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竞赛进行预习评比活动,并搭建交流平台,使生生之间进行沟通,交流预习心得,取长补短,提高预习能力。
2.教会预习方法,增强自学能力
有些教师只布置预习任务,却不教给学生如何预习的方法,这对于农村五年级学生来说,本身就缺乏数学认知经验,在没有方法指导下,学生只能硬着头皮对付一番,这也无形中影响学生的预习能力,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预习任务,教会学生预习的合理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学习和思考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并结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合理安排预习内容,布置预习任务要具有针对性,要与课堂教学内容相一致,还要符合学生自学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3.及时评价预习,提高预习能力
农村五年级学生较城市学生来说,较为羞涩,自尊心较强,比较敏感。因此,提高他们的预习能力,要在细节中渗透教师的关爱与呵护、肯定和鼓励,通过检验预习本或者是课前提问预习内容等形式,及时检查学生的预习过程和评价预习效果,就学生预习表现给予及时评价,并能够中肯地对学生提出建议,启发学生能够自省,并发现存在的不足,学生有亮点就大张旗鼓地进行表扬,使得学生对预习产生浓厚兴趣,从而不断提高预习能力,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总之,对处于良好习惯养成期的五年级学生来说,培养数学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和提高其预习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要时常敦促,必要时借助家庭合力进行,从而助力学生形成良性循环的预习学习习惯,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提升独立思考和良好的学习品质,这是终身受益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张永艳.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引导”[J].考试周刊,2012(79).
[2]王峰.小学数学分层异步教学的实施步骤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J].新教师教学,2015(2).
编辑 刘瑞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617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