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当前,我国拥有着较为庞大的农村中学教师团队,这些教师在建设我国的新农村方面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关于农村中学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它不仅是发展农村中学办学质量的需要,同时关系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中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青年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主力军,他们的专业化发展将关系到整个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同时会使得整个教师团队发生质的改变。
【关键词】农村中学;青年教师;生态化发展
学校想要取得快速的發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成长,而青年教师又是学校教师团队中的主要力量,因此他们的发展情况直接决定了学校的未来。目前我国拥有较多的农村中学青年教师,这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对我国教育事业取得新的突破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重点分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展农村中学青年教师,促进他们的专业化成长,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示。
一、农村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研究关于中学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寻找农村中学特色的发展道路,是当前农村中学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也是农村中学教育想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通过研究农村中学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够更好地提高农村中学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促进农村中学教师的专业化是当前教育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想要取得进步的需要。通过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能够尽可能避免教师对于工作的懈怠,提高教师对自身工作的幸福指数,有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另外这些青年教师作为农村中学的主力军,他们的发展能够带动整个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使得学生的教师团队发生质的改变。能够推动学校的教学事业走向一个新的阶段,为此,开展农村中学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农村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措施
1.通过观摩学习,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首先,可以指导教师进行驱动型学习,其主,要事先设定学习的任务和目标,然后让教师进行专业成长计划书的制定。通过个人的成长计划,青年教师能够在学习中保持一种相对积极的状态,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同时,可以挑选一些合适的教育类书籍让教师完成阅读,通过阅读进行研讨和交流,做好专业的阅读笔记。为使青年教师更加快速地成长,学校还可以聘请校外一些优秀的教师来学校开展教学活动,青年教师可以定期进班听优秀教师的课,也可以让这些专家和名师对青年教师的课进行聆听和评价,给予准确的指导。另外,学校还可以给青年教师制定每一个学期进行观摩活动的相关任务和要求,创设条件让教师进行学习。青年教师通过听课和评课等多种活动,能够积极主动地和大师进行对话,开拓教师的教学视野,丰富他们的教学手段。
2.以生为本,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可以将教师进行分组,然后组建教学的资料库,采取分工明确的备课体系,让优秀的教师能够参与到各个环节中,发挥这些教师的榜样作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然后可以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各个学科的课前说课。这样青年教师才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要求,从而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上完课后要引导教师进行课后的总结反思,不断地调整和改革自己的教学行为。由于农村中学中学生的构成主要为外来务工子女,这些学生缺乏安全感,相对自卑,因此,教师还应该加强自己的德育教育能力,能够做到及时和学生沟通,善于管理学生。
3.开展多管齐下的行动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可以聘请校外的名师来学校进行指导,对教师和学生开展观察研讨课,观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活动,分析教学的内容和课堂教学设计,提供给青年教师一个学习的平台,通过专家的观察和分析提升教师的教学行为。还可以邀请一些在教学领域比较优秀的教师和本校教师一起上课,互相进行听课和评价,提高青年教师的自信心和提升他们对教材的驾驭能力。鼓励青年教师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同时将教师的绩效作为奖励教师的一项内容,带动青年教师更加积极地参与工作。
4.实行多元化培训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首先,学校可以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常态的规范性培训,对一些基本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培养,扩展教师的教学思路,不断创新他们的教学方法。然后根据每个教师的特点还可以展开一些个性化的培训,让我们的培训变得更加具有层次性和选择性。同时,搭建教师互助平台,给教师提供互相交流的平台和空间,使教师能在交流中解决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分享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从而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对农村中学教学和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关于农村中学青年的专业发展研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条研究的道路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熊红菊.高职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03)
[2]俎文红,黄春丽.民办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
[3]肖玲莉.高校青年教师科研素养与其专业化发展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9(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833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