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的误区与解决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中学语文文本解读的两个重要主体——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作为有主体意识的人,有不同的生活经验、感悟和思考。教师作为传授者,只有基本功足够扎实,才能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本文就语文文本解读的误区与解决对策开展分析探究。
  【关键词】语文;中学语文文本;误区;解决对策
  阅读离不开深入了解文本,因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入了解文本是基础,这个是每个老师都要好好磨练的。下文先介绍语文文本解读的内涵,随后分析语文文本解读的误区,最后探讨其相关解决对策。
  1.语文文本解读的内涵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于主体存在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则会千差万别,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语文文本解读比文本解读还要复杂。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把学生当作解读主体,让学生对语文文本进行自主解读,从而让学生取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语文文本解读与一般文本解读最大的不同在于目的,一般文本解读是一种个人化的解读,都是通过获取意义,实现文本的原生价值,其目的是为了实用、消遣、研究等;语文文本解读则是教学解读,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建构文本意义来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建构(既要实现文本的原生价值,还要实现文本的教学价值)。教师以课程标准为方向,根据教材编者的意图,引领学生探究出语文文本背后的真正意义,或者自己赋予的符合定位的、方向的意义,其解读的最终目的就是育人,在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自身精神的成长。
  2.语文文本解读的误区分析
  其一,课堂文本解读存在的误区。文本续读是教师的第二次解读,也是更为细致的解读。课堂文本续读的误区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唯我独尊,将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地位,实施权威式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文本解读的主体是两个,或者更加确切地来说,学生是文本解读的主角,教师只是配角,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但是教师对文本解读的误解,导致本该是对话课堂的教学变为了说话课堂,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是课堂的文本解读缺乏创造性,教师的每节课,不论是何种体裁的文章教师都能按照固定的模式讲下来,殊不知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春》所表现的生命之活力也要被分析为是对蓬勃开展的春天的赞美。中学语文的文本解读在文本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的、强大的解释体系。它刻板、教条、贫乏、单一、概念化,它把学生与文本的联系隔开了。而教师以这种机械化的文本解读方式不仅误导了自己,更是误导了学生,拘束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其二,重内容轻表达。我国的语文教材按照文本主题内容组成单元,识字、写作等教学依附于阅读教学体系。不像数理化教材直接呈现该学科的知识体系,教材的主体是课文(文本),语文知识与技能相对隐性,因此,需要语文教师真正解读文本,挖掘文本的教学价值。常态课的课堂观察发现,大部分教师的阅读教学都是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为终极目标的。
  3.解决对策
  3.1提升教师的解读能力
  虽说新课改下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教师的正确引导也很关键,所以教師的解读能力对初中语文文本解读来说至关重要。教师要想提升自身的解读能力,首先要以专业的培训为途径,以专业的文本解读知识及理论,再加上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才能做到正确解读。其次,要以专家的解读作为指导。已经有不少专家在对初中语文的解读研究,教师可以从这些专家的解读中吸取经验,借鉴参考,逐渐形成自己对文本的正确解读。
  3.2老师阅读之前先不要看任何的参考书或与参考书相关的资料
  教师解读文学文本必须运用艺术思维方式,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美具有飘忽、朦胧的特点,她决定了解读、审美体验和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因为看过这些资料之后会影响老师后续的阅读感受,从而使老师不能得出自己的感悟,因此老师在阅读之前一定不要看参考书或者学习资料。除此之外,老师在阅读文本时还应该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从而来感受文本的感情世界。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科教师,更应该注重人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要让学生明白在坚持不懈的批判过程中寻找真理。科学的特征在于批判思维,不迷信、不盲从的批判和探索精神才是科学的精髓。
  3.3以学生的角度看文本
  有一句话说的好,那就是,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事实上,孩子们看到的世界,与我们大人看到的世界有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思考,毕竞学生才是我们文本解读的最终主体。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学习习惯与心理认知等元素,来以此制定学生们的阅读计划与教学计划,并且以此来帮助学生解决在阅读中所遇到的难题与障碍,做到高效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4.结语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文本阅读,文本阅读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可以说,它没有时效性,处于动态生成中。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虽然较之前的传统教育思想有了很大的改进,但还是存在对语文文本解读的误区与偏见,因此,本文以语文教师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语文的角度对文本解读进行相关探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1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