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素质教育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实施,对我国小数数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除了加强对简单数学知识以及做题技巧的教学之外,更是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教学和课堂氛围,以此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本文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实践,首先简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义,并结合教学实践,就日常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策略进行了阐述,旨在分享教学经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能力;培养分析
在整个小学教育阶段,数学学科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数学学习与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有着巨大的联系,而整个小学阶段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鉴于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据现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对教材的研读,从而采用更加实用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内容,融入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的训练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义
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发展,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地进行着转变与革新,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要求也从传统的注重知识教育逐步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就对此作出了明确指示:“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工作已经逐步成为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 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
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对学生的逻辑性和严谨性有较高的要求,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只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生才能更加快速掌握数学的学习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地是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和做题技巧的培养,采用单一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导致整个课堂氛围过于枯燥,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甚至阻碍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只有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其在做题时,通过严密的思维能力,真正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举一反三,真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二)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新课程标准要求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这就意味着广大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度,从而真正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当前我国广大小学普遍存在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低,觉得数学题太难,甚至产生厌烦的心理。针对这一现状,广大数学教师就要创新教学模式,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对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建设。只有真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才能读懂、会读、主动去读数学题,这样大大提高学生做题的积极性,改变其拖拉的不良习惯,从而大大提高其学习数学的效率。
二、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 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要求教师能够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摒弃传统单一以教师为课堂教学主导的教学形式,与时俱进地革新教育理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明确一点,整个课堂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与方式,在拉近师生距离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过程,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思考探究学习,转变传统单一的教师讲授型学习方式,逐步从“要我学”向“我要学”方向转变,充分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二) 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保障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探究学习的基础。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活动中要求教师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兴趣,从而保障数学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多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授内容,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参与意识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因此,为了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意识,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在传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思维逻辑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从以往的周长以及面积的计算入手,带领学生先进行知识的温习,然后在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纸之间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中的联系,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逐步由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引入立体图形“高”的相关知识。通过这样学生自主发言探究学习的形式,丰富传统单一教学的过程,增加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在参与的过程中自然地引出相关知识点内容,更有助于学生思考探究学习。
(三) 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发展学生逻辑思维意识
小学数学课程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数学学习具有较强的思维逻辑性,对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刚步入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自身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意识相对薄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日常教学活动,渗透学生逻辑思维意识的培养。在教学安排中首先要求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导向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实践,强化学生学习意识以及思维意识。例如,在学习“时间”内容的课程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设置思考探究问题:小明每天上午8点上课,下午3点放学,中間一共有6个课间休息,时间都是10分钟,中午有1个小时的午休,问小明每天的学习课堂时间一共是多少?通过这种生活实际问题的引导,一方面方便引出新课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在生活化的问题探究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渗透逻辑思维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四) 注重课后习题训练,强化思维逻辑能力
在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数学习题训练,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后习题练习的过程,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教材内容设计是通过层层选拔,精心挑选的案例及练习题,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训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预留习题进行科学设置与安排,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循序渐进地设置习题,引导学生思维逻辑发展逐步深入,帮助学生养成多角度、多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逐步深入的习题练习,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深入拓展。
参考文献:
[1]杨广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科技资讯,2015(29):124.
[2]来琨.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7:92.
作者简介:
曾桂洪,福建省泉州市,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687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