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将有序思考的方法融入小学数学学习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思路井然有序,思维逻辑串联,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更加丰富,有序思考将学生较为杂乱的思路梳理清楚,在零碎化的数学问题中间,构建知识的沟通桥梁,将数学的信息点连接起来,预习有序、分析有序、解答有序,帮助学生找到解题的序点,引导学生抽丝剥茧探索到数学的秩序线路,进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自然,掌握数学的分析规律。
  关键词:有序思考;小学数学;学习策略
  数学是一门富有逻辑性的学科,数学的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性的思维搭建,并展开有序的摸索,摸清数学的规律,深刻领悟数学的内涵,在课堂上教师有序的教学引导下,给予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在数学的互动中,学生逐步展开有序的讨论与联想,分析要点重点,实现各个击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 有序思考的方法融入小学数学学习的步骤方法
  (一) 有序的预习步骤
  预习第一步——看:看可以是走马观花的整体概括,了解本章节以及下堂课的重点信息,核心问题等,形成初步的概念,可以集中看某一点,观察思考。
  预习第二步——划:划出重点要点,划出自己理解的与困惑的,采取不同的标记进行记录。
  预习第三步——问:教师要在课前与学生进行沟通,课上给予学生提问的时间并集中解答。问,可以有声之问,也可无声,如前测问卷。
  预习第四步——验:这个环节要验证学生的预习成效,集中化解学生的预习困惑。
  (二) 有序的分析步骤
  ①分析的问题是什么,与学过的哪些数学知识有关,弄清提问的意图;②给出的条件有哪些,从中可以轻易得知哪些结论;③从哪个方向着手,试分析结果的可能性;④还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思路。
  (三) 有序的解答问题步骤
  解答问题时可结合题意,归纳出相应的解答方式,让学生有思路可循:
  1. 解析题意,避开其中的陷阱,摒弃多余条件,也能将隐藏的条件找出来;
  2. 代入公式与概念,通过与题目相关的概念公式的理解,找到解题的思路;进行逻辑推理,优化解题方法;
  3. 进行重复验算检查。
  二、 将有序思考的方法融入小学数学学习策略
  (一) 找准有序思考的“序点”
  通过预习的形式了解数学的知识信息,在问题中找到序点获得思路。如买5支铅笔要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这是数学中的典型案例,本题目的序点在于买铅笔,且给出的数并非单价,可列举有序数字信息,将题目转变为:5→6元 16→?元
  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继而按照序点的指引一步步构建有序逻辑:首先,5支对应6元,16支对应多少钱?从此基础出发可以同步思考5支到16支变化是变大,可以自然地思考到,钱数6元到?钱的变化也应该变大;接着,允许一部分思路清晰的学生思考16支是5支的3倍多一些,估出钱数也应该对应是6元的三倍多一些!易知应先求出6÷5=1.2元(铅笔的单价),1.2×16=19.2元(16支铅笔的总价)。而后进一步在验证中,将上述的数据合成6÷5×16的模式,获得最终的结果。这样从序点出发的思考路径既遵循了学生的思维特点,又保证了思维的有效性,突显了有序思考的根基。
  (二) 理清有序思考的“主线”
  解答问题中,通过主线循序获得思路,理解题意找到问题的核心。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位置与方向》时,可结合具体情境,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期间需要学生转化空间概念,构建思维的空间逻辑,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连接起来,首先教师搭建一个知识的情境:“同学们,太阳从哪边升起来啊?”学生们有生活经验的回答:“东边”,继续追问太阳下落的方向——西边,再根据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是按顺时针排列的来辨认南北,并与自己所在位置的前后左右联系起来,归纳出口诀:“面东背西,左北右南”,然后依次面向南、西、北说一说其他三个方向。教师可以问:“我现在要一个学生帮我去办公室拿一本书,谁知道该往哪边走?”当教师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学生通过思考逐渐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东南西北的方位,再借助熟悉的事物帮助学生多次认识方向,形成方位感,看似一团难以理解的问题迅速变得简单明了了,而后教师再接再厉,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动态场景,学生看到了熟悉的校园,利用俯瞰图的展示,让学生找一找图书馆在体育馆的什么方位等,再次构建数学模型,形成思维空间,以此类推通过有序的问题主线梳理,学生逐步能够辨识方位,说明方位。
  (三) 提供有序思考的空间
  有序思考应是在教师有序的教学引导下思考,学生主动思考,并逐渐形成主体意识。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给予学生有序思考的机会,课堂上教师创建出轻松的思维互动空间,让学生更加自由快乐地展开有序思考的讨论,实现思考思维的有序强化。如,一位老师在执教《速度、时间和路程》一课时,巧妙地用“路程相同,比时间”“时间相同,比路程”这样两种不同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然简单地思考,再承接“如果时间,路程都不同”,逐渐递层上升逼着学生想到:应当求出每分钟各走几米才能比较,这时揭示每分钟走的路程就叫速度,并让学生将“怎样求速度”的方法熟记于心。正当孩子都认为求速度如此简单,就都像240÷4=60(米),350÷5=70(米),因为60<70,所以70米比较快的时候,再次导出新的思维冲突:“神十”飞船5秒行40千米,张华骑自行车2小时行16千米,谁快?请你算一算,做一做。此时“做”题之意不在于只会做,而寓于两个8千米的比较,8千米=8千米。这就又一次逼出学生思考:当然不一样快,因为他们的时间是不同的,这回又回到课伊始的伏笔,同路程比时间,但此时为了区分两个8千米的不同,将速度复合单位的表示方法呈现出来,并再次诠释千米/秒,千米/时这种复合单位的具体意义。这样行云流水的有序教学引导,促使学生不断主动进行有序的思考,是课堂有效、高效、有活力的直接体现。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中展开有序思考,能够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形成数学的深刻印象,强化对数学的领悟力,在面对数学的重点难点时,促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内涵,化解數学疑问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应帮助学生搭建有序思维,形成有序思考习惯,促使学生获得启发。
  参考文献:
  [1]国玉龙.浅谈数学思想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及教学效果[J].课程教育研究,2014(11):138-139.
  [2]林永荣.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学会有序思考数学活动课有趣的九宫图教学案例与反思[J].教育科研论坛,2008(2):53-54.
  [3]石樟芬.有序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7(8):60-61.
  作者简介:
  郑春芳,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城关第三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6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