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在小学体育课开展乒乓球教学的重要意义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中占重要地位,并且也为我国的体育事业挣得了诸多荣誉。利用乒乓球教学能够引起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和兴趣,锻炼学生的身心素质,是小学其他学科学习强有力的支撑。所以小学体育老师要格外重视体育教学中的乒乓球运动指引,促使学生愿意并且自主地投身于体育运动中,强健小学生体魄,促使其健康茁壮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乒乓球教学;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的小学生体质逐步下降,是学校不够重视体育运动教学的结果,所以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小学校园要重视乒乓球在体育运动中的作用,提倡课间乒乓球运动,以此来激起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乐趣,强化体育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发展。
   一、乒乓球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现实意义
   乒乓球属于智力运动的一种,通过上下肢体的动作配合,用球拍把球传给对手,以此强化小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素质。在打乒乓球的过程中需要小学生的脑力和体力相互配合,团队之间相互协作。乒乓球运动是我国体育运动中重点推行的项目,不光能够激起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还能为国家体育事业培育优质的乒乓球运动员,为我国体育事业的进一步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兴趣是小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前提,只要有了一定的运动兴趣,小学生才愿意自主地融入体育运动中来,体育兴趣能够在后期的培育和指引中逐步形成。但是实际上小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少之又少,而体育教学又不被重视,所以在实际小学时期很难促使学生锻炼身体。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小学校园越来越重视学生运动兴趣的培育,从而增强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和个性发育。
   乒乓球运动是一种带有趣味性的体育项目,不光能够强化学生的反应速度、运动力量、身体协调能力和自身耐力,还能够在乒乓球的运动过程中增加学生的运动兴趣。在乒乓球运动之前需要做好热身活动,或者利用小游戏来强化小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喜爱之情,并且在团队协作中培育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换句话说,乒乓球是小学体育课堂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还是一种可以锻炼学生身体的运动项目。
   二、利用乒乓球运动开展体育教学的主要手段
   (一)创建具有乒乓球特色的体育教学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小学秉持着健康体育教学的原则,在实际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要逐步强化小学生的身心素质,促使小学生能够健康、安全地成长。体育教学有了乒乓球运动的指引能够有效地激起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热情,为小学生锻炼身体和强化心理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校园为了创办特色的体育教学可以这样做:(1)在小学生群体中传播乒乓球运动意识,带领小学生观看乒乓球在我国体育事业中的傲人成绩的相关视频,以此来激起小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体育运动精神。(2)对于在职的体育老师增添专业的教学培训课程,强化体育老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质,有效地融合乒乓球运动和体育活动,普及体育运动专业知识,培育学生的专业乒乓球技能。(3)为了小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掌握运动技能,学校要设立专门的乒乓球运动场所。在实际体育教学开展的进程中,体育老师需要把小学生分成学习团队,组织其参与各种乒乓球竞赛,从而提升小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的有效认知和体育竞争精神,让小学生在具体的运动中掌握健康的运动思想和技能[2]。
   (二)创建健康体育教学活动
   近些年来,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低,甚至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育,所以在实际体育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前提,保证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安全。这就需要体育老师在实际体育课堂中引入乒乓球运动来增強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素质。乒乓球运动相对其他运动而言是较为安全的,并且带有较高的趣味性,在平常的运动中老师可以以小游戏和小竞赛的方式推动小学生充分地热身。乒乓球运动能够活跃小学生的身体和运动神经,增强小学生的灵敏度和反应能力,为体育教学的开展做好铺垫。另外,乒乓球运动能够协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习性和运动意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国家培育出更加优质的国球运动员,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高效运行[3]。
   综上所述,小学生身心素质的增强有赖于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乒乓球运动的引入能够更好地激起学生对运动的热情,增强体育教学效果。乒乓球运动是改善学生体育运动意识的重要项目。所以,小学校园需要创建带有乒乓球特色的体育教学课程,时刻关注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和运动情况,力求实现小学生朝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的方向发展,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增强小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晓玲.基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体育特色学校建设[J].浙江体育科学,2012(4):45-47.
   [2]李宝强.浅论小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J].少年儿童研究,2011(12):21-23.
   [3]孙建立,李勋.全民健身计划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J].考试周刊,2007(6):109-1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9999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