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文史互渗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应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与文学史有机结合,在历时与共时的联系比较中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具体而言,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无论是文学时间的分段还是不同文学体裁的讲解、具体作品解析,都渗透着历史因素。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文史互渗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设置及现状
  20世纪末,高校中文本科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将“文学史”和“作品选”分离出来,侧重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解读,对文学史的关注度降低。“文学史”和“作品选”是互相联系的一个整体,“作品选”是“文学史”的基础,一个个具体的文学作品构成了文学史,没有作品,也就没有文学的历程。但文学史是研究文学现象、文学流派和文学作品的一部文学发展历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如何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授课中通过具体文本、具体文学现象呈现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动态发展过程,生动的挖掘具体文本和文体的审美内涵与时代意义是中国古代文学授课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以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开设的“中国古代文学”为例,此课程主要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郁贤皓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为授课依据,以具体作家作品的讲解为主要授课内容,袁世硕、陈文新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则作为辅助教材供学生课下自学。笔者认为在授课过程中,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作品分析与历史相结合。下面以唐代文学为例,分析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文史关系。
  二、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文史互渗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侧重于具体作家、作品的讲解,但在讲解具体作家作品时,不可避免会涉及到相关的历史知识或是线性的历史思维,如文学分段、具体的社会历史背景、文体的历史演变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文史互渗。
  (一)文学分段上渗透的史学因素
  中国古代文学历时较长,一般按照历史朝代将其分为先秦、两汉、隋唐、宋、元、明、清几个阶段。每个朝代的文学又有各自分期。具体而言,唐代文学主要有以下分法,《新唐书》中提出“文章三变”,认为唐高祖和太宗时期、玄宗时期、大历和贞元以后,分别代表唐代文学的三个不同阶段。《沧浪诗话?诗体》对诗歌如此分类,“依时而论,则有:建安体、黄初体、正始体、太康体、元嘉体、永明体、齐梁体、南北朝体、唐初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唐体、本朝体、元祐体、江西宗派体。”[1]将唐代诗歌分为唐初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唐体。《唐诗品汇?总叙》中对唐代诗歌的分期如下:“有唐三百年,诗众体备矣,故有往体、近体、长短篇、五七言律句、绝句等制,莫不兴于始,成于中,流于变,而陊之于终。略而言之,则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之不同。”[2]这些文学分期除却依据诗歌文本特点,主要还是以历史时期的年号为主要标志。
  (二)不同文学体裁的讲解中渗透的史学因素
  从类型上看,唐代文学主要有诗歌、散文、唐传奇、词几种体裁,每种体裁都有其发展历程,且发展到唐代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以诗歌为例,中国古典诗歌发展至唐代“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不备矣”。[3]其中,近体诗主要指律诗和绝句,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律诗是唐人的新创。在六朝永明体诗歌讲究声韵、崇尚骈偶的基础上,沈佺期和宋之问以自己的创作实践总结五七言近体诗的形式规范。沈宋体实际就是“华藻整栗”的五七言律诗。“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4]唐代詩歌样式丰富,成果蔚为大观,唐代古体诗是对前人古体诗的继承发展,唐代律诗则是对前人诗歌的创新。
  又如,唐传奇是唐代的文言小说,叙写“想象幽怪遇合,才情恍惚之事”,摆脱了“明神道”的宗教宣传意识,重在“意想”与“文采”,具有与魏晋南北朝志怪、志人小说不同的艺术风格。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丽,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始有意为小说。”[5]此处将志怪小说、志人小说及唐传奇相对比讲解,更能凸显唐传奇的文学特征。志怪小说,“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自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6]志怪小说中的鬼怪描写并非有意识的虚构和想象。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主要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篇幅短小,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通过解读具体文本《搜神记》及《世说新语》中具体篇目,使学生体会其艺术手法。此后,开始讲解唐传奇的具体文本,如《任氏传》《莺莺传》《李娃传》等,分析其中逐渐曲折的故事情节,逐渐摆脱史传文学真人真事的框架,有意识的运用虚构的艺术手法,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学生更好的领会唐人“始有意为小说”。
  再如,词是晚唐五代兴起的一种合乐而歌的新诗体。隋唐时期的音乐,集南北古今、胡汉俚雅、宗教世俗音乐之大成,有力地促进词的产生和兴盛。晚唐时期文人词的代表性作品是花间词派的《花间集》和李煜词。花间词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题材狭窄,多为花前月下,闺怨绮思,香软浓艳。李后主词,以词来表现亡国之痛,故国之思,感情沉痛深挚,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线性的历史梳理更能呈现出词这一文体蕴含感情、书写内容的变化。
  (三)作品解析中渗透的历史因素
  在解读具体文本时,结合作家生活背景、思想背景会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作品中饱含的情感情绪。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写出李白获赦后怀着喜悦的心情,自白帝城出发,乘舟沿江而下,归心似箭。李白为什么会获罪,被贬谪至哪里,为何又获赦?结合这一系列背景问题,展现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会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的内容及风格。
  又如讲解韩愈《原道》《师说》等篇章时,需要对唐代的“古文运动”加以介绍。“古文”是韩愈等人针对“时文”即魏晋以来形成、至初盛唐仍然流行的骈体文而提出的一个概念。骈体文是一种讲究对偶、声律、藻饰、典故的文学体裁,古文则是一种提倡散行单行、自由书写、没有固定形式的文体。提倡“古文”批判“骈文”是因为六朝文章发展到唐代出现各种弊病:如骈文的泛滥使用,被运用到奏议、公文等实用文领域,华而不实;骈文日渐模式化,在不同程度上削弱文章的抒情、叙事、说理等功能,不能很好的反映社会现实。但“古文运动”并不是单纯的文学运动,除却文体自身的变革需要,还有一定的政治意图。安史之乱以后佛教和道教泛滥,佛寺道观遍及全国各地,不仅在人力财力上加重政府负担,也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因此一些知识分子一方面试图通过古文运动复兴儒道,恢复散文宣扬正统思想的功能。另一方面,希望以此更好的表达个人在实际生活中的思想感情。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可以更好的理解《原道》中从各方面对佛老之说的斥责,如痛斥佛老之说不讲仁义,佛老各派学说相互排斥,佛教徒和道教徒的增多加重政府财政压力,从而巩固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因此,中国古代文学的讲解,不论是对文学阶段的分划,还是具体文学体裁、文学作品的讲解都离不开相关的历史因素,即线性的历史思维或是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背景。
  参考文献:
  [1]严羽.沧浪诗话[M].中华书局.2014年
  [2]高棅.唐诗品汇[M].中华书局.2015年
  [3]胡应麟.《诗菽o外编》(卷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4]《四部丛刊》影明嘉靖本《元氏长庆集》第五十六卷
  [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31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