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祁莉娟

  摘 要:朗读能力是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小学语文朗读现状,随后针对这些现状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希望这些观点能够有效促进朗读教学的完善。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能力;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1-085-001
  一、小学语文朗读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老师已经认识到全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更加侧重于识字和写字的教学上,对朗读教学的关注度有限,缺乏充分的朗读时间,并且以网络录音代替范读,缺乏对学生的针对性指导,难以引发学生的共鸣。与此同时,朗读教学指导方法乏而不力也进一步限制了朗读教学的职能发挥,在指导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不能依据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生活经验,灵活的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任务,缺乏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尊重,在教师指导上只是停留在字词读音、有无添字漏字、语序是否正确等一般层面,具有肤浅性和片面性。除此之外,朗读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和朗读方式的单一性,也难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热情,无法促进“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朗读教学效果低下。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树立正确的朗读意识
  正确的朗读意识是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先导,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具有基础性的作用。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打破“应试教育”的藩篱,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正视朗读能力在语文学科素养中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增强朗读意识,丰富朗读理论知识储备和教学技巧,在课堂活动安排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和空间。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主导性作用,正确把握学生个性化朗读的“度”。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朗读教学能力,依照普通话的标准发音开展朗读教学,正确掌握语速、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并依据朗读的情感表达正确的传授这些朗读技能,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感情基调,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最后,小学语文教师要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安排,精钻教材和教学大纲,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正确理解文本的相关内涵,判断其朗读基调,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选择与文本内容相一致,易被学生所接受的语速、语调,引导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增强对文本作品的理解和认知。例如在学习三年级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荷花》时,首先由教师进行范读,帮助学生校正字音,识记生词,其次,组织学生齐读课文,让学生在熟悉文章框架的同时,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再次,让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划出认为最美的句子,感悟文本中“冒”、“饱胀”、“挨挨挤挤”等词语的精妙,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最后,小组交流结束之后,由小组推荐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以加强学生对《荷花》的理解感悟[1]。
  (二)加强朗读基本功训练
  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需要强化对字、词、句以及章节的基本功训练,从而为正确流畅的朗读奠定基础。首先,读字训练上,教师要严格按照汉语拼音的声、韵、调,引导学生在朗读教学中读的对、读的准、读的清楚响亮,加强平翘舌训练、前后鼻音训练、声母训练等教学活动,有针对性的组织练习材料,消除日常生活中虚线的不规范读音,保障学生的咬字清晰。其次,在读词训练上,小学语文教师要在精准把握词汇感情色彩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开展词素连读训练,培养学以生词为单位连读的习惯,以提高小学阶段学生朗读的流畅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读好轻声、儿化音以及语气助词“啊”,例如二年级小学语文下册的课文《鸟岛》中,有这样一句话:“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在标准发音习惯中,“儿”经过长期的流利连读产生了“音变”现象,形成了儿化音,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汉语拼音的书写形式,先让学生练习朗读“niǎo ér”,然后只保留了一个十分短弱的卷舌音,将“鸟儿”看作一个整体,将“ao”转变为“aor”,一口气读成。
  (三)优化朗读教学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优化朗读教学方法,对提高课堂质量和效力,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制定清晰明确的朗读教学梯度性目标,依据课程标准、文本风格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朗读教学的层次性,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理念,唤醒学生的朗读意识,激发其朗读兴趣,促进学生词语积累、语言表达和语句理解能力的提升,强化朗读过程中的“情感性”因素。其次,教师要拟定周密的朗读教学计划,将朗读教学有机的安排在语文课堂活动之中,并将其贯彻于整个小学阶段,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高小学阶段学生的朗读能力。再次,小学语文教师要给予学生具体的朗读教学指导,强化教师范读的重要作用,灵活应用比较朗讀、齐读、自由朗读、推荐朗读、分组朗读等多种朗读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性精神,以帮助学生更精准的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深化情感体验,促进教学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的实现。最后,小学语文教师要建立具体高效的多层次评价体系,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落实有评议、有检查和有考核,以纠正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的缺点和失误,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加强课外朗读指导,推荐文质兼美的课外读物,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美读活动,联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营造浓厚的朗读氛围[2]。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朗读能力需要遵循其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其听读型语感向说写型语感过渡,以提升其语文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党建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8(18):40-41
  [2]潘娇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教师,2018(08):31-3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1572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