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理工科高校学风建设体系和机制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时 李治
摘要:学风建设是保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在地方理工科高校通过在平台阵地建设、队伍建设、运行机制、制度激励等方面采取有效探索,广泛发动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学生家长,构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社会参与”的学风建设师资队伍,打造课堂教育、典型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四位一体”的学风建设体系,实施常态化管理、普及化激励、制度化干预三种有效的学风建设运行机制。
关键词:学风建设体系;运行机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9-0025-02
一、理工科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市场经济形势的逐步转型,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换,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冲击,当前大学生的素质存在差异,学风建设承受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加强理工科高校的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更是考验高等院校能否培养一个新时代真正德才兼备人才的关键。
二、理工科高校学风存在的问题
针对理工科高校出现的学风问题,如:学生只注重个人的学习,没有形成团结、交流的氛围,同学之间交流过少;地方院校的局限性,大部分学生对于专业课普遍重视程度较高,对于一些公共课,尤其是政治理论课学习兴趣不高,学风相对较差,体现为课堂纪律涣散,甚至旷课;多校区办学模式的限制,缺乏传帮,使得低年级学生无法快速适应大学学习模式,专业性指导直接作用受限,致使其学习动力不足,等等。为了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力加强理工科高校学风建设,通过在队伍建设、平台阵地建设、运行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进行有效探索,广泛发动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学生家长,构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社会参与”的学风建设师资队伍,打造“课堂教育、典型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四位一体”的学风建设体系,实施常态化管理、普及化激励、制度化干预三种有效的学风建设运行机制,形成学风建设的全员化、全程化和全方位化,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做好新时期下人才培养的工作。
三、新时代理工科高校学风建设体系和机制研究
1.师资队伍建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树立全员育人观,以严抓共管、长期建设的思路,广泛调动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家长、企业校友参与的积极性,构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社会参与”的学风建设师资队伍。(1)辅导员为主要实施者,以辅导员“十个一”为工作标准,深入实施覆盖所有年级的学风建设提升工程。(2)构建班主任—学长组—班级纵向链,以班主任“五个一”为工作标准,充分发挥学长组传帮带的作用,多层级地开展学业沟通交流和学业指导规划。(3)教研室创新创业项目指导教师通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创青春等项目参与和指导,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4)广泛调动学生家长、企业校友参与的积极性,引入社会资源,营造合力育人的氛围。
2.平台阵地建设。打造“课堂教育、典型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四位一體的学风建设体系:(1)课堂教育平台。一是牢牢把握课堂教育主阵地,强化教师在课堂学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通过规范课堂教学管理,强调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全体教师要严抓课堂教学的考勤制度,规范上课点名制度,领导班子不定期下课堂检查,教学督导组督察,从根本上保障和监控课堂教学质量。二是加强对“第二课堂”管理和引导,促进学风建设。即通过建立校外岗位实习基地、课外科技创新、积极组织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培养学生自学、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风气。(2)典型教育平台。开展“党员说”榜样引领工程,强化学风建设教育载体,用“身边事、身边人”教育广大学生向正面人物看齐。对考研、获国家奖学金、被树为学习标兵的学生利用微信、QQ、易班平台进行榜样人物的宣传。此外,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加强正面引导,搞好典型树创,使学生学习有榜样,努力有方向。(3)家庭教育平台。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建立家长QQ群,不定期发布学生三早一晚、课堂出勤情况和平时在校表现等,做到与重点学生家长经常联系,与学习滑坡学生家长及时联系,与普通学生家长交流联系。此外还开展感恩父母心活动,使学生体会父母的艰辛、理解父母的期盼,从学生内心深处挖掘学习动力。(4)社会教育平台。开展“校—企—家”学风建设系列活动,举办校友课堂,将企业校友请进来,邀请企业负责人或校友进校园举办讲座、经验交流的方式开展求学创业之路分享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切实推进学风建设。
3.学风建设可操作的运行机制。实施学风建设常态化管理、普及化激励、制度化干预三种有效的学风建设运行机制。(1)常态化管理机制。积极构建学风建设常态化管理运行机制,通过常规检查、出勤统计、及时反馈、课堂听课、学情值周等多种措施,从基础入手,常抓不懈:检查制度。一是辅导员、班主任“沉”下去,做到学风建设低年级天天有检查,高年级周周下宿舍、下课堂;二是组成检查组对学风进行督促检查,对上、下午第一节课学生上课情况进行抽查,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出勤统计制度。辅导员作为学风建设的主要实施者,掌握每天学生的出勤情况,从出勤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动态了解学风建设状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把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好;反馈制度。学风建设除了常规的检查,更有定期的反馈,出台了《党员学情值周制》,通过党员值周将旷课、无心学习等问题突出的学生及时反馈给辅导员,辅导员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找问题学生谈心;听课制度。按照辅导员“十个一”考核标准,每周坚持进课堂听课,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党员学情值周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学情信息员的作用,对课程旷课等问题及时反馈给辅导员,起到及时提醒、及时谈话的作用。(2)普及化的激励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载体,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学风建设,使学风建设更深入人心,更贴近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以班级为阵地,以网络为平台,以社团为依托,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有效开展学风建设工作: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专题学情分析和学业规划成长成才教育,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觉参与到学风建设中来;以班级为阵地。广泛开展“优良学风班”、“优秀班集体”、“五四红旗团支部”、“学习标兵”、“学霸宿舍”评选活动,以点带面,推动学风建设;以网络为渠道。建立多种渠道,搭建学生与教师、有关部门交流的平台,增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对相关问题达成共识,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化解矛盾,推进学风建设;以课题组为依托。依据学科特点,结合院系实际,以研究生带本科生的形式,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学科兴趣、爱好、特长组成互帮互助学习型课题组,有利于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起相互学习、相互切磋,有利于学习知识面的拓展,从而激励学生干事创业的氛围,促进优良学风形成;以科研为引领。结合学科实际,激励学生以实际行动加入导师工作室,实行导师“一对一”学习过程的指导,以实验、项目激发学生在学术领域更高的追求,达到了实践育人的效果。(3)制度化干预机制。一是以动机明学风,开展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工作,真正深入学生内心,了解学生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建立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学风建设方案。二是以制度严学风,坚持不懈地做好重点学生的转化工作,重视过程教育,有针对性地分类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三是抓考风促学风,对全体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签“考试承诺书”进行自我约束,对考试舞弊的学生严格按学生手册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黄颖思.我院学风建设现状及长效机制的有关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9):128-129.
[2]譚振亚.学风建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永恒主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20).
[3]魏海玲.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学风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41-142.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of Learning Style in New Time Agency Engineer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XU Shi,LI Zhi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Guangxi 541004,China)
Abstract:learning styl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condition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and it can be explored effectively in lo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platform position construction,team construction,operation mechanism,system motivation,etc.Widely mobilize teachers,counselors,class teachers,students,and parents of students to build a team of teachers who are "full-time,full-time,combined,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to build a classroom education,typical education,family education,and social education "The four-in-one" learning style construction system.
Key words:learning style construction system;operational mechanisms;personnel training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253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