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内涵式发展视域下的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文章在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以高等职业院校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语文课程的重要性、定位、理念等内容,并简要阐述了高职院校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涵及意义,从而以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来提供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语文教师;高职院校;专业化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6-0248-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再次清晰地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学科建设,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内涵式发展背景下《大学语文》课程的概述
(一)内涵式发展的概念及意义
有关内涵式发展的含义,许多专家学者见解不一。结合多方面观点,本文认为,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可以理解为,既含有优化技术层面的结构,提高质量、效益等,也包括在价值哲学层面上的本质发展属性,即为“遵从内在价值,实现内在目的,从受内在逻辑支配转变为总体取向的发展。”此外,内涵式发展不仅体现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文化建设层面,也涉及高等院校中人才的培育、师资队伍的组建等多方面。在如今高等教育逐步实现内涵式发展转移的战略中,对各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既要符合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不同标准与需求,更要适应人才自身提升与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旨在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例,无论是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应逐步进行较为深入地革新。
(二)高等职业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
随着大部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大幅增强、产教深度的融合,教学进一步加大了学生的实习、实训时间,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旨在突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此相对应的是大幅缩短了公共基础课程的学时。《大学语文》作为一门通识必修课程,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包括工具性、知识性、人文性、审美性四个功能。《大学语文》课程在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基础上着力培养现代服务业优秀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包括诚信、责任、沟通、敬业与创新等。
(三)高等职业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的独特意义
通识教育有赖于能有效、集中致力于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课程,《大学语文》即为此类课程。开设这一课程,有利于实现科技与人文的有机结合,培养社会需要的“完人”。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也强调了在大学生群体中宣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意见》中指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三、高等职业院校中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含义及意义
(一)高等职业院校中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结合当前时代背景,我们需要认识到《大学语文》课程在新时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所承担的重要使命,任课教师需要及时提升自我修养。本文认为,高职院校语文教师专业化指的是高职院校中的大学语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通过专业化的训练和持续教育,逐步完善语文课程教育专业的知识,从而成为语文课程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支持机制。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同于通常的在职培训,更不等同于单纯地增加学科专业知识。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强调的是实践性和技能性。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
1.加强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共基础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开展语文课教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有利于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爱岗敬业品质。
2.有效解决语文教师职业规划意识薄弱的需要。本研究的调查問卷结果反映,宁波部分高职院校中的公共基础课青年教师对于职业认同度普遍不高。其中,仅有50%的教师对自身职业生涯有非常清晰的规划,而针对教龄为5年及以下的新进教师群体中,32%左右的教师对自身职业规划设计了较为具体的实施步骤,剩余部分的青年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人生缺乏具体的计划,职业成长意识有待提升。
3.提升教学反思及创新能力的需要。以语文教师为例,面对生源质量不高、学生语文基础能力薄弱、教学压力大等因素,很多语文教师的教学开展还是停留在提高文字表达和口头语言表达的基本功上,不能充分体现高职语文课中“能力为主,够用为度”的语言能力要求。
四、高等职业院校中大学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
(一)内部修养提升方法
1.拓展自己的专业范围。高职院校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包含教育学与课程论、语言文学、政治、历史、哲学、宗教等多方面,可谓是包罗万象。因此,想要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大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提升本专业的知识能力,更要拓展交叉学科视野。
2.建立开放的教学观念。只有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当成有头脑、有思维的人,并且在教学观念、规律上多下功夫,才能提升教学效率。
3.创立合适的教学理论。语文教师要因材施教,既要做到善于概括抽象的理念,又要提炼总结文本含义与主题思想,从而将各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优秀的语文教师需教学相长,既总结出符合教育规律、又符合课程特点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
(二)外部政策扶持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政策扶持。公共基础课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单只是高职院校单方面的努力,还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2.高职院校制定合理的语文教师下企业管理办法。由于公共基础课的部分青年教师是刚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其初步踏入社会,没有经过基本的职前培训就进入工作领域,缺乏从教经验。因此,本文认为需要逐步完善新手语文教师在企业实践的管理机制,从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制定相关规划和制度建设。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加快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相关规划和制度,组织更多的语文教师参与到教师专业化成长中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活动。
五、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贯穿教师成长的整个历程,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等。为了促使高等职业院校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不仅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通力合作,更依赖于学校与教师本人的共同努力。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出台相应政策,给予有效支持,而学校需要建立健全管理规划与机制,教师自己则需要转变观念,不断学习,锻炼内在需求,努力成为一名“名师”和“杂家”。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32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