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方法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马阿荣

  摘 要:语文作为一个基础性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是中华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目标的不断落实,要求教师合理利用各种新技术手段,唤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信息时代下层出不穷的观念与看法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仔细甄别、明确选择,打造一个适合自己和学生的高效课堂。本文从微课、情境导入、小组合作和评价方式入手,力图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教学方法
  
  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长久发展,语文教育更是如此。虽然现阶段教师正在努力采取新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又不得不按照考试要求开始教学,导致“用新方法走老路”的现象频频出现。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生理发展迅速,然而心理发展和逻辑思维却相对落后,初中语文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选取合适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使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 利用微课,鼓励自主学习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微”产物的诞生,如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对教育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微课应运而生。微课以其视频短小、内容明确为优势,成为初中语文教师眼中的“宠儿”。教师可利用微课自行录制或下载需要学生课下预习的内容,或者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因为微课体积小,所以学生下载方便;微课时间短,有助于在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段内讲解完重点内容;微课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满足学生随时随地要学习的欲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网上下载微课时,要注意该微课和本班学生学情的契合度,避免形式化應用微课。
  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教师可从网上下载有关微视频,剪辑成自己所需的微课。学生在课下观看视频并自主学习课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观察景物要有序;准确运用形容词、动词进行描写;多角度、多感官描写景物;巧用修辞;中间结合叙写人的活动。在学生明确写景的方法后,教师可趁机让学生以校园中或公园中的景物为题,写一段不少于300字的随笔。又如,在教学《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教师可录制视频,视频中可简单介绍作者和闻一多的背景及主要作品,要求学生先自读课文,而后利用词典或网络解决生字词。在微课中设计如下问题: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各写了什么?把两部分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将上述问题的答案记到本子上,方便学生在课上同教师讲的内容作一个对比,从而知道自己的不足。再如,《端午的鸭蛋》一课让学生体会语言特色的教学难点之一,教师可将本文的语言特色制作成微课,或者在网上下载。微课展示语言特色: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淡淡的幽默;文言词语和口语结合。同时,从课文中找出佐证,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二、 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使他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学生对初中语文产生学习兴趣,才会有进一步教学效果的提升。没有兴趣的学生,即使教师强硬地“灌注”知识,学生学会也只是暂时的,还会忘记。情境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应用情境导入,可以在教学伊始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激发。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情境导入只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的,不要生硬地为了导入而导入。
  例如,在教学《伤仲永》《唐雎不辱使命》《岳阳楼记》等文言文时,由于文言文中的使动、被动用法较多,学生学习时难免提不起兴趣。教师可以合理的教学情境导入,如教学《伤仲永》时,教师:“同学们,你们五岁时都在做什么?”学生议论纷纷,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伤仲永》的主人公方仲永五岁时,写得一手好诗。而且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都能立刻完成。你们知道他后来怎么样了吗?”学生甲:“肯定考上了好学校,做了大官!”学生乙:“我看不一定。”教师:“好,咱们先带着这个疑问,进入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如教学《唐雎不辱使命》时,教师:“战国时期,秦国逐渐强大,开始逐步吞并其他六国,有人知道有关秦国灭六国的故事吗?其中有很多风流人物,无论是哪国的,只要是你们知道的,都可以拿出来讨论。”依此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随后教师可趁机引入唐雎:“既然大家讨论到了唐雎,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一篇与唐雎有关的课文——《唐雎不辱使命》。”如教学《岳阳楼记》时,教师可着重介绍范仲淹的家庭背景及个人经历,范仲淹被贬官到河南郑州,应好友滕子京的邀请而作了《岳阳楼记》,使学生沉浸在范仲淹的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中。比如,学习《范进中举》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下载有关范进中举的动画,以增强学生的视觉效果,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主人公身上突如其来的命运变化,以及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故事。在学生产生浓烈兴趣的同时,教师可顺理成章地引出新课的学习。
  三、 小组合作,培养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已受到广泛教师的认可,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讨论,表达自己的意见,比在和教师对话时要放松、投入。不仅如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也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吸收别人的优点,逐渐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教师可将某篇课文作为探究的主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出文章的主题、大意,在合作的过程中积极学习别人的思维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累积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例如,《塞翁失马》是一篇寓言,文中有很多和现代汉字读音不同的字词,教师在读过一遍以后,可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圈字,一人填拼音,以检查重点字词的掌握程度。同时,教师可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组,学生在小组内部讨论重点字词和句子的意思,如“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中的“将”,“死者十九”中的“十九”,“人皆吊之”的意思等等。另外,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究什么是祸,什么是福,并说出文章中蕴含的道理。学生合作学习省略了部分教师需要讲解的内容,但教师也要及时走下讲台,深入小组,了解学生在讨论中的难题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促进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又如,在教学《山中杂诗》时,教师可让学生课前预习,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课上开展小组合作,大家提出各自的疑问并尝试解决他人的难题。这一过程能启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学会依据注释、自己的理解和他人的理解推断文章大意。小组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圈出询问教师,教师要及时点拨,避免学生的疑问越积越多而放弃探究。再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利用PPT出示问题: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称呼以及表现出来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学生小组讨论,在课本上勾画出来,随即教师提出问题:“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派小组代表回答。教师要鼓励中等生和后进生回答,避免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和优等生的“双簧”,培养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究意识。   四、 学生评价,树立主体意识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一张试卷定成败”的方式评价学生,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围绕试卷考题和教师展开。这样做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保证,一直处于被评价方的学生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方式,逐渐忘却自己是教学中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和考试等评价手段都必须基于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虽然现在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但大环境下的中考和高考逼得教师不得不低头。对此,教师可在评价中融入学生评价的环节,不再单一的以教师评价为准。学生评价可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秉着负责任的态度评价同学的学习,同时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有没有同样的错误,或者优秀的地方如何借鉴,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互评作文,让学生当一次“小老师”。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批改作文,在评改课上有些不知如何下手。教师:“大家看的都是咱们同学们自己的作文,有哪些错别字,你可以在最后标出来,语句不通顺的看看你能不能改通顺。当然,漂亮的结构、优美的字词和值得你学习的写作手法可以摘抄到好词好句本上,为下次写作积累经验。”让学生评改作文虽然看上去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但其实这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看到优秀作文会主动学习,看到自己被评改的作文也会明确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地积累写作经验,学习写作技巧,丰富写作内容。又如,在一次考试过后,教师可让学生自行评改试卷。因为教师评改试卷只是教师自己明确该学生何处仍有待改进,学生看见自己的试卷便只是“一看而过”,不去分析自己失误的原因,自然也起不到考试应有的促进效果。而学生自己批改试卷可以明显看到自己的不足,在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下会逐渐反思自己此次的失误,并积极改正。教师:“今天大家自己改试卷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我发现我因为马虎写了很多错字,我已经在错字本记上了,争取下次不会犯错。”教师可适当鼓励学生在课下进行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的古诗词默写、文言文背诵等,加强检测,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巩固教学效果。
  总之,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构成的双边活动。信息时代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吸收新理念,掌握新方法,并将其运用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学生要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中心,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秀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J].中国教师,2018,16(S2):106.
  [2]王彦力.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分析[J].学周刊,2019,13(12):106.
  [3]胡玉芳.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思路与方法的创新探讨[J].甘肃教育,2019,22(6):60.
  [4]白寶义,苗美玲.夯实基础,梳理脉络,掌握方法——有感于初中语文教学[J].才智,2019,19(7):171.
  作者简介:
  马阿荣,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金城关回民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06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