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学科特点反思地理教学刍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于敬波
摘 要:整体关联性、区域差异性、时空偶合性和人地相关性是地理学科最本质特点。文章在介绍和概括地理学科本质特点的基础上,对地理课堂教学进行探讨,并深刻阐明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区域差异规律、时间与空间组合和人地关系,指出只有正确地认识、理解、分析、研究和解决地理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和改善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理教学;学科特点;区域差异;时空组合;人地关系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30-0031-02
整体关联性、区域差异性、时空偶合性和人地相关性是地理学科最本质特点,地理教师只有紧紧抓住地理学科的这些本质特点,来认识、理解、分析、研究和解决地理问题,才能提高和改善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一、重视地理事物的整体关联性
地理事物的整体关联性,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时要阐明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地理事物的各要素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和互相渗透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当某一要素发生变化时,其他要素也会跟随发生变化。
例如,草原载畜量是由草原的产草量决定的,产草量主要是由降水量决定的,降水量是由大气的环流形式决定的,环流形式是由地球表面的温度差异决定的,地表温度的差异是由太阳辐射不均造成的,太阳辐射不均是由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决定的,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又是由黄赤交角的存在决定的。
又如,一个城市的发展,是位置、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气候、生物、矿产等自然条件和交通、人口、技术、劳动力、教育、历史基础、消费市场等社会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绝不是单单一个或两个因素的作用结果。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的哈西新区为例,其房价由2007年的3 000元/平方米涨到2017年的15 000元/平方米,现已成为哈尔滨市最发达的新区之一。其主要原因一是交通比较发达便利。哈西高铁客运站2012年投入使用,哈西公路客运站于2014年投入使用,哈西地铁三号线2017年通车,哈西新区有90多条公交车线路,从而使哈西新区成为交通比较发达便利的城区之一,每天有近百万的人口流动量。二是商业配套设施已经成熟。随着哈西万达广场、西城红场、宜家等大型商场的投入使用,使哈西新区成为商场面积较大、品种齐全和客流较多的商业新区之一。三是教育配套设施齐全。随着继红小学各分校、花园小学和松雷中学的建成与壮大,使哈西成为哈尔滨市教育水平最好的地区之一。四是各种新兴的产业在哈西如雨后春笋般成长,使哈西成为就业最兴旺的地区,不断有优秀人才涌入。正是这些整体相关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使哈西新区房价不断上涨,成为哈尔滨市最发达和最有发展潜力的城区之一。
二、重视地理事物的区域差异性
地理事物的区域差异性,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中阐明地理事物的区域分异规律,并在强烈的对比分析中让学生深刻掌握地理知识。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例如,太阳辐射热量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减少;全球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的;我国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是逐渐减少的;人类皮肤颜色是从赤道地区向两极地区逐渐变浅的,即存在由黑色、棕色、黄色到白色的变化规律;我国土壤在由南向北有红土壤、黄土壤、棕土壤和黑土壤这样的区域差异规律。海拔2 600多米的长白山由于海拔、气候和土壤等综合影响,从山下到山顶,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苔原四个明显不同的垂直景观带。地理教师让学生抓住地理事物的这些分异规律,去认知和推判地理事物与现象,就可以使他们将地理知识由零散的杂乱无章的变成有系统有规律可循的,从而更加容易理解与记忆。
地球表层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也是千差万别的,要求地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强烈的对比中理解、记忆与掌握这些地理知识。如全球有29%的陆地,有71%的海洋;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4.43 m,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海拔-11 034 m;地球表面绝对最低温度出现在南极高原上的极地地区,为-88 ℃,绝对最高气温出现在利比亚的沙漠中,为58 ℃;世界上降水丰沛的喜马拉雅山南坡的印度的乞拉朋齐年降水达12 700 mm,而北非广大地区年降水不足50 mm;2016年人均GDP美国为57 263美元,德国为42 665美元,日本为39 052美元,中国最高的天津市为17 406美元,中国最低的甘肃省为4 141美元。在这些强烈的对比与巨大的反差下,学生会对这些知识难以忘怀。
三、重视地理事物的时空偶合性
地理事物的时空偶合性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阐明地理事物的时间与空间的组合,并且既要考虑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又要考虑地理事物随时间而发展变化的动态规律。时空偶合性是地理学科的本质特点之一,任何地理事物都存在于特定的时空偶合关系中,离开一定空间与时间的组合去研究地理事物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地理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分析与讲解地理事物时,一定要重点关注地理事物的时空组合,并关注地理事物随时间而发展变化的动态规律。
例如,五带与四季的成因主要是:从赤道到两极的空间区域里,相同的时间里因获得太阳辐射热量的不同,便由低纬到高纬产生了热带、温带和寒带这样地球上的五带;反过来对于同一个空间,如我国的中纬度地区这个空间,因一年不同的时间里获得太阳热量多少有很大的差异,便产生了春夏秋冬这样分明的四季。
又如,世界文明中心的产生就是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组合的结果,文明中心的转移也是随着时间发展条件不断变化而产生的。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这四大文明古国几乎全部分布在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因为文明古国产生的时间是两千多年前的农业文明社会,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光照、热量和水分等气候条件。从空间上看,北纬30°附近的亚热带地区,恰恰是热量、光照最为充足的地区,这一地区若有水分的配合,便是发展农业的最好地区。而恰恰埃及的尼罗河、古巴比伦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印度的恒河与印度河、中国的黄河与长江穿过这一地区,于是便产生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这样水与热的文明。但到了19世纪,世界文明中心由北纬30°转移到了北纬50°附近的欧洲西海岸。原因是世界产业革命首先在西欧兴起,农业的地位迅速下降,世界进入工业和商业时代,而西欧各国恰恰有发展工商业的最有利的条件:一是有发展工业所需的各种原料,如矿产和森林;二是气候适宜,受大西洋的影响,有充足的水分,且冬季不冷,夏季不热,气温适宜工业生产;三是欧洲西海岸,海岸线绵长,良港众多,适宜发展海上运输业,使得欧洲西海岸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商船队,可以充分保证工业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四、地理教学要阐明地理事物的人地相关性
人地关系矛盾的协调过程,向来是地理学研究的热点,从古人的“天人合一”思想到近代的人地关系协调思想,升华到现在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思想主线始终围绕人地和谐共生这一核心展开。人口爆炸、环境退化、资源短缺、粮食紧张等全球重大问题,说到底还是人地关系问题。
例如,全世界每年排放340亿吨二氧化碳、10亿吨毒气、1亿吨二氧化硫、4 200亿吨的工业废水;全世界森林每年减少约15万平方公里,此间也使全世界25%的渔场遭破坏,淡水动物减少了45%,海水动物减少了35%。这些数据,会使学生深切感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总之,地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地理教学的特点,是地理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关键所在。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要向学生阐明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区域分异规律、时间与空间组合和人地关系,就要抓住地理教学最本质的规律、手段和方法。任何脱离地理学科特点盲目地照搬其他学科的教学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也不会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兆量,陈宗兴,崔海亭.地理环境概述: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2]许武成.灾害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3]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陸丹.关于当前高职地理学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镇江高专学报,2008(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80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