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同体视域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方晨瑶
【摘要】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共同体具有充分对话、尊重差异、保持开放等属性。在共同体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存在专业引领相对不够,教师参与度较低,家长常处于被动状态等问题。基于共同体视域,幼儿园在园本课程开发中应当寻求专业引领,建立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多元合作关系;协调园内力量,实现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各主体的身份认同;建立家长参与机制,强化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家园合作。
【关键词】共同体;幼儿园课程;园本课程;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9)7/8-0021-03
幼儿园园本课程是基于幼儿园实际情况,以幼儿园为本衍生出来的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比,幼儿园园本课程更加个性化。有学者认为,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是以幼儿园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邀请社区人士、课程专家以及幼儿家长合作参与,共同发掘、整合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幼儿园特色的课程(陈时见、严仲连,2001)。也有学者认为,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是幼儿园根据国家、地方相关课程要求及幼儿园实际情况,从幼儿园教育理念及办园宗旨出发,以幼儿园为主体,依据幼儿园自身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所进行的部分课程或全部课程的重组。〔1〕它强调幼儿园及其成员(包括园长、教师、幼儿等)的综合主体作用。还有学者认为,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是幼儿园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幼儿家长和社区人士等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等活动(郑三元、姜勇,2002)。它强调以幼儿园为基地,多主体共同参与,民主决策。可见,学者们对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定义虽然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共同性特征。
共同体是指基于共同愿景而形成的具有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在组织中各成员相互协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为一个目标而努力。共同体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的代表作《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一书中,意指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滕尼斯所提出的共同体包括血缘共同体、地域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2〕这种原始共同体更多建立在人们的精神信仰、地域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的基础上。随着现代社会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共同体的脱域性已经非常突出,共同体中的成员在共同体中的知识建构和身份认同越来越重要。〔3〕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共同体是为了建构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适宜课程而形成的组织,包括幼儿园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幼儿家长、社区人士等主体。主体的多元性、权力的共享性、组织的合作性是幼兒园园本课程开发共同体的主要特征。各主体间相互对话、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共同体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本文基于共同体视域,探讨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期为开发适宜的幼儿园园本课程,提升幼儿园课程质量提供参考。
一、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共同体的属性
第一,充分对话。在对话过程中,每位成员的想法都能得以表达,对教育问题的思维过程也能呈现出来,个体间可以实现思维和观点的交汇,相互启发,产生思想共鸣。充分对话有利于各主体发挥各自的优势,使共同体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充分的对话准备,围绕问题的深度讨论,对他人观点的尊重等,都是影响对话质量的重要因素。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应当将话语权交给每位参与者,尊重每位参与者的身份,使所有参与者都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尊重差异。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需要多元主体。多元主体可以为幼儿园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在课程开发中发挥不同主体间的优势互补作用,避免课程开发流于形式。发挥多元主体的优势互补作用,前提是尊重差异。差异不仅指各主体表面的差异,更指各主体资质的差异。实践表明,具有不同背景、经验、观点和才能的主体构成的共同体对课程问题进行探讨和决策,比单个主体单独进行更为有效。佐藤学指出,“共同体是通过针对‘同一性’的格斗而形成的尊重‘差异’的有机组织”。〔4〕尊重差异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共同体的重要属性之一。
第三,保持开放。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开放性体现在开发的全过程,即课程开发的主题不是预设的,而是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发掘和生成的;课程开发的进程不是预设的,而是随着课程开发的进展逐步推进的,具有生成性、灵活性和流动性等特点;课程开发具有持续性,随着幼儿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变化等不断完善。开放不仅是各主体思维、观念的开放,也是共同体的组织结构、课程开发环境的开放。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共同体不是封闭的,而是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各主体不受身份、年龄、性别等条件的限制,通过与外界环境保持联系,不断更新课程资源与信息。
二、共同体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的专业引领相对不够
课程专家参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对课程开发进行专业引领,能够帮助其他课程开发主体理清课程理念,在实践中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课程开发模式(蔡菡,2018)。然而,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不是所有幼儿园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都有课程专家的参与,尤其是部分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缺乏课程专家专业引领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课程专家的参与不足,专业引领相对不够,容易导致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出现对园本课程的误读等问题。例如,很多幼儿园园本课程虽然名称较为新颖,但是难以体现幼儿园特色,更有幼儿园将特色课程与园本课程混为一谈,误解了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内涵。另外,部分课程专家因为没有持续跟进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全过程,所以他们对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缺乏深入了解,大多在形成文本资料时才进行指导,导致他们对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指导多侧重于总结性指导,而不是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指导。幼儿园与课程专家合作不持续、不深入,往往导致幼儿园园本课程的专业质量有待提高。 2.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参与度较低
在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教师的参与程度、参与内容等都会影响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质量。然而,在一些幼儿园中,教师更多的是负责实施课程,较少参与园本课程开发,学历、职称、职务等偏低的教师参与园本课程开发的机会更少,尤其是在确定园本课程核心理念和园本课程开发路径等方面。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幼儿园对教师缺乏信任与支持,教师较少被赋予开发园本课程的权力;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一些教师缺乏园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意识,认为自己只需组织好教学活动即可,并没有将自己当作园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
3.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家长常處于被动状态
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的重要主体。然而,在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家长更多是以资源提供者的身份,而不是园本课程开发参与者的身份参与课程开发的。家长与教师的互动内容往往局限于幼儿的日常表现,参与幼儿园活动的形式较为单一,在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常处于被动状态。这可能是因为家长自身教育理念有待优化,较少意识到自己参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但究其根本还在于家园间缺乏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难以促使家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来。
三、共同体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1.寻求专业引领,建立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多元合作关系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需要专业引领,建立多元合作关系。专业引领不仅包括课程专家的专业引领,还包括同行的专业引领。课程专家往往拥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价值立场,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能准确把握课程的价值定位、目标拟定、内容选择、实施策略等。幼儿园应当建立完善的专家指导机制,与学前教育课程专家形成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将课程专家深厚的理论知识与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同行的专业引领对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也有重要作用。幼儿园应当注意学习其他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成功经验,通过园际间的经验交流,实现园与园之间的开放互通,从而有效促进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
2.协调园内力量,实现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各主体的身份认同
共同体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应当协调园内力量,如幼儿园园长、教师、幼儿等,实现各主体的身份认同。幼儿园园长作为园本课程开发的领导者,应当树立科学的课程理念,带领其他成员做好本园园本课程开发工作。幼儿园园长应当处理好各成员间的关系,引导、激励所有课程开发参与者通力合作,形成共识,共同建构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教师是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幼儿园应当提升教师的参与地位,赋予教师决策参与权,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赋予教师多样化的角色,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帮助教师积极参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例如,幼儿园可以通过民主投票推选出园本课程开发的负责人,并邀请富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导师”的角色,从而实现教师在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的身份认同。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长期以来,幼儿一直被认为没有能力参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在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处于边缘化地位。事实上,幼儿是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幼儿园应当给予幼儿参与园本课程开发的权利,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实现幼儿在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的身份认同。
共同体视域下,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的所有成员应当相互认同,不断交流、反思,共同促进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
3.建立家长参与机制,强化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家园合作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幼儿要获得全面发展,必须要求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采取一致的行动”。〔5〕为有效提升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效果,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园应当建立长期有效的家长参与机制,鼓励家长以各种形式参与到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中,强化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家园合作。一方面,幼儿园应当为家园合作搭建桥梁。幼儿园可以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开放日、家长进园助教等方式,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另一方面,幼儿园应当增强家长的自主参与意识,将家庭、社区资源引入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为幼儿的活动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帮助。家长参与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与课程专家、教师进行深度、持续的沟通交流,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林荣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林静涵.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构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2.
〔4〕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陈志利.帕夫雷什中学的成功奥秘:一种文化视角的解读〔J〕.基础教育,2011,(4):11-16.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Based Curriculu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Fang Chenyao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0)
【Abstract】Community of kindergarten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has the features of full dialogue, respecting differences and keep open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kindergarten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has some problems, including insufficient professionalism, low participation of teachers, and passive par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kindergarten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hould seek professional leadership, establish multi-party cooper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based curriculum; coordinate resources within kindergarten, realize the identity of all par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based curriculum; establish parents’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of parent-kindergarten in th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en based curriculum.
【Keywords】community;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kindergarten based curriculum; curriculum development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495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