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刍议小学一年级语文“随文识字”的有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徐莎

  摘 要:对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而言,教学生识字是最为基础而重要的任务。但是,小学生本身对汉字的认知不够,而且注意力难以集中,如果只是死记硬背的话,往往无法获得良好成效。而随文识字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能够让识字教学变得更为有趣和简单,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进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显著改善。本文简单分析随文识字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研究当前随文识字教学面临的困难,并就相应教学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随文识字;教学
  
  一直以来,识字教学都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尤其是对一年级语文教学来说,识字教学更是为学生打基础的关键部分。然而由于小学生缺乏基础、理解能力较差、贪玩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以及传统识字教学较为枯燥、抽象和无趣等原因,识字教学往往成效不佳,部分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认识文字、辨明读音、理解字意和运用字词,对其日后的语文及其他课程学习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积极探索更加高效的识字教学方法十分有必要,随文识字正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随文识字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随文识字作为一种高效的识字教学方法,于近年来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得以普遍应用,并为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识字作出了巨大贡献。随文识字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其与传统识字教学的差异上。首先,随文识字教学将需要学习的文字融入到文段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阅读加以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认识字形、辨明读音和理解字意,不至于依靠死记硬背的笨方法进行教学,大幅提高了实际教学效率,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引导学生有效识字。其次,随文识字教学将文字嵌入到文段之中,教师可以一边带领学生识字,一边阅读故事,从而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具趣味性,一改传统教学的枯燥与乏味。换言之,随文识字能够充分吸引一年级学生的兴趣,让其注意力长期集中在课堂教学上,有助于实际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后,随文识字教学还能在开展识字教学的同时,不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日后的良好学习奠定基础。
  二、 小学一年级语文进行随文识字教学面临的困难
  (一) 学生基础欠缺,随文识字初期教学难度大
  虽说随文识字是极为高效的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方法,但是一年级学生语文基础欠缺,认识的汉字有限,使得初期教学难度大幅增加。这是因为随文识字教学需要以文段为整体进行教学,学生在欠缺基础的情况下,难以快速对大段文字进行有效消化,影响实际教学效率。
  (二) 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期集中,影响教学效果
  一年级学生贪玩好动,纪律意识不强,注意力难以长期集中,给随文识字教学带来了不小困难。虽然随文识字教学与传统识字教学方法相比更为有趣,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兴趣,促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对汉字进行全面学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在随文识字教学中维持学生注意力的长期集中,依旧是教师不得不解决的一大难题。
  (三) 学生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较弱,难以有效消化教学知识点
  小学生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较弱,对新鲜知识点的接纳及消化速度较慢,甚至存在难以理解教学内容,在一段时间后会忘记所学知识的情况。与传统识字教学方法相比,随文识字更加强调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能够适当降低教学难度,但依旧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识字学习难度较大、内容量较多的现状,导致学生难以快速理解和有效消化,经常出现学习新字就忘记了之前内容的问题。
  (四) 文段整体性与文字个体性关系矛盾,难以把握
  随文识字教学固然有着趣味性强,理解简单,生动有趣的优势,但其与传统识字教学模式相比,却有着文段整体性与文字个体性关系的矛盾性。在文段中进行识字教学,能够留给学习文字本身的时间较为有限,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充分、准确理解和掌握字形、字音、字义。这样一来,学生虽然能够在文段阅读中认识并理解该字,但在其他地方却可能出现“不认识”该字的情况,实际教学效果不佳。
  三、 小学一年级语文随文识字教学的策略
  (一) 做好教学规划,根据不同时段调整教学方针
  对小学一年级语文随文识字教学而言,虽然课时有限,课堂教学时间不长,但同样需要做好教学规划,根据不同时段调整教学方针。这是因为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学生识字能力将会不断增强,而在教学初期,其语文基础、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都较为有限。因此在针对一年级随文识字教学进行规划时,应当重点对教学初期阶段加以合理规划,引导学生快速完成从零到一的过渡,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快速积累简单字词并掌握一定的识字技巧与方法。也就是说,教师应当在一开始尽量使用简单字词组成的文段展开教学,并且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识字技巧的培养。例如,在部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我上学了》这一部分的内容中,有《上学歌》这么一首简单的歌曲,其中包含的文字量较少,而且所有文字都较为基础和简单,正好适合一开始的随文识字教学。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先朗读一遍《上学歌》,然后再教他们学唱这首歌。学生在多次集体演唱后,已经充分理解了歌曲内容,但是部分学生不认识其中的“照”字,还有部分学生不能准确分别“劳动”与“功劳”中“劳”的意思。对此,教师除了要带领学生记住这些字的读音外,还要引导他们记住“照”的字形,同时对“劳”的字义进行分析和组词,真正起到随文识字的作用。更为关键的是,学生在此过程中明白了识字不但要记住字音和字形,更要辨明字义,牢记写法和使用该字组词,掌握了最基础的识字方法与技巧,为其日后识字学习奠定基础。
  (二) 活跃课堂氛围,培养识字兴趣
  在一年级语文随文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十分重要,是促使课堂教学顺利、高效进行的基础。虽然随文识字教学本身较传统识字教学更为有趣和生动,但对学生而言依旧只是课堂教学,很多学生都提不起兴趣。对此,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识字教学的趣味所在,并逐渐培养其浓厚兴趣。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的《日月水火》时,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图片认识课本中的“日、月、水、火、山、石、田、禾”等字,初步了解象形字。随后,教师向学生说明这些字词的关系,即“日对月”“水对火”是对应关系,而“山中石”“田中禾”则是包含关系。学生们第一次听说字还有对应关系与包含关系,识字兴趣瞬间被激发出来。随后,教师再利用课后的“兔、鳥、竹、羊、木、网”编一个小故事,学生们听完故事并通过图片认识了这些字,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字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兴趣。   (三)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随文识字教学应当强调自主识字,否则与传统的死记硬背式教学也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难以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更会严重影响实际教学效果。因此在随文识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让学生通过自身探索理解掌握文字,并在此过程中享受识字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强化其自主识字能力。例如,在教学《四季》时,教师先带领学生初读课文,但并不对其中的生字进行讲解。学生在跟随教师朗读课文后,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其中不认识的字用圆圈标示出来,如“穗”“鞠”“躬”“顽”等。按照课本上标好的拼音以及教师带领朗读时的发音,学生能够准确掌握这些字的发音,只需要对字义加以探索即可。由于一上的学生并没有掌握查字典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其他方式进行自主识字,如联系上下文识字法、游戏识字法、组词识字法等。联系上下文识字,需要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生字含义。结合了课文的情境,要理解字词,就会化难为易。游戏识字法的种类较多。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你演我猜”的游戏,在教师肢体动作与少量提示词的辅助下,学生可以自行猜测这些生字的意思。组词识字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生活、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来交流碰撞,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意思也会不同,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博大精深。这些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学习与探索,更加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巩固他们对生字的理解。
  (四) 游戏教学,全面探析和掌握文字
  游戏是一年级学生最喜欢的娱乐方式,将其应用到随文识字教学之中,往往能够起到良好作用,大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喜欢的游戏类型,并结合教学内容,将游戏与随文识字教学结合起来,依靠游戏引导学生全面探析和掌握文字。例如,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教师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并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学生扮演课文中的“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青蛙”。然后,教师让每组学生到讲台上进行表演,其他学生则朗读课文,并对每组学生画的“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等进行评比。这种游戏教学的方式不但充分吸引了学生兴趣,还帮助其更好地理解了教学内容,不但认识了“竹、梅、枫、牙”等字,还画出了对应的事物,进一步探析和掌握了文字。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随文识字的游戏教学时,教师最好结合生活实际,将随文识字渗透到生活之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其理解教学内容,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 结束语
  随文识字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汉字。不过由于学生基础欠缺,注意力难以长期集中,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较差,随文识字的文段与文字存在整体及个体间的矛盾性,使得随文识字教学依旧面临着不小困难。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有必要通过做好教学规划,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识字,采取游戏教学等方式,全面确保随文识字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志.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探讨[J].祖国,2017(23):192.
  [2]陈玉荣.“随文识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7(8).
  [3]周发群.小学语文低段随文识字教学研究策略[J].中华少年,2016(26).
  [4]朱梅侠.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的开展[J].教育艺术,2017:61.
  [5]颜文阁.随文识字之我见[J].未来英才,2015(12):233.
  作者簡介:徐莎,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锁金新村第一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57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