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李忠宝
摘 要:在教育教学不断创新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在新时期实现一定的创新,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生活资源进课堂,是小学教育近些年的一个热议话题,数学教师需要对此加强探究,将生活资源合理运用到数学课堂上。首先分析了运用生活资源教学数学的基本原则,然后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希望可以给广大数学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资源;运用原则;具体措施
数学课程,长久以来就是很多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因为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还较弱,在理解上难免感觉到困难,进而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情绪。从实际来讲,小学数学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小学数学知识的运用。所以,便可以将生活资源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高效。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运用生活资源的基本原则
生活资源是一个范围很广阔的概念,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看作是生活资源,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生活资源的一种形式。要将这些多样化的资源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那么只有在满足一些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生活资源的选用要贴合教学内容。运用生活资源的目的是辅助数学教学,因此二者之间要保持对应关系,也就是生活资源和数学知识要直接关联。如果二者无关,那么就无法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其次,生活资源的利用要多样化。生活资源本身具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在教学运用上,也需要实现多样化,通过多种不同的手段和形式,将生活资源和数学教学结合起来,构建起多样化的数学课堂。最后,要分清主次,避免本末倒置。生活资源进课堂,其处在一个客体的地位,数学知识才是主体。在课堂上,要分清主次,要确立数学知识的核心地位,将生活资源摆在客体地位。
二、生活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策略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对生活资源实现有效利用,数学教师就需要遵循以上几点基本原则,然后通过有效手段,将生活资源引入到课堂之中。
1.立足生活数学案例讲解理论知识
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很多实际的案例。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如果只是按照书本教材进行理论化讲解,那么学生理解起来就会产生困难。如果可以立足生活案例来讲解数学知识,将理论化的知识放到具体的案例中,这样就能让学生形成更加直观、深入的认识。具体来讲,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通过一些案例导入教学,从案例中挖掘出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思考之后,就可以切入数学知识的理论讲解,然后再回归案例,引导学生认清相关知识的内涵本质。比如,教学分数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先引入分蛋糕的案例,从中引出分数的概念,然后再回歸案例,向学生讲解分数的具体含义和表达,讲清楚分子和分母所表达的不同含义。有了生活案例的直观呈现,小学生就能对分数知识形成有效掌握。
2.构建生活数学情境强化学生参与
除了通过生活数学案例讲解理论知识外,数学教师还需要通过创设生活数学情境的方式,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学习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具体来讲,教师可以立足数学知识,把握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点,然后从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一些素材,将其和数学知识的关键点融合起来,创设一个新的情境,引导学生代入这个情境展开思考。比如,关于混合运算的教学,教师就可以立足生活中常见的付款现象,创设这样一个情境:你和妈妈出去买菜,菜一共36元,妈妈钱包里有4张10元,2张20元,8张一元,4张5元以及1张50元,那么妈妈有多少种不同的付款方法?这就是一个非常开放的情境,有很多不同的付款方式。学生展开思考,尽可能找出全部的付款方式,在无形中就强化了计算能力。
3.利用生活影视资源辅助数学教学
在广泛的生活资源中,还有一类生活资源值得关注,那就是生活影视资源。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日常娱乐活动有效,电视、电影动画是小学生普遍接触的资源,尤其是动画,他们往往都有很喜欢的卡通动画角色。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喜欢的卡通动画引入课堂,从中挖掘数学教学资源,通过这些动画来辅助数学教学。比如《熊出没》《小猪佩奇》这些动画,深受小学生喜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动画中的一些片段,创设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趁热打铁在动画片段中对相关数学知识展开分析,确保学生能够及时掌握。
总之,对于小学数学课程而言,运用生活资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要点,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数学教师在实践中,应该对相关的基本原则形成理解,并且严格遵守,对多样化的生活资源多形式进行利用,使其和数学教学深度结合。
参考文献:
[1]刘丽娜.浅谈小学数学教材中生活化资源的实施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7(8).
[2]王冬侠.生活即教育,玩乐促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思考[J].才智,2017(23):73.
[3]李玉媛.小学数学生活化趣味教学实践探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A),2017(7):38-40.
编辑 鲁翠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32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