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借思维导图助力小学高年段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何谋萍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在学科中的综合能力,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高年级數学教学中被广泛应用,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为提升学生在小学数学中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提供了支持。通过对借思维导图助力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剖析了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实施策略,为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高年级数学;数学教学
   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创立的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结合的技巧,把关键词与图像、颜色建立连接。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充分锻炼全脑机能,启发大脑潜能,提升逻辑思维能力[1]。思维导图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学习规划、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改善学习效果,最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入学校生活,建立知识基础并形成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但缺乏系统的学习能力及综合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启发和培养,而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图文并重的技巧,运用发散性思维将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从而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逻辑,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脉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在传统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多是以应试为目的,采取灌输式教学的模式进行数学教学工作。学生缺乏自主的学习过程,因而对教师的依赖性较为严重,对数学学习的把控能力较差。而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逻辑思维的过程,对自身的学习进行归纳、总结,便于学生把握当前的学习进度、梳理学习内容、发现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及学习节奏,从而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通过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辅助教师工作,提升教学效率
   思维导图是一种系统的思维工具,可以通过图文并用的形式将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因而教师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当前的教学形势使得教师承担着巨大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压力,而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思路,将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进行归纳,将教学的系统及节奏进行梳理,增强了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把控度,提升了教学效率,从而实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借思维导图助力小学高年段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思维导图应用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对高年级数学知识进行梳理、拆分和细化,并形成基本的数学体系架构,并指导学生将各个数学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填充,从而将课本中复杂的数学知识进行简单化、图像化、脉络化[2]。同时,在思维导图的应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将数学课本的内容进行分析,在每个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延伸、联想和拓展,并通过知识脉络的形成促进学习成果的转化,才能使思维导图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循序渐进,注重知识的联想与延伸
   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知识的梳理和学习时,教师应注重对过程的引导和协助,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有效作用,引导学生从内在对数学知识进行联想,注重内在的关系,促在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延伸,从而以点带面,将分散的点状数学知识进行联系,形成全面的数学架构,从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锻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能力,为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如,在进行“认识多边形”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多边形”看作中心,由此将学生所知道的多边形如长方形、梯形、菱形作为分支向外拓展,从而将多边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联想,形成一张系统的思维导图。
   三、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能力
   整体和复习环节是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对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一方面对数学知识内容进行浓缩,在脑海中形成图像印象,帮助学生利用图文作用加强记忆;另一方面借助思维导图在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和转化,形成一个全面、清晰的知识网络结构,从而提高复习的质量和效率,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为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如,在“圆柱体”一课的复习中,教师可以将“圆柱体”作为中心,将这一课中涉及的“体积、底面积、高、周长、半径、体积等知识点进行总结,通过思维导图,将圆柱体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复习,提升学习效果。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同时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对提升当前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郭振发.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改革发展与实践研究[J].学周刊,2018(10):34-35.
   [2]修焕然.以图导教以图导学: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尝试[J].西藏教育,2016(10):23-25.
  编辑 杜元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08342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