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幸福感、职业自我效能感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主观幸福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满意程度的认知评价。Watson等人主张幸福感是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平衡的结果,个体较少体验到负性情感、较多体验到正性情感就是幸福的。[1]
关键词:高职学生; 幸福感; 职业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B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2-187-002
大多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都有着中考“失利”的经历,容易造成他们在个性、情感、人际交往、学习等方面的心理困扰和障碍。
Betz和Hacket把职业自我效能感界定为对个人从事特定职业的能力的信念;个体对实施与职业有关的行为、教育和职业的选择,以及对其坚持性的信念。[2]职业自我效能感对于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坚持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研究方法
在高职一到三年级各系各班随机抽样,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600份,有效问卷568份,有效回收率为94.7%。其中男生被试为200人,占35.2.%,女生被试为368人,占64.8%,平均年龄为18.08±1.37岁。
采用段建华(1996)修订Fazio所编制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3],该量表由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能够客观的评价被试者对幸福的陈述。在本研究中,重测一致性为0.62,该量表的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和0.78之间,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为0.56至0.8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采用姜飞月、郭本禹(2002)基于Betz和Hackett设计的“职业自我效能量表”修订的职业自我效能问卷。[4]表内部一致性信度是0.95(总分),0.91(传统女性职业的全部教育要求和工作职责的总计)、0.92(男性职业的教育要求和工作職责的总计)。整体测量的a系数是0.94,工作职责和教育要求分量表分别是0.92和0.89。
二、研究结果
1.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情况
本研究中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总均分为73.37±11.11,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的差异见表1。
t检验结果显示,女生在对健康担心得分比男生低,其他五个因子中得分均高于男生,并且主观幸福感也高于男生;男生和女生在对健康担心、对生活满足和兴趣、心境三者中存在显著差异,但在精力、情感和行为控制、焦虑以及主观幸福感未发现统计学意义上显著差异。
2.高职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情况
本研究中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总均分为3.44±2.62,各分量表自我效能感情况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研究抽取的高职学生被试在职业效能感总均分和各分量表总均分上都低于中间值5,与中值进行比较,结果得到t=-14.12,p=0.000,效果量d为0.90。说明本研究中高职学生的职业效能感显著低于中值水平。
从表3中可以看出,高职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分量表均分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差异显著,说明非独生子女的学生相对于独生子女学生具有更好的职业信心。
3.职业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差异
表4职业自我效能感在高职不同年级上的差异(M±SD)
从表4中可以看出,高职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年级差异主要体现在对传统女性职业的效能感上,职业效能感总分和其他效能感分量表的年级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高职二年级是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最低的时期。
三、对策建议
1.提升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教育建议
本研究样本中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情况属于中等偏上水平,性别差异表现在女生对健康有较多的担心,但男生对生活的满足以及心境状况满意度不及女生,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进入青春期后,女生更多在意自己的身体意象情况。同时,高职学生实行全日制住宿管理,女生的生活适应能力要好于男生。年级差异结果显示,高职二年级是为幸福感降低的转折期,有必要在学校德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为抓手,维持学生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减少倦怠和无意义感。
2.提升高职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教育建议
第一,政府加大对高职教育的政策支持,提高高职教育、高职学生的社会认可度,为高职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营造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良好环境。
第二,从高职院校的教育角度来看,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应从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学习领域、引进行动导向教学方法等方面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实现高职学生由专业到职业的无缝对接。
第三,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感受技能的生命和潜能,获知一线的技能资讯和情报,从而使得高职学生的技能培养紧跟社会需求的步伐,促使高职学生自觉、自主地去探求和掌握技能,使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在类似的实践任务中产生迁移并得到巩固和加强。
第四,观察学习获得的替代性经验可以用来间接评估个人能力,强化职业自我效能信念。因此为高职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了解某些职业中平凡人物的成功经历,通过提供成功的社会榜样作为替代强化,激发学生自信心和斗志,提高职业自我效能感。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校级课题“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创业观教育研究——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Watson D,Emery C.Children's social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in schools:A critical perspective[M]Policy Press,2012
[2]Subich L. Nancy E. Betz: A consistent vocational profile[J]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2013,41(3):342-358
[3]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01):56-57
[4]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在大四学生职业选择中的应用研究[J]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2
[5]胡艳红.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因素分析及其与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
[6]杨鹏,时勘,郭晗.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9(01):31-41
[7]张杉杉,郑日昌.507名理工科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现状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1):776-7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37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