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一直以来,数学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当中都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是人们进行探究与发现的关键工具,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同生活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
关键词:小学时期;数学课程;实际教学;生活实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基于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特征,将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同生活实际进行有效关联,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就会变得更为绚丽多彩。这样能让学生不再畏惧数学知识的学习,并且還能逐渐喜欢上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学习其他学科也会更加容易。
一、基于生活问题导入新的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导入环节中,教师要积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导入新知识,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接近数学知识,感知到数学知识就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和高深,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与热情。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讲课之前进行新课导入,基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分苹果,教师为学生讲一些相关的故事内容,让学生认真倾听,用手掌来表示问题的答案。比如:熊猫妈妈有6根竹子,要平均分给3只小熊猫,那么每只小熊猫会分到几根竹子呢?学生都会用手掌拍出2根的回答,要把一根竹子分给两只小熊猫,每个小熊猫会分得多少呢?学生还没有接触到分数的相关知识,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非常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这个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让其基于自己的方式对半根竹子进行表示,这时学生会用自己的方式尝试去表示,会尝试用写、画、剪等方式去表示,在学生尝试之后依然无法将题目回答出来时,认知与现实形成非常大的冲突,学生急切想要学习新的知识内容,这样强烈的向往能够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二、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其学习新的知识内容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比较强,小学生通常都是形象思维,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融入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些案例。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基于生活实际去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积极探究,掌握更多的数学规律,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在为学生讲解“认识人民币”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些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情境。
1.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知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数学知识,而且实际上很多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商店中的物品单价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与了解,并且知道人民币实际上就是用来购买东西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购物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商店情境,并且设置对应的物品,及时引导学生:“同学们,商店里有很多物品,你们能读出这些商品价签上的价格吗?选择一个你想要的商品同同桌交流一下商品的价格。”并且选择几个学生对物品价格进行阐述,将课堂教学内容的名称改成学生感兴趣的“买东西”,这同课堂教学内容是息息相关的,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更能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与热情。商店当中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物品,能够切实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积极性,通过对物品单价的阐述,能够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为后续的新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2.对购物情境进行模拟
学生在买东西环节中,逐渐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这个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商品形状与价格进行回答,将数学知识同现实生活进行有效关联,这样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进行数学的学习。
三、导入生活案例对新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很多时候,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存在与生活实际脱节的问题,没有意识到实际应用的重要性,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的时候,未能及时使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而且在数学问题的设计当中有很多同现实生活不符的情况,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对数学教材提前熟悉,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案例,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比如,在完成加减法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加减法去解决现实生活当中的问题等。
总之,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刻刻关联生活实际,将现实生活当中的问题融入课堂教学中,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拉近数学知识同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这样既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其运用已经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目的。
参考文献:
[1]邹雪梅.小学数学低年级与实际生活的有效联系[J].考试周刊,2017(28):78-79.
[2]揭勇劲.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J].文存阅刊,2018(21):76.
编辑 冯志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86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