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奠基阶段,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着巨大的作用。数学教师必须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保证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分组学习的方式自主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适时对学生给予指导,引领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行。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潜能。
   关键词:小学数学;注重差异;鼓舞激励
   小学数学教学对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此特殊时期,数学教师应该立足实际,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素养和能力。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一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成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抛砖引玉,供同仁参考。
   一、整体规划
   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转变观念,从高处着眼,对整个教学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规划。在课前,教师应该深入分析教材,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科学合理地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积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适时给予引领和点拨,在课堂的最后进行总结。在课后,应布置与课堂学习内容密切相关的有代表性的题目,使学生能够及时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并通过练习,掌握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总之,教师要把教学的各个环节视为一个整体,要有一脉相承的教学理念贯穿其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二、注重差异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小学生正处于思维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他们的经历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爱好不同,个性也千差万别,造成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不同。如果教师不注意这种差别,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和统一的教学进度去要求他们,必然会造成有的学生早早就学会了,无所事事;有的孩子没有完全掌握上一个知识点,就要学习下一个知识点,疲于应付的现象。因此,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分类,针对不同层次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可以放手自主学习,有的学生需要教师耐心引导;有的学生需要在教材内容之外做适当的延伸,有的学生以能够掌握教材上的知识为主要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讓所有孩子都能够有所发展,都能有所提高,都能感受到进步带来的成就感。
   三、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缺少教学情境的照本宣科,只会让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断消散。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创设出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就把书本上的知识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这样,一方面,教学情境与学生息息相关,在这种熟悉的环境下,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联想,便于学生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便捷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学习中的巨大作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同时,生动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获得数学知识的积累,减轻他们的厌学情绪,提高课堂的活跃度。
   四、小组互动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分组学习这一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往往只是简单地将知识存储在了自己的脑海中,既不会使用其解决实际问题,也不会举一反三。因此,数学教师必须给他们机会,让他们通过小组互动的方式自由学习。教师可以将学生3~5人分为一组,让他们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依靠团体的力量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兴趣得到了激发,思维的火花得到充分的碰撞,迸发出灵感的火花,通过问题的解决,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同时,在与同学的交流过程中,也提高了集体意识和表达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五、鼓舞激励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评价。对于学生的进步,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学生的错误,要抱着一颗平常心,在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时,一定不能不留情面地进行批评,尤其是当众进行批评,而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的缺陷所在,意识到积极主动、心甘情愿地进行改正。同时,小学生普遍有着不服输和争强好胜的心理。对于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十分看重。教师可以倡导学生开展自主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评,以此来营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要知道,激励的作用是无穷的,它能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力量,让学生的自信心不断得到提升,潜力不断得到释放。
   总之,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精心设计,随机应变,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不断转变教育理念,用心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欣赏学生的点滴进步,挖掘学生的潜能,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成效。
  编辑 鲁翠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089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