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英语听说课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从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探究优化听前对话,创设情境,激活背景;听中对话,建构知识、理解表达;听后对话,迁移运用,解决问题的听说路径,在这三个方面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以期达到有效的听力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课;核心素养;实践研究
  一、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進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教育部,201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增加了看的技能,并指出要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就是使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发展语言能力、形成文化意识、提高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教育部,2018)。
  听与说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说的能力是在有足够的输入的情况下出现的(Krashen,1982)。听和说只有在融合中,才能促进语言技能的形成。从课程标准来看,初中生应具备引出话题、维持交谈、转移话题等基本的口语表达技能,从而达到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得体性、流利性和连贯性。为达成这些目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将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起来,加大语言思维输入,以促进语言的输出(董亚男,2018)。
  二、 听说课中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听说教学不够重视,部分老师更多关注听力技能训练和应试技巧,忽视了设计运用语言进行课堂交际的活动,造成学生综合表现能力较差(董亚男,2018)。具体主要表现在:
  (一) 听说教学意识薄弱,教学形式单一
  我们常见的“教师放录音,学生听;教师问问题,学生答”的听说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情境创设不够,课堂互动性差。无法令学生对听说学习产生兴趣,教学效果低下。
  有些教师在进行听说教学时,没有教学设计,没有一个清晰的教学思路,对听力教学不思考,不研究,没有针对学生的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学生的听力就无法提高(杨华堂,2018)。
  (二) 听说情境脱离教学目标,忽略思维发展
  “目标、话题、语境、内容与方法”构成了教学的五要素,情境创设必须基于话题(孟碧君,2017)。以“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为例,有些教师设计问题:Who does the most chores in your group?然后进行调查,之后进行汇报,然而本节课的目标语是“Could you please...?”委婉地提出请求,这种忽略了课时目标的教学设计必然导致听说情境脱离话题目标。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处理听力任务链时仍是采用“播放听力—完成练习—校对答案—跟读听力材料”的旧模式来完成听说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与其说是听说教学还不如说是听说测试,从而导致学生长期处于“测试式”的听说环境下,认为听就是做对题目,说则读读就可,越学越没有兴趣(张洁,2018)。通过具体分析我们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忽略了学生思维发展,也就是说教师对听说过程中发展分析性、反思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关注不够(龚姚东,2015)。
  (三) 听说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不高,无视语用能力
  常态化教学中,我们深切体会到目前听说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的现状,尤其在听力活动中,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尴尬场面依旧存在,教师在听力教学中听后校对答案是常见形式,而忽略了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听说活动始终停留在提取表面信息的层面上,而缺少信息的挖掘和加工,从而忽视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
  三、 优化听说课中路径与策略
  (一) 听前对话,创设情境,激活背景
  1. 利用主题图,感受新知
  笔者尝试利用主题图,让学生去感知情境,进而激活听中活动背景。以GO FOR IT Unit 9“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Section A教材的主题图为例,笔者通过“Have you ever been to a science museum?”,进行问答,并补充“I went to the National Science museum last year.Have you ever been to a history museum?”在语境中让学生感受两种时态的意义差异,在真切的语境中感受新知。
  2. 利用教材,顺势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在的英语教材已经设计好了大的教学步骤,我们应该吃透这些教学设计的意图,利用好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八下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Section A听说教学为例,从1a 到2d ,1a 是导入部分,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部分,可利用这四幅图来激发兴趣,比如一开始能播放《敢问路在何方》歌曲,学生直接能说出“Journey to the West”,最后播放《愚公移山》的音乐,同时问学生:Do you know the story? Can anyone share the story?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在这过程中,1b听力内容的教学就可以很自然地展开。
  3. 进行读图预测,激活学生深层思维
  教师可以在听说活动前充分利用主题图,结合自身已知和生活经验,进行猜测,为听说活动做好铺垫(张洁,2018)。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升他们的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和开放性。如笔者在七下Unit 11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 Section A的听说教学
  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三幅图片预测教师的假日活动:How was my holiday? Where did I go? What did I do?通过读图预测、验证、修正、进一步预测的反复循环过程来调动学习兴趣,在这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 听中对话,建构知识,理解表达
  1. 了解文本大意,理解细节内容
  教师在英语听中对话设计时,其重点是围绕主题,引导学生利用已知,并在听力过程中,通过了解文本大意,让学生去理解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去丰富、补充和建构对该主题的认识。在听中过程中通过有层次的问题设计,并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
  在英语听力任务链中,学生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通过整理细节信息,使文本的信息结构化,为后面的说做准备,也可以利用听力素材设计排序任务,或用思维导图设计听说任务,让文本的信息结构化和形象化,理解细节内容,对深层次学习起到助力的作用。在听中,通过梳理信息,并借助思維导图将新建的信息结构图用语句连贯地表达出来,提升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建构知识,进而在理解和表达活动中运用语言、发展语言。
  2. 听中设疑追问,推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教师科学巧妙的问题设计对听说课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有梯度的设计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能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强调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我们听力教学中,不仅需要展示性问题,更需要设置参考性问题去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展示性问题涉及记忆、运用等“低阶思维”(沈之菲,2011)。要推进学生发展高阶思维的话,需要设置更多的参考性问题,并在对话中抓住时机进行追问,进行有针对性的“二次提问”“三次提问”甚至更多(莫敏,2017)。比如笔者在九年级Unit 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Section B 1c和1d教学的听力活动,笔者针对听力材料首先以who,what引导的特殊疑问句进行展示性问题让学生来获取表层信息,之后提出:How do you know? Why do you think so?等参考性问题进行追问,通过不断追问,逐步推动学生思维向高阶发展。
  3. 深刻理解教材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再以八下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Section A为例,教材中1b和1c的How,What,Why问题设计可理解为是对2a听力活动的听前准备活动,而1b是对故事的大概了解,1c的问题设计是1b的检测性问题,也是2a的预测性问题,笔者在听力教学中通过对话激活有关图式,为他们进一步理解听力内容做好铺垫。在这个过程中,How,What,Why问题链就是故事内容的一个线索,从而保证了听力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 听后对话,迁移运用,解决问题
  1. 通过活动创新,达到活化思维目的
  听说课一般都会设置口头输出活动来验证学生是否掌握了目标语言,不能仅仅停留在跟读、模仿语音语调层面,要有思维含量的对话活动。通过自读体会语言表达,在阅读中发现语言功能,在再读中对文本有一个深入的理解。通过补充对话内容,根据自身实际进行替换训练,以及在信息递减中操练对话,实现在情境中创新活动,活化思维,在语言运用中输出活动。如八上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Section A 的听说教学时给出活动讨论的要求:work in groups and make an interview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steps:
  Step 1:The report greetings and selfintroduction.
  Step 2:The reporter asks about job plans(what-how -where-when).
  Step 3:Interviewee answers the questions.
  Step 4:The reporter ending.
  这样的设计更灵活,更具挑战性,也更能活化学生的思维。
  2. 挖掘教材含义,培养文化意识
  以八下Unit 6“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 Section A 2c为例,这是个听后活动也是听力输出中说的活动,其活动既是对听的检测,也是对听力内容的拓展,2d是任务链中对愚公精神的评论,有助于学生形成文化意识。听说课应该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文化理解,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王蔷,2015)。对于2d的对话,我们应引导学生挖掘这个故事的意义:If you think you have to do something, but it's very difficult, will you insist? 引导抓关键点,keep trying,didn't give up ,让学生在用英语中体会并渗透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更好地体现英语教学中的育人价值。
  四、 实践体会
  在英语听说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
  (一) 需要不断学习英语核心素养与思考
  我们的听说教学需要有英语学科的素养与理念的支撑才能顺应时代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深切体会到只有通过提升获取信息能力才能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只有通过进行开展交际解决熟悉问题的能力才能去训练应用实践能力;只有在整合信息、探究陌生问题,创造新颖成果的过程中才能获得迁移和创新能力。并考虑到在构建素养理念的教学目标中始终牢记文本需要解读,只有经过多视角解读文本才能使英语教学更有效,更有深度,也只有在解读后才能构建教学目标包括显性的语言能力和隐含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目标。
  (二) 探究构建素养目标与落实关键能力
  在落实听说关键能力的教学探究活动中,只有积极创设听说情况,才能构建思维导图、梳理对话内容、角色扮演对话等活动去助推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在听说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构建清晰目标,才能有利于听说关键能力的细化,只有通过链接真实情况,才能促进听说关键能力的落实;只有进行设计多种相关活动,才能促进语言能力的提升;听说活动始终要基于能力要素,才能不断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
  (三) 探索策略与评价学生活动继续前行
  当然在不同的学情下,我们要不断探索不同的教学策略,基于不同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教学活动和不同的教学评价,在活动中提升对话教学的有效性等问题都值得我们继续探讨。
  五、 总结
  总之,在英语听说课中,教师首先必须吃透教材,弄清作者意图,明确听和说的目的和任务,设计有梯度的听和说的活动,引领学生听力文本的理解,把握切入点,让听说教学目标更明确,关注生成点,使学习兴趣再激发,突出着力点,让语言实践更生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孟碧君.话题 情境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听说课中的运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2):52-53.
  [4]张洁.初中英语听说课渗透思维品质培养的途径探索[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6):48-53.
  [5]董亚男.激活听说教学 促进深度学习[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7):44-45.
  [6]杨华堂.听力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8(12):41-43.
  [7]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英语教师,2015(16).
  作者简介:田东芳,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回澜初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45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