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积极模式提升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依托数学课堂教学积极模式,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应用有效的方式激发农村初中生数学学习热情,充分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积极模式;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质量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教学如何才能与时俱进,是当前所有中学面临的新问题。我校作为一所转型中的农村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弱。如何提高农村孩子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全面提高学习效率,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提升教学质量,是学校全体教师需要探究的新课题。依托“课堂教学五环节”模式,我校近几年根据学生的特点,摸索出新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开放式的积极学习方法。它是一种在教师适度引导下,学生高度自主参与,师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本人认为精彩的数学课堂要尽量为学生营造积极参与的氛围、提升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在这种课堂中,教师充当指导者的角色,充分突显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这样指导者和学生主体能和谐地统一起来,使数学课堂发挥最大的效益。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做了一些尝试。
一、积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以新颖的导入为开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罗列和粗暴的叠加,导致学习过程枯燥无味,严重影响学生对课堂的全面认知,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应用多种方式积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饱含吸引力和内驱力的问题情境中学习,充分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而教师在一堂数学课的开始阶段就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维带进课堂,是数学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一步。
例如,《水箱变高》一课,本节主要讲授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内容较抽象和枯燥。我先以动手操作活动创设情境,利用学生准备好的同一橡皮泥捏出一个“瘦长”圆柱体,然后再让这个“瘦长”的圆柱体“变胖”,变成一个又矮又胖的圆柱体,通过动手操作观察、领悟课题“我变高了”的真实含义,从而顺利引入方程的知识概念。又如在教授“不等式的解集”时,我先播放燃放烟花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视听,接着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课本“燃放礼花弹,为了安全导火线如何设置”的趣味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让学生理解列不等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到不等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让本节课的课堂学习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的动画模拟等手段来创设情境,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识的压力转变为探求新知识的动力,让学生体会数学课堂的乐趣,积极参与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能力
弗顿登塔尔曾经说过“学一个活动最好是做”。探索是数学学习的生命线,而探究更需要合作,小组的合作学习形式为探究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开展合作学习能够使教师的教学变得轻松,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同时鼓励各组推荐成员轮流展示成果,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利用“一题多变”的方式多次循环呈现知识目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授“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一课中,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我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将三种测高方法交給小组交流讨论,让小组代表说明不同的分析方法,并展示测量过程,引导其他小组适时补充说明,教师点拨并板书展示要点,同时安排小组课外实地测量,学生全员积极参与交流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课堂气氛浓厚,教学目标保质完成。本节课的这种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很好地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交流、查疑、探究、总结,发展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合作交流意识,培养了数学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从而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积极课堂教学理念,更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提高学生积极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灵活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可以借助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提升辨析能力,提高归纳总结能力,让知识目标更加突出,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教授“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中,在学习新知识前我先用知识导图进行旧知识的复习梳理。
教师通过展示不同三角形图形边帮助学生回忆图形中的有关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和判定,通过导图将图形知识串联,学生很容易回忆和理解相似三角形概念的有关联系,避免了记忆上的混淆,提高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也为进入本节新知识的学习节约了时间。
教授本节知识的总结阶段我同样设计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梳理归纳知识点。
引导学生通过总结性的思维导图总结归纳利用三角形相似测高的方法,进一步深化教学目标,提高了本节学生课堂的学习效率。因此,合理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优化教学方法,突破教学难点,构造出积极高效的数学课堂,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质疑问题,诱发积极参与意识
农村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学生接受能力差别较大,教师新课知识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消化吸收,所以教师更要用积极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和指导学生设疑质疑,在发问、反问中共同探讨疑难问题,降低问题难度,同时给予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机会,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例如,在“不等式的解集”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易于理解不等式的概念,在例题中我多设计了几个小问题:“(1)0.02米是多少厘米?(2)燃烧者离开10米所用时间是多少?(3)导线燃烧时间是多少?(4)那么导火线的长度为多少厘米?(5)人转移到安全区域需要的最少时间是多少?”通过层层设疑,学生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学生积极参与到交流解疑中来,问题串的应用弱化了知识的理解难度,让学生能更容易理解不等式的有关知识概念,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也使本节三维目标更易于实现。又如在教学“解二元一次方程”时,在课堂巩固练习中编制一些故意错解的习题,让学生发现并分析错误原因,同时设置提问:(1)将求解结果代入原方程经验,看看是不是原方程的解?(2)本解法有几处错误?(3)你认为出错的原因是什么?(4)该如何改正错误?(5)今后在解二元一次方程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通过有意设置陷阱设疑,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克服思维定式,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五、利用积极的课堂评价体系,激励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动力
积极心理学认为,“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积极人格和积极力量的一条基本途径,人的成长是一个探索外界和探索自我的过程,一个人的潜能是无法估量的”。农村的一些孩子害怕和老师交流,在农村数学课堂中,教师更要关注每一个环节中孩子的表现,要善于捕捉每个孩子的闪光点,让激励性的评价渗透到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增进孩子们的积极体验。课堂的评价可以是多方位的,可以对师生互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同伴小组合作学习的参与热情、行为表现、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过程等方面进行积极评价。例如,在教授“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时,各小组交流讨论后,先让甲小组展示其中测量方法,我及时评价:“有理有据,你们讨论的方法很成功。谁与争锋,其他小组有没有更棒的想法呢?”话语一落,其他小组对其测量方法马上进行评价并补充说明,“我认为……”“如果在测量中……会更好!”的语言不绝于耳,“有大胆的设想,老师很佩服,在大家学习了三角函数后相信会有更多的测量方法”,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和合作交流意识,并及时给予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同时根据各小组的表现,给予激励性评价和表彰,学生在积极评价中获得学习信心。课堂评价的方式可以与多元评价方式相结合,如质疑时评价、回答时评价、练习评价、动手操作评价、体态评价,课堂上的评价应贯彻多鼓励、慎表扬、少批评的评价机制,言语上积极肯定为主,如“你的解题思路特别棒!”“你的方法很有独创性!”“这次考试进步不少呀!”等,积极的课堂评价能让后进生获得成功体验,同时激发学生进取愿望和信心,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反思能力,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乐于学习,也促使教师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要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就要让积极模式贯穿课堂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手段,以能力提升为目标,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新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层层质疑,为学生展示才能提供机会,同时采用多种多样、灵活、丰富的评价方式,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提高学习兴趣。积极模式引入数学课堂教学符合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提升整个课堂的高效性都有显著的作用,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数学教学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有效性视角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2]刘伟.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互动中获取知识[J].科技信息,2013(7).
[3]周建军.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課堂效率[J].中外交流,2017(39).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1.
[5]浅谈初中数学课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J].才智,2018(25):157.
编辑 冯志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80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