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论未来理想学校的“高品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高品质;教育价值观;育人观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2-0025-03
  中国进入转型期,首先需要教育转型。因为只有转型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中国转型需要的人才。
   适应中国转型、支撑中国转型的人才从何而来呢?毋庸置疑,只能从转型的教育、转型的学校中来。在现阶段,提出学校转型、转型学校,学校转往哪里?自然是转向教育家型校长所向往的未来的理想学校。
   综合9位校长所发表的意见看,大家遵循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律,把脉教育现实、社会需求和未来趋势,也融入了各自对于教育、办学、学校管理、教学应试等的实践反思,提出了十分“理想”的“设计”,很多感性,也不乏理性,其中金卫东校长基于近现代教育纵横发展历史经验的梳理,管窥未来我国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张文凤校长根据自己对于教育的准确理解和办学实践,特别是针对人性发展、高端人才成长培养的规律,高站位地提出“三自”办学观,都十分前瞻而精准。其他校长的观点,都围绕学校教育的各元素,及各元素建设的某些关键领域,或言理念,或论操作,或谈经验,或说思路、策略和方法。
   但我们以为,站在转型节点,畅想未来教育、办学理想,纵议教育价值、人才培养,还是要回归教育初心,还是要回到教育背景,还是要对接国家战略、未来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
   转型中国、中国未来究竟需要怎样的人才?这个问题是研究教育和学校的最为基本的问题,也是前提和基础的问题。
   我们以为,只有具备下列“关键能力和素养”的人,才能与人工智能“和平共处”,才能适应未来中国社会的顺利转型并快速发展:一是超乎寻常的“思維力”,二是不同一般的创造力,三是卓越的人格。
   这样的人才从哪里来?当然要靠教育,要靠学校。那么要依靠怎样的教育和学校呢?
   2017年下半年,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发布《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提出“未来学校”的六大特征:绿色、智能和泛在互联的基础设施;集成、智慧、因变的新学习场景;灵巧学习及创新的赋能场;开放融合的学习生态;创新的知识和信息网络拓扑结构;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教师—课程智慧系统。
   不仅如此,党中央国务院则从内涵的角度,提出要通过教师和校长两支队伍建设,“打造高品质学校”。
   据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未来学校,培养支撑转型、参与国际竞争的一流人才的高品质学校必须具备如下“高品质”。
   一、从育人的本质追求看,高品质学校应该全面聚焦培育“发现”能力
   立德树人,培养上述具有三种特质的人才、创意精英,需要关注最为重要的品质就是“发现”,发现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从精神层面的道德,到自然领域的现象,从矛盾产生的根源到问题解决的方案。所谓发现,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变革甚至飞跃的动力,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乃至人工智能的重要元素。发现水平的高低,与生命个体的思维品质的高低有关,这也是有人将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本质的原因。指向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提升的教学,重在引领、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兴趣、好奇心,而“发现学习教学”,才可以在知识的“掌握”之外,引领学生学而生疑,疑而有思,思而有问,进而探究,进而解决。这是未来高品质学校必须孜孜以求的教育目标,这也是传统的“掌握学习教学”所难以实现的。
   二、从外延看,高品质的未来学校应该是一个完全的开放结构
   教育生活原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学校生活原本就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也许我们无法在一夜之间终结应试的“雾霾”,但我们在现有教育生态下,至少可以让学校回到“学校”。学生从社会中来,学习生活,最终还是要回到社会,而不是回不了或者难以回到社会。让学生回到“学生”,到学校来学习更好地生活,最终还是要回到生活,而不是回不了生活或者很难回到生活。所谓回到“学校”和“学生”,就是要联系生活。通过课程,通过课程资源,让学习生活与人类生活、人间烟火,源流相接,星火同辉。所谓回到学校和学生,就是要联系社会。通过网络,通过教师,通过社会各界精英,让学校和社会,让学校活动和社会活动不分彼此、浑然一体。所谓回到学校和学生,就是要联系家庭。通过教师和家长,通过家风和校风,在彼此分工又充分合作的教育中实现孩子品行人格的形成。所谓回到学校和学生,就是要联系时代。通过传媒,通过网络,通过现代技术和工具,通过广泛的阅读,让学生始终关注社会进步,关注国际潮流,研究时代发展的趋势,并最终融入人类科技文明的大潮。
   有人说,未来学校,也许就是最不像学校的地方。今天太过像“学校”的学校,可以来一个稳妥的“翻转”。
   三、从内涵看,高品质的未来学校应该富有正确、厚重、稳定的教育价值观
   学校教育究竟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关注的核心问题。纵观近二十年来的教育,我们在这一问题上摇摆、变化较多,不少区域、学校,假以改革之名、文化建设之名,通过所谓的课程和教材建设,包括国家课程校本化等一系列似是而非的做法,推出了一些貌似新颖抢眼,却与教育规律、国家教育方针貌合神离甚或严重背离的理念、观点和主张,其形成的某些混乱和危害可能还得相当一段时间才能被逐渐消除。比如把为个人的幸福奠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比如“重德轻智”“重教书轻育人”,比如片面地、绝对地强调儿童立场,比如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味地极端地“表扬”和“激励”,导致学校教育、校长办学理念杂糅、行为怪异。
   当下之中国学校教育,首先需要在价值观层面正本清源,对照教育方针,反思办学实践,回归教育初心,将“立德树人”作为新一轮文化建设、价值观建设和课程建设贯穿始终的纲领和核心。
   四、从教育的策略和方法看,高品质学校应该信守、秉持培育的育人观    学校教育的价值一定在于教师引领和指导下的学生学而习之、行而成之。区别于传统的“教”,教师的功能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示范引领。就为人处世之道而言,就是“育人”的人做给“被育的人”看,“我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二是指导。就知识学习而言,给予学习者学习过程和思维方法的点拨、帮助,也就是“我怎么学,就怎么教”。就是说,在学生道德人格的养成和知识能力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自身对于道德和知识的亲身体验、感同身受,教师自身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比任何说教都重要。这样一种教学,才是真正的教育。
   五、从办学、领导、组织和管理看,高品质学校应该全面走向“赋能”
   上述种种,迫切需要学校教育教学组织形态的变革。走向未来的高品质人才培養,我们要分析和研究传统机制和系统的问题和缺陷。
   企业管理研究专家认为,未来组织最重要的功能不再是管理或激励,而是赋能。什么是赋能?顾名思义,即赋予能力或能量,相关组织通过去中心化驱动组织扁平化。组织自上而下赋予人才开放创新的思想,锐意进取的动能,自主决策的权力,主动工作的态度,勇敢积极的行动,以及心情愉悦的氛围,以充分发挥人才的个人才智和潜能。
  教师作为学校组织中的一员,作为教育教学系统的终端,每一个体的教育教学行为都将受到学校组织和学术系统的管控和影响。其管控和影响力的大小强弱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教师能动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因而也决定了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优劣。从此前大量的教学改革的结果看,组织化程度、一元化程度、模式化程度的偏高可能是进展不顺、成效不彰的重要因素。弱化限制,淡化管控,更多信任,大胆放手,充分激发所有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作为、个性张扬,在主流教育价值的引领下,按照自己的教育理解、主张,实施富于个性的教学,才有可能涌现出越来越多共性观照下的个性鲜明的教育思想和流派。这样,教师也就会赋能其所教育的学生,其所成就的学生才有可能是创意精英、杰出人才。
   可喜的是,中共中央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教育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已是“箭在弦上”。与“管理”迥然有别的“治理”在学校的落地指日可待,我们以为,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治理的表现形式主要在赋能教育,其本质就在于尊重人性,尊重教育的本质规律,激发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学生“人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地、自由地、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我们以为,这是未来学校管理转型、教育转型最为重要的政治保障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182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