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会分享就是学会快乐学习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有些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分享?
  在我执教的七年里,总是发现这样的情况:当老师抛出一个问题之后,学生们都会争着抢着举手回答,但如果有同学问到他们答案时,他们却不想多说一句。而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不是答错了就是支支吾吾地回答不完整。没有被叫到的学生更是“变本加厉”地去抢着回答。小孩子们可能误认为,只有他们的答案得到老师的认可才有存在的价值。那些孩子只愿意跟老师分享,不愿跟其他同学分享。殊不知,同学间分享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可是,正是我们塑造了这样的文化。我们喜欢热闹的课堂,我们喜欢那些孩子叽叽喳喳地说:“老师,我我我”的课堂。如果我们点了那些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再加以表扬,下次这些学生依然这么“活泼”。如果对学生说:“你准备好了再回答或听别人怎么回答。”那么这个学生有可能只用20%的精力去听,剩下的80%是在失落中。时间久了这样的学生就不愿意表达,也不愿意去问,只想听听老师的正确答案。
  成绩好的、积极的学生,对自己有极大的自信心,只想跟老师交流,不愿与其他同学分享。“热闹”的课堂,就是他们撑起来的。那些受过“打击”的和从来没表现过的学生,只想得到正确的答案。整堂课,他们不再问,不再说。就像电影里的群众演员似的,在主演周围走走停停。
  ●怎样让他们愿意分享?
  听了几节学共体的课之后,发现了一个现象,学生说话很小声,老师说话很小声。老师抛出来的问题,学生想回答时经过示意直接站起来回答,前一个讲完,第二个学生接上这个话题,回应前一个学生的观点。话题不停轮转。在这样的课堂中你会发现,孩子真是在表达、分享,认真倾听。
  那么,如何才能让他们学会分享呢?我认为最关键的一步是,让老师与同学们积极倾听。积极倾听分为两种:一是非语言的积极倾听,比如: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个温馨的爱抚等等。以前我们往往会忽略这部分。二是有声的积极倾听,这个很常见。在倾听时,要允许对方有情绪,要善于聆听情绪情感,解释并给予反馈。准确迅速把握对方的情绪和感受,是倾听的关键,也是最难的,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断训练、积累和强化。我们倾听时,要避免问“为什么”、 说“没关系”等,因为这会使学生的感受打折。对于这一点我很有感触。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非常爱说“没关系”。比如我女儿CC(三岁半)用彩笔涂色,她本想涂得干干净净,结果不小心涂到了外面,她就会很痛苦,大发脾气,甚至把彩笔扔到一边不涂了。每到这时候我就会对她说“没关系,我们再来一次”。因为我很想帮助她,而且我以为这样就是在帮助她,但是我发现,这似乎没有什么作用。于是我困惑了。其实,这样并不是真正在帮助孩子,因为我没有很好地倾听她的感受,我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再来一次就好了。殊不知在孩子眼中,这真的很有关系,她的能力达不到,她的愿望没有实现,她受到了挫折,她难过、沮丧、失望、不知所措,而我还要说“没关系”。天哪!这怎么可能没关系呢?
  在课堂上何尝不是这个样子呢?课堂上针对学习任务每个孩子都有话想说。在一起叽叽喳喳说的时候,总是这个人还没来得及讲完,另一个人就 “对、对、对,我的想法也是这样的”,馬上就接过话茬,讲起自己的想法,没几分钟,又被下一个人打断,就这样恶性循环,使得大家都很尴尬。每个人都想说,很少有人愿意倾听。这种情况下,一个良好的倾听者简直就是一个头戴光环的天使。她安静的端坐,直视你的眼睛,认真地倾听你诉说每一句、每一个字,时不时的还问你“然后呢”“我还是有点不明白”。整个教室里充满着尊重与和谐……
  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们主动提问。提问是他们的责任,他要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我们的课堂上,学生们会把不懂的憋在心里,不懂装懂。当他们把不懂的说出来的时候,总会和一些同学产生共鸣,他会发现好多同学跟他一样不懂,这样他就会很安心地去弄懂。在这次理科第二组课例研讨活动中就有这么一个例子。
  一个小组的同学说:“我认为用8分钟的时间就能让客人喝上茶。因为我们可以在烧水的时候洗茶杯和找茶叶,这样就节省烧水的时间了。也就是说“1+1+[8-(2+1)]+1=8”班级里也有少数学生同意这样的观点。但也有很多学生都开始唏嘘,并给了一大堆的理由,因为他们不认同这个观点。看,这就是学生把不懂的问题说了出来。为什么你们沏茶最短时间都是11分钟,而我就是8分钟呢?班级中跟他持有一样答案的同学都有这个疑问,那这样的学生就“抱团”去弄懂不明白的问题。这个过程中他们是不是也分享了自己的与众不同呢?
  最后就是等待。作为老师,往往是不愿意等待的。课上,学生稍慢一些就觉得冷场,我们希望课堂像电影一样,每个细节都是干脆果断的,而不是像连续剧那样的慢节奏。所以,当学生回答不上问题时,就会很着急地去寻找下一个同学。如果我们能等他10秒、20秒,像佐藤学教授说的那样给他“无所事事的体贴”,他肯定会利用这短暂的时间,试图将零碎的思维片段组织成语言来和大家沟通。如果你没有去等待,叫了别的同学,而没回答上问题的那个孩子就会产生落差感,得到一个“我很差”的自我印象,变得不再爱讲话、不再爱表达、不再爱提问、不再爱分享。
  所以我很认同李玉贵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每个孩子内心都想成为自立的人,在他们很明显的表达出帮助之前,你最好先按兵不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050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