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学会观察 快乐作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心理学认为,观察是儿童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儿童在接触周围世界时,正是通过自己的不断观察,或在成人指导下观察来认识事物,增加自己的知识经验的。作文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从学生的作文中,可以看出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作文教学虽然把重点放在课内,却涉及到学生的整个生活、实践。观察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不会观察就不可能有丰富的写作内容。
  小学生怕作文,主要是平时对周围的事物不留心,不注意观察,也不大动脑筋去想。我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多接触千姿百态的自然,多接触丰富多彩的社会。还指导他们在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过程中,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耳朵去听,还要用自己的脑筋去想。这样便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想说,愿说,快乐作文。
  一、激发兴趣教方法,初见成效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要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几年前我接手了全校最顽皮淘气的一个四年级班级,学生普遍是上课不愿听,作文更是厌烦。怎么办呢?好动的学生好玩,于是连续两周的作文课都是游戏――“句子顶针”、“贴鼻子”。教室里漾起了欢笑声,学生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游戏完毕,教师趁热打铁,宣布作文课开始,要求学生把刚才的情形,主角的神态、动作,观众的表现和自己的心情如实地写下来,还引导他们回忆几个最有趣的镜头。学生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完全进入了情境,写作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完成,完全忘却了“写不出”的烦恼。
  二、培养习惯成自然,渐尝甜头
  学生有了观察的兴趣,初步掌握了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后,我就开始考虑怎样保持兴趣,养成观察的习惯。通过几次观察作文,许多同学因观察认真,作文写得具体生动,受到表扬和鼓励,观察兴趣浓厚起来。有一次学习《海上日出》后,布置学生回家写《看日出》,学生反映:放学回家和清晨来校,看不到日出,建议改成《看日落》,或是《看月出》。这个意见表明,观察已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于是我向学生提出每天写日记,记下自己对生活对大自然的观察所得,每周检查评比。
  一学期下来,学生都坚持写了日记,并且多数的日记写得很出色;有的是生动活泼的生活瞬间,有的是色彩缤纷的社会画面,有的是真实感人的内心诉说,有的是纯真美好的心灵闪光。
  三、提高能力勤探索,锲而不舍
  儿童初步养成了观察的习惯,获得了丰富的感性材料,经过思维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便产生认识上质的飞跃,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求,加以指导和训练,使儿童具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发现事物发展内在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观察能力的提高。
  关于这方面的训练,比感知事物要困难得多。
  第一,它是一种抽象思维,儿童还没有太多的生活体验和社会经验,思维方式也很单纯,思考不可能很深入。
  第二,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往往需要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后才能发现和认识。
  尽管有难度,但是只要我们引导到位,方法科学,再加上锲而不舍地长期坚持,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可以逐步得到提高的。
  1.明确观察的目标。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只有带着目的和任务进行观察,提高责任心,才会对自己的观察力提出较高的要求,从而提高观察力。
  2.制定观察的步骤。这样就可以将观察力指向与集中到要观察的对象上,并按部就班,从容观察,从而有助于提高观察力。根据观察目的决定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哪些地方是重点要细致观察,哪些地方只需粗略观察,心里要有个谱。
  3.端正观察的态度。注意性是观察力的重要品格之一。只有提高注意性,对观察对象全神贯注,才能做到观察全面具体,才能收集到对象活动的细节。
  4.储备必要的知识和经验。观察能力强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得,而丰富的知识,又可以提高观察能力,捕捉到不易发现的重要现象,还能使观察不停留在感性认识的低级阶段。青霉素的发现者弗来明为人类做出重大的贡献,他曾谦虚地说:“我的唯一功劳是没有忽视观察。”其实,还有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弗来明具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否则,就是观察到了,他也不会认识到它的重大意义。
  5.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①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对事物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要观察事物的各个方面,各种特性,然后,再观察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②对比观察。进行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③重复观察和长期观察。很多现象的出现非常迅速,稍纵即逝,观察的速度往往跟不上,所以需要进行重复观察。客观事物有它自己的发展过程或周期,有时发展过程很慢,周期很长,所以决定了观察的长期性。
  6.养成动脑多想的习惯。恩格斯谈到思维在观察中的作用时说:“单凭观察所得到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他还说:“除了眼睛,我们不仅还有其他的感官,而且有我们的思维活动。”思维活动不但贯穿在观察的全过程,还要延伸到观察之前和观察之后。只有在观察前、观察中和观察后,始终动脑筋思考探索的人,观察能力才会迅速得以提高。没有思维的观察,只能使获得的知识停留在感性认识的低级阶段,更无法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内在发展规律。
  四、总结经验再实践,获益匪浅
  积累了基本成型的经验,在实践中再加以运用和探究。教师总结出:“从观察入手培养作文能力”的教学模式如下:
  课内教给观察方法,课外指导观察;观、说、写、读综合运用,听、议、评、改促进提高。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把注意力转向了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优生作文迅速提高,中下生对作文不再畏惧,且大多有了观察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开始出现“我要写”的势头。作文本、日记本成了学生表达观点,反映意见,抒发情感,交流思想的场所,逐渐地一部分学生的作文初露个性。
  在此情况下,老师意识到爱护学生写作的个性风格是很重要的。学生写出的好作文,要鼓励他们读给大家听,师生共议该文的特点,对其中精彩句段自赏自乐,助长颇具个性的文风。
  至此,小学阶段作文教学的要求已经达到,学生由观察到写作的技能基本形成,作文不再是令人头疼的苦差,而是一种表达的需要,一件真正快乐的事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8558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