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学习结果分类的历史课学习目标的设定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我国“高质量学习”发起人刘静波校长提出的“七步成师学习设计”是以科学取向的教学论为基础。科学取向的教学论以学习分类为标志,其对学习的分类,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主,兼采其他学习分类理论的精华。“七步成师学习设计”为我们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提供了更为科学、有效地理论方法指导。本文试以学习结果分类作为指导谈谈如何有效地制定历史课学习目标。
   一、什么是学习结果分类
   何谓学习结果?心理学认为,学习是通过后天经验引起的能力和倾向相对持久的变化,即习得了知识、技能与态度。这些知识、技能与态度就是学习的结果。刘静波校长提出的“七步成师学习设计”理论,认为学习结果种类是丰富的,可分为要素型学习结果(知识、技能、思维、经验)、体验型学习结果(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融合型学习结果(问题、行为、品格、能力、核心素养)。而这些概念之间还有其内在逻辑关系。
   普通高中2017版新的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首次提出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形成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前在追逐核心素养潮流的过程中,历史学习目标的叙写出现了一些误区,如摒弃三维目标,完全用核心素养来叙写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结果分类,我们可知无论是三维目标还是核心素养都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结果。核心素养是比三维目标更高级的学习结果。核心素养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养成的,是对其的升华。如果舍弃三维目标,直接用核心素养来制定学习目标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历史课学习目标的设定
   学习目标是预设的、重要的、具体的学习结果,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它涉及学什么(学习内容)、怎么学(学习策略及方式方法)、学到什么程度(学习水平),被称为教学活动的灵魂。学习目标设定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与课标、学习分类理论和学情。
   (一)根据学科核心素养和课标,研读教材和史料,抓住教学重点,摸清学习难点,精心提炼学习目标
  课程目标以课程标准的设计、开发和实施为内容,包括学习该课程所要达到的长期任务指标,模块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是对课程目标进行分解细化,将不同授课时段所要达成的预定目标进行可操作化的具体描述。针对一节课所写的课时目标,通常就是我们一线教师语境中的学习目标。
   (二)根据学习结果分类,叙写以学生学习结果为主体的学习目标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成功叙写学习目标的前提,三维目标的叙写虽然已经注意到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但过于关注学习过程和内容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根据学情来制定学习目标,力求明确、具体,做到可实施、可观察和可测量
   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要摸清学生的学习状况,从已知、未知、想知、能知、怎样知这五个维度进行学情诊断;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目标的难度设置体现层次性和渐进性;在“七步成师学习设计”中,基于学习结果的分类将学习目标分为要素性学习目标(达成)、体验型学习目标(养成)和融合型学习目标(养成),这种学习目标即体现了层次性和渐进性。
   所谓“明确、具体”“可实施、可观察和可测量”,主要是就陈述目标的动词而言。学界一致的意见,就是要尽量运用经过心理学界定的动词陈述目标,如 :说出、知道、识别……尽量不用未经心理学界定的动词陈述目标,如 :了解、掌握、领会……尤其是体验性或融合型目标,这部分目标既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也反映教学的可操作性,即在处理学习问题所选择的过程与采用的方法。而且这种学习目标也是可以测量的。
   三、小结
   在教育改革日漸深入的今天,历史教学理念丰富而又庞杂,高质量的教学,必然建立在高质量的学习目标的设计上。“七步成师学习设计”中的学习目标是基于学习结果的目标设计,可以帮助我们叙写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结果为主的严谨的、具体的、层次的、可控且可测的完整的学习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没有这样高质量的学习目标,就不能发挥有效指导教学的真正意义,实现教师高质量的教和学生高质量的学。
   责任编辑 李少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1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