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塑造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此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最显著的亮点,而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是实现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抓手。议题式教学法已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新样态,本文尝试从议题的选择、议题的实施、议题的目标达成探究议题教学法。
  通过对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深刻研读,我们发现议题式教学强调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营造一种师生互动、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
  一、科学设计议题
  议题是议题式教学最具特色的组成要素,也是课堂架构的起点和向导。
  1.议题设计活动化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新理念明确“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要使活动设计成为教学设计和承载学科内容的重要形式”。根据这种从属关系,活动设计的理想状态,应该是将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融入”活动展开的全过程。在议题式教学中设计的活动,只有与其所承载的学科内容成为“水”与“奶”的关系,彼此交融,才能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既有参与的积极性与热情,又有深入的思考与提升。
  2.议题设计层次化
  在进行议题式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精致打磨,充分考虑活动推进和思维进阶的渐进性和上升性,以及教学的展开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使议题式教学顺利展开。议题式教学的议题设置一般采用结构化、系列化、递进式的组合问题,而不是单一的、离散的问题。
  3.议题设计深度化
  教师在搭建问题支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所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可及性”和“未及性”。(2)所设置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层次性。(3)所设置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和拓展性。
  二、议题实施过程要科学引导
  实施议题式教学的基本策略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学科知识,对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说理论证。
  1.提供合理科学的情景
  教师在已有议题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有情节、有情趣的议题,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亲力亲为地思考与行动。议题给了学生一个“会思维”的框架,让学生通过参与议题讨论,理性面对不同观点,强化自主辨析,走出“被框架”的思维,跳出“真理—谬误”的简单思维,实现在质疑中建构知识。
  2.引导思想碰撞交流
  教师有层次性地引导学生围绕寻求解决议题的策略,引发质疑、批判、辨析、联想、发散等思辨过程,并通过问题讨论、观点碰撞、思维交流、理性表达,将学生的思维外化为一种社会性的交流行为,促进参与者在多种合理性观点冲撞的基础上拓宽思路、深入探究,用系统思考来解决问题。在系统透析的基础上透过现象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或规律性。
  3.议题呈现有的放矢
  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也有不少“一例到底”的設计,用“连续性故事”的方式展开教学,对于教学效果优化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而这里所说的“序列化处理”,不仅仅是“一例到底”的意思。除了这种“后来怎么了”的连续性故事,还应该有“还会有什么”或者“还会怎么样”之类的延展性故事。因此,必须深入研究议题呈现的展开逻辑。
  三、议题评价要有激励作用
  议题式教学往往没有固定唯一的答案,它突破了单一问题的局限,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但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衡量议题思维导向的结果
  从议题指向的方向来说,议题的确定要关注“学生应到哪里去”的问题,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程的育人价值和需要。“新课标”明确规定:“要了解议题的实践价值,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而只有具有育人价值的问题,才能进入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2.指向立德育人的目标
  从教学评价的角度来说,“新课标”提出,“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评价,应专注学科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现,一般采用‘求同’取向与‘求异’取向相结合的验证思路。”这就明确了议题式教学“教育合一”的评价标准。
  新一轮的《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2017版》针对每一“内容要求”的“教学提示”都拟定了中心议题。我们将以社会生活中的真实议题为抓手,大胆地进行议题式教学法的实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责任编辑 韦英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26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