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巧妙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音乐可以传情,可以达意。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为学生构建一个更为自由的课堂环境,让音乐的情感去影响学生,让学生的情感与教师的情感和音乐作品紧密相连。本文从情境创设、审美力、价值观以及师生情等角度谈了音乐课堂情感渗透策略,意在使学生的音乐之路走得更加长远和深远。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感教育;审美
   情感是人的心灵归宿,没有情感的家园,就无法构建学生的学习壁垒。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离开了情感就更加没有教学效果,而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却是新教育实施以来最难做到的事情,情感是高度主观性的东西,在主观化的世界中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共鸣,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每一节课程中,不仅要有教师的激情澎湃的讲解和全身心的付出,更要有学生的全身心的配合和参与,音乐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一种身心的愉悦,如此净化心灵培养品性的学科却被传统教育的涡轮淹没在了枯燥的课堂中。感受音乐,情感先行,师生行动起来,才能共同发展。
   一、创造教学情境,调动学习情感
   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是音乐教学的第一步,在情感教育上,情境的创设显得极其重要。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都应该以饱满而又真实的心情投入到课程学习中去。音乐既是审美的教育,又是教师引导学生的摇篮,在这个摇篮中,教师可以看到那些美好的日子仿佛展现在了学生的心间,仿佛可以听到学生在与音乐的亲切交谈。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是以歌词的背诵为主,以机械式的灌输旋律,反复的演唱为主,而没有将音乐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也使小学生失去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是失败的,是没有效果可言的。
   例如在《捉泥鳅》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特点,首先教师用自己的捉泥鳅的动作去吸引学生,用两只手捉泥鳅而泥鳅溜走的模拟动作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老师在做什么?”“捉泥鳅啊,泥鳅太滑了,我好像怎么抓也抓不住呀!”学生们跟着嘻嘻笑起来,“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捉泥鳅的歌,首先我们来看视频,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是怎么捉泥鳅的呢?”于是教师在配乐中为学生播放捉泥鳅的画面,学生们感受着视频中人物的快乐,倾听着欢快的曲调,竟然都可以跟着轻轻哼唱起来了,这就是情境的作用,这就是学生自主去演唱的正确方式,这样的表达是不经意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去大声的唱,仔细的听,美美的看。
   情境,作为教学的开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每节课中如果教师都采取入境教学法,那么音乐的世界就会在更广阔的天空中行走,它可以行走在课堂的每一个角落,行走在学生的心间。
   二、引导理解内涵,培养价值观念
   音乐作品的背后都有着更多的价值意义。引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深层意蕴中,会激发学生生活的勇气,《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要发挥音乐的美育作用,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教师总是关注课堂中的表面知识,而忽视了音乐背后的价值意义,忘却了美育,忽视了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培养,没有使音乐带领学生走进一个更为积极阳光的怀抱中,而是将他们的眼光局限到了课堂中,思维没有发展,理解力没有发展,情感价值观没有引导,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
   例如在《东方之珠》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积极为学生打造美育的平台,上课伊始,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下《东方之珠》的背景,香港自秦朝起明确成为当时的中原领土,直至19世纪中叶清朝战败后,领域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成为殖民地,香港从而开通港口发展。如今终于回归了,重新回到我们祖国的怀抱,展示香港回归的美好画面,让学生感受那份庄严,同时教师可以和学生特意强调,关于在回归问题上与外交官多次的谈判中的一个细节,“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谈判持续了那么久吗?是哪个细节能够让我们的谈判僵化?”“就是一秒钟。”“在升降国旗的一秒钟的时间点上,我们国家和英方无法达成共识,他们要求在零点降旗,而我们要求自己在零点升旗。”“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从这一秒钟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国强大了,虽然这个闪耀、美丽动人的东方之珠与我们的祖国曾一度分割,如今,回归我们的怀抱,再次带着这样激动自豪心情去聆听这首美妙的歌曲吧,也许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学生们在教师的启发下再次聆听这首曲子,听到的就是满满的爱国之心,暖暖之意。
   没有任何一个教师能够离开学生和音乐作品而获得能力的提升,也没有任何一个学生能够在表层的音乐学习中获得极大的精神满足。音乐教育应该是美的教育。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要充分地挖掘出那些美育的因素。
   三、利用有效活动,促使审美形成
   音乐课程中不能离开活动,学生需要在每节课中动起来,动起来的课堂才是鲜活的,枯燥的课堂学生是不能获得参与的快乐感和成就感的,音乐活动对于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具有极大的作用,每个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更能感受到音乐的动态美,也能夠在音乐的世界中不断的发现新奇的因子。音乐教育是审美的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为学生打开一片审美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感受它,与它亲密的交流,与它深入的沟通。
   例如在《牧歌》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积极为学生打造一个充满着主动性的课堂,让学生在自己的审美中去感受音乐的内质,首先设定教学目标: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自己学会听赏歌曲。“同学们,听这首曲子,你感受到了什么?又联想到了什么?你能不能感受到它的色彩呢?”在初步的感受中去理解音乐的美,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去让学生了解蒙古草原的风情,“老师,我看到了蓝蓝的天,听到了悠长的曲调,低回婉转的声音可以让我产生无尽的想象。”“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走下课桌,深情的舞蹈呢?”学生们都在我的激励下,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在音乐的配合下,学生们就像是绽放的花朵,感受着美景,感受着音乐的情怀,审美能力在这一刻就悄然而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27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