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以生涯理论分析高职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其原因包括生涯发展理论视角下的职业准备之“慢”、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视角下就业决策之“慢”、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视角下有效行动之“慢”。预防高职毕业生“慢就业”,需要普及生涯教育,将生涯发展目标贯穿学生学业阶段;建立协同机制,将生涯教育责任赋予利益相关群体;调整教育理念,将生涯适应能力纳入终生教育目标。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慢就业;生涯发展理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社会认知职业理论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9)36-0041-04
  在社会各界着力推进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一部分高职毕业生却逆向选择了“慢就业”,即毕业后不急于就业,而是选择陪伴父母、在外旅行、体验考察等推迟就业的生活方式,高职毕业生逐渐成为“慢就业”的主要人群[1]。人们对此现象褒贬不一,持积极态度的认为“慢就业”有助于理性就业,持消极态度的认为“慢就业”是逃避就业压力的借口。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积极或是消极的“慢就业”,都是高职学生毕业后在寻求自我发展和职业发展过程中,由于某种特定的人生追求所做出的选择,这也正是生涯理论研究的个体生涯成长与调适问题,因此,有必要用已有相关理论对此现象进一步研究,以寻求更优应对方案。
  一、高职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及其评价
  据智联招聘网站发布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报告统计,在9万多名应届高校毕业生样本中,近两年选择“慢就业”的比重分别为9.8%和6.99%。《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0多名受访者的调研则显示,50.7%的受访者认为选择“慢就业”的高校学生更有想法、更看重就业质量,47%的受访者认为“慢就业”是没做好职业规划的结果。
  研究者对“慢就业”现象的评价不一。肯定意见主要持以下观点:一是“慢就业”是为理想的就业做准备。毕业后不立即就业,在合适时间对众多的职业选项进行职业搜索是理性行为[2],且学生平时学习压力较大,趁毕业时给自己缓冲时间,也可避免因匆忙就业而导致的频繁跳槽。二是“慢就业”能帮助毕业生提升社会适应能力。毕业后在外旅行和生活体验可以对社会风俗、就业机会有更多了解,这一类似于国外学生“空档年”的游历行为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升。否定意见主要持以下观点:一是“慢就业”背后的现实是部分毕业生对职场不切实际的期待。如执着于追求“铁饭碗”,希望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国家单位,或是期待付出少而又待遇高的职位目标,寻觅“既有面子,也有里子”的工作岗位。二是“慢就业”容易导致拖延就业和不就业。部分毕业生在求学期间疏于自我管理,养成打游戏、睡懒觉、逃课等坏习惯,由于平时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毕业时会因为逃避就业的压力和责任而选择“慢就业”,这很容易导致他们脱离社会、沦为“宅一族”和“啃老族”。中立意见主要持包容态度,认为社会进步会导致人们就业观念的变化,“慢就业”是一种个人选择,和其他人无关,人们对此应理解和支持。
  “慢就业”看起来只是少数毕业生的选择,但从调研数据看,这一观念拥有较多的支持者和参与者。“慢就业”作为调侃就业压力的浪漫造词无可厚非,但若是作为一种毕业生生存选择甚至价值追求的话,则会对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带来不利影响。
  二、生涯理论视野下高职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成因
  为帮助个体更好地选择生涯,解决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20世紀50年代初,在帕森斯(Parsons)建立的生涯辅导概念架构基础上,以萨伯(Super)为代表的诸多学者提出生涯发展相关理论,此后几十年间,学者们的研究和实践推动了生涯准备、生涯决策、生涯行动等理论和应用体系日渐成熟。“慢就业”现象的主要表征是毕业生在转换人生角色时期,在理应就业决策、进入职业角色时无法有效行动而选择了等待和观望,以下理论为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提供了视角。
  (一)生涯发展理论的视角:职业准备之“慢”
  萨伯于1953年提出生涯发展理论,他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职业的成功发展联系起来,把个体职业发展分为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衰退期5个阶段。该理论认为,职业选择涉及复杂的个人和环境因素,因此并不存在一个最合适的职业;相反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个人必须在人格特质、兴趣、潜能、价值观之间做出让步[3]。也就是说,人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职业任务,在任何生涯阶段能否成功适应环境和个体需求,取决于个人的准备度[4]。
  “慢就业”毕业生进入职业建立期之“慢”,实质可能是因其生涯阶段目标不明晰或不合理引起的职业准备程度不足。一方面,在10多年的求学生涯中,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等重要选择时多是参照家长意见,自身生涯目标不明晰。当学习生涯终止、职业生涯开启时,目标模糊或选择偏误的结果在求职时开始显现,部分学生开始以专业冷门、准备不足等为由逃避就业现实,或是索性听任父母安排,在逃避与消极等待中放慢了就业节奏。另一方面,部分高职毕业生在父母的经济支持下暂不工作也能衣食无忧,在完成学业任务后越过探索期、直奔建立期,慢慢追求自己理想中“地位好、待遇高、有前途”的“好工作”。也有学生受一些社会观念的影响,将事业单位、公务员、教师等体制内工作确立为就业目标,在难以实现的目标追求过程中放慢了就业步伐。
  (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视角:就业决策之“慢”
  彼得森(Peterson)在1991年提出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作为一种思考生涯开发的方法,该理论关注人们解决生涯问题和生涯决策中的思维和记忆过程。他认为,生涯决策的能力来自个体对知识和认知操作的有效性,信息加工的能力决定了决策风格和决策效果。也就是说,个体在职业决策的准备阶段,需要完善自我和职业探索知识,在职业决策的确立阶段,需要将知识按照自我经验进行信息加工,尤为重要的是,个体要对决策过程本身保持控制和监督。   “慢就业”毕业生做出就业决策之“慢”,实质可能是因其职业信息的不充分或决策方法的不合理引起的决策阻碍。一方面,职业信息来自对个人知识经验与职业世界的了解与匹配,而现实生活中,部分高职学生对职业发展趋势和未来就业方向缺乏预见和调研,信息的缺乏导致就业决策缺乏充足的依据。另一方面,就业决策需要个体对自我完成择业任务具有信心支持,能够自我执行的学生更有可能对职业有独特见解并按自己的标准来选择职业,缺少信心的学生会担心无法承担决策失误带来的后果而迟迟不能决策,如此形成不良循环并导致了就业决策的延迟。
  (三)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视角:有效行动之“慢”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由伦特(Lent)、布朗(Brown)、哈克特(Hackett)在1994年提出,他们关注个体与环境的动态变化过程,强调个体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较好地回答了人们如何做好职业选择以及促进职业行动的问题。该理论围绕自我效能、个人目标和职业预期3个变量,建立了职业兴趣、职业选择、工作绩效3个互相关联的模型,认为职业目标设置、成就动机和成就目标之间互动关系密切且呈正相关。也就是说,人们更愿意从事自我效能感高且结果预期好的职业,这一判断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目标和行动[5]。
  “慢就业”毕业生做出有效行动之“慢”,实质可能是因其职业体验缺乏、求职自我效能感偏低引起的行动阻碍。一方面,学生以需要、情感、认知、价值取向和亲身经历去理解和感受与职业相关的体验,从而对职业目标形成独特的领悟,部分学生选择延迟就业正因此过程的缺乏,已有的职业体验未能让他们产生兴趣和目标,所以寄希望于通过体验生活、旅行等方式来获取。高职院校虽然提供了实习和实践的机会,但多是强调对职业技能的体验,学生在完成既定实习任务的同时,对职业意识、职业感受、职业发展等促进职业兴趣的体验和经验相对不足,难以促进有目标的探索行动。另一方面,求职自我效能感对求职行为有积极的、较为直接的影响[6],学生若意识到自己的求职行为能够有效促进职业目标的实现,则会主动实施求职行为以达成理想结果。部分学生的成功体验仅来自学业成绩,对求职活动缺少相关成功体验和胜任自信,也会导致其求职自我效能感偏低,受困于求职预期失败的挫折感,难以开展有效的求职行动。
  综上所述,高职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影响其就业意愿的主要根源是目标、方法或行动不能适应职业阶段任务的要求,成为就业的阻碍因素,影响高职学生对于就业规律的有效掌控。所以,提前引导学生个体的生涯成长,是改善高职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有效途径。
  
  三、促进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建议
  生涯教育是人们在对就业指导工作长期的实践与研究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育任务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不断更新。预防高职毕业生“慢就业”,既要追溯过去,从教育源头帮助学生着手生涯准备;也要立足当前,帮助学生克服当下就业困难,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更要放眼未来,帮助学生顺利应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各种变化。
  (一)普及生涯教育:将生涯发展目标贯穿学生学业阶段
  一是生涯教育全过程。加强对生涯教育的顶层设计,要加强对学校教育、课程教育、专业教育、家庭教育与生涯教育相结合方式的研究与开发,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平衡自我与社会角色、学习目标和发展目标的关系。二是生涯教育分阶段。教育内容在学生的各教育阶段要有所侧重:在初级教育阶段,以开发学生的生涯兴趣为主,促进学生形成了解自我、与人合作、搜集信息、职业思考等基本能力;在中等教育阶段,结合升学和就业两类目标,培养学生以决策能力为核心的早期生涯规划能力,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般问题;在高等教育阶段,以职前教育与终生生涯成长为教育重点,运用就业指导的工具和方法,帮助学生结合专业探索具体职业目标,鼓励学生投入职业体验与创新实践。三是生涯教育重应用。生涯教育的学习重点不是生涯的具体理论,而是以针对理论开发的有效辅导方法为重点,围绕学生的年龄特点、重点问题和阶段目标所进行的任务设计和应用开发。比如:小学阶段的职业画像、父母职业交流活动,中学阶段组织模拟法庭、模拟店铺活动,高职阶段的职业访谈、生涯幻游活动等。
  (二)建立协同机制:将生涯教育责任赋予利益相关群体
  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国家层面的教育法案和生涯指导方针能促进各阶段的生涯辅导教育顺利开展。我国虽然已经将生涯教育规定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但这还远远不够,应当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促进生涯教育和辅导工作合理、规范开展,开发国家级生涯教育实施标准并订立课程子目标等。二是建立家校共通机制。建立生涯教育家长参与制度,以主题班会、必修课程、家长学校等方式帮助家长明确生涯教育的重要价值,在帮助学生建立生涯目标、自主决策、生涯实践等方面寻求家长的积极引导与主动配合。三是引入社会竞争机制。鼓励各级学校与具备生涯辅导资质的优质单位或个人合作,设立辅导工作站或咨询室,开发校本课程和辅导模式,为学生的生涯辅导提供高质量的咨询与服务,在为校内专业教师提供共同研究和学习交流机会的同时,促进相关教师咨询和辅导水平的提高。
  (三)调整教育理念:将生涯适应能力纳入终生教育目标
  一是引导形成多元就业理想。生涯的成功不仅体现在职业成就的取得,还表现为职业生活中人生角色的平衡、个人价值的发挥、人际和谐的实现等,鼓励学生合理整合个人与家庭资本,结合社会资本以提升自身就业创业能力,避免盲目追求同质化的职业发展方向。二是转变生涯教育思路。转变以工具测量为学生匹配兴趣、能力、价值观的传统生涯辅导方式,充分考虑个体特质和环境变化因素,将生涯匹配的教育思路转变为帮助学生实现生涯适应和生涯发展。鼓励学生充当自己问题的专家,要求他们关注自身特质与外部環境的互动关系,提升生涯关注、生涯好奇、生涯控制与生涯自信能力。三是给予学生适切评价。对照学生生涯基础能力标准,将学生生涯发展水平作为检视学生现状和教学成效的依据。评价不在于区分学生职业能力的高低,而是重点关注学生发展性特征和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以改进教育辅导策略。   參 考 文 献
  [1]刘玉升,褚蓉.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慢就业”现象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34-38.
  [2]陈树根.高校“慢就业”现象成因探析与对策[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2):91-93.
  [3]龙立荣,李晔.职业辅导思想的历史嬗变--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1):136-140.
  [4]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2.
  [5]高山川,孙时进.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研究进展及应用[J].心理科学,2005(5):1263-1265.
  [6]鲁铱,李晔,卢静怡.求职自我效能感对求职行为的作用机制[J].心理研究,2012(3):48-53.
  Abstract  The phenomenon of“delayed employment”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is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eer theory. It is found that the reasons are the“slow”of career prepa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areer theory, the“slow”of employment decision-mak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and the“slow”of effective a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 In order to prevent the “delayed employ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it is necessary to popularize career education, run career development goals through the students’academic stage; establish a cooperative mechanism, assign career education responsibility to the interested groups; adjust the education concept, and incorporate career adaptability into the lifelong education goal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graduates; delayed employment;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cognitiv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
  Author  Yang Hui, lecturer of Jiangs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25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