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阅读能力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重要能力,提升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能够为小学生打下良好的阅读基础。本文阐述了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从课程目标、教学方式与学生阅读积极性三个方面着手,提出了几点提升语文阅读有效性的策略,如更新教学方式、明确课程目标等。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情境
近年来,信息化的发展与新媒体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纸质阅读不再是主流,但现如今普遍存在碎片化的阅读对小学生也有着不利影响。小学阶段属于启蒙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因此学校与教师应深刻地认识到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改善。
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没有针对性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课程目标没有针对性的问题,诸多学校仍未重视阅读教学的开展,阅读课程体系欠缺,对于阅读课程目标的设置也未根据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与学习特征。而且当前小学语文阅读的课程体系不完善,并没有基于语文教学的核心素养与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
(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部分小学教师的文化素养不足,本身的阅读能力不强,并且对阅读不感兴趣,在对学生阅读教学时,缺乏强大的知识储备与教学技能作为支撑,使得学生在阅读课程中未真正地学习到知识,只是草草敷衍了事。
(三)学生缺乏阅读积极性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低龄的年龄段,对于语文阅读欠缺系统的分析能力,再加上自控力不强,需要教师为其加以引导与规范。另外,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对于教材上千篇一律的知识点难以提起兴趣,更谈不上深度阅读,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明确课程目标
1. 将阅读课程体系化
若想有效提升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性,应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并将阅读课程体系化,学校应加强对于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然后阶段性地设置整体目标、月目标及周目标。同时,教师也应综合考虑该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征以及认知能力,针对性地将阅读目标细分为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接着,教师应依据课程目标对课程评价体系与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完善,将阅读列为考试范围,并设置多样的考试形式进行考核,例如随堂考、实操考试、闭卷考试等等。同时还需要对教学反馈、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考核,并设置相关的奖惩机制,提升教师加强阅读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2. 给予学生正确的阅读指导
若想实现良好的阅读效果,学生应在阅读时投入十分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舒适的阅读环境。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学生阅读的同时提出一些问题,以便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阅读,此举不仅仅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进一步明确自身的阅读目标,提升阅读效果。学生依据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及标注出的重点内容,可以对文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将碎片化的阅读转换为深度阅读,深层次地了解文章内容。在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可以就提出的问题与学生进行详细的讨论,不仅有助于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拉近,还能让学生对文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提高教师阅读教学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必定要与文章内容相联系,应具备思考性。
例如,在《田忌赛马》一课中讲述了田忌用自己的智慧赢得赛马的故事。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能从田忌的身上学习到什么?”学生们往往能够说出在竞争中应善用智慧,利用自己的短处去挑战别人的长处,从而赢得竞技。
3. 合理安排阅读任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属于语文学科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采用了题海战术,但该方法缺乏科学性,不仅忽略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对阅读的抵触心理。基于此,教师应合理为学生安排阅读作业,减少对学生阅读的硬性要求,通过丰富阅读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進而使学生真正地提升阅读能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知识与智慧有着最原始的渴望,但是由于其身心的发展并不成熟,因此教师应适当地为学生布置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充分的讨论。
(二)丰富教学方式
1. 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当前,我国小学阅读教学方式单一,主要是因为部分教师自身缺乏专业的教学技能,而且对于阅读缺乏兴趣,该类教师必定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积极地参加学校所组织的教学活动,并通过严格的自我教育加强自身阅读教学水平。
另外,教师还应对教学环节进行完善,例如在部编版教材《但愿人长久》一课中,教师可以采用泛读—精度—细读的模式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在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泛读,大概了解文章的意思与结构,并对文章的背景与作者的生平进行了解,为后续的精读与细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精读,了解苏轼在文章中所运用的写作手法与技巧。接下来,教师需让学生深入了解苏轼的作品《水调歌头》,对词的片段进行细读,认真对苏轼所表达的思想进行体会。这种泛读—精读—细读的教学环节具备一定的合理性,能够让学生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进行阅读,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
2. 重视评价对学生的作用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开展教学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加强对教学评价的重视程度,这是明确学生阅读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时,教师应设计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通常情况下来说,教师应为学生设置比较开放的实践任务,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地展示自身的学习成果。在此基础上,还应依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逐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对学生重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3. 开展阶段化阅读教学
教师应开展阶段化的阅读教学,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教学效果也会存在差异性,如果在教学实践中只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难免会让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过于片面。因此,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构建起综合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充分,使得教学效果得以提升。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实施阶段性的教学方法,将阅读目标分为几个阶段,让学生从简单进行切入,再逐渐向困难的内容进行过渡。该方法可使学生基础更加牢固,进而走上更高的层次。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趣味游戏进行阅读教学,学生通过日常在游戏活动中的参与能够有效提升对于阅读的学习兴趣。
(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 设置问题情境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地尊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充分地考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展开阅读教学,设置相应的问题情境,改变学生过去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其能够真正地参与到阅读课堂中来。
例如,在部编版二年级上册中有《看雪》一文,教师在对该课进行教学时,应注重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感受和体验真实的雪景,只有让学生体验过后,才能对雪的颜色、雪的温度、雪的形态有深层次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找出文章中描写雪景的语句,将其与亲身的体验做对比并进行分析,进而促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作者笔下所描绘的内容。此种“体验式”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快速提高,对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重要作用。
2.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发育上还存在着不成熟的特点,对于一件事物往往无法长时间地保持耐心,很容易受到外在条件的打扰和影响。因此,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教师应注意对方法的选取,如果教师过分地强调阅读课堂的纪律,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不仅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还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由此可见,教师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例如采用分层教学法,将班级的同学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每一组选出一位组长,让组长自行管理纪律,同时发挥组员之间互相监督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在优越的阅读环境中静下心来阅读。
3. 充分利用阅读素材
若想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高质量的阅读教材必不可少,当前我国的语文教材收录了许多优质的文章,教师应以此为基础,充分地利用好阅读素材,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品鉴能力。教师应让文学作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促使学生从心底里接受语文、接受阅读,进而爱上阅读。为了能够实现此目标,教师在对阅读教学学案进行设计时,应尽量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设计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的预习题。
例如,教師在对《丝绸之路》进行教学时,应为学生展示《张骞出使西域》的壁画,让学生对张骞有一个基本上的了解。之后,再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张骞是怎样开辟丝绸之路的”,从“他们忍受着炎热和干渴的煎熬,穿过沙漠戈壁,翻过帕米尔高原白雪皑皑的山岭,终于到达了富饶的西域各国”的描述中品味到张骞的哪些品质?从“日夜兼程、不露声色、人迹罕至”等词语中又能感悟张骞的哪些精神?学生带着兴趣,主动阅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结论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小学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需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身素养,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调动起小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从而使得小学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赵雪蕴.论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3):42+85.
[2]温泽成.新时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3):83.
[3]黄远香.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探析[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9):16-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344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