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翻转课堂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林啸

  摘要:文章立足于中职建筑专业的一线教学实践,根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剖析了在中职建筑专业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并总结了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步骤,最后提出了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职;建筑专业;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1-0360-02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2007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发端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林地公园高中”,2011年,萨尔曼·可汗的以教学视频为基础的公开课程使这种教学模式在后来的几年内风靡全球。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教学平台信息化;(2)学生学习主动化;(3)教学内容项目化;(4)教学组织活动化;(5)教学时空延展化;(6)知识内化前置化。
  二、中职建筑专业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中职建筑专业的教学具有突出的特点:一是课程体系庞大,理论性较强,知识衔接紧密,学习难度较大;二是对实训教学的要求较高;三是技术迭代迅速,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存在脱节现象。而翻转课堂教学能有效缓解这些教学困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翻转课堂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前,通过学习资源的合理配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挑战欲;课中,通过答疑解惑、小组协作、成果汇报、小组竞赛等活动,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获得感和成就感;课后,通过对作品的完善和呈现,实现了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巩固,促进了自主学习的良性循环。
  2.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1]。翻转课堂契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利用学习资源,通过小组协作、专项训练、汇报竞赛等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完成了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显著提升了学习效果。
  3.持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筑专业的生产一线人员构成复杂、突发状况频发,这就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翻转课堂通过项目化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问题决策能力;通过活动化的教学组织,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沟通、交流、表达能力。因此,持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4.逐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传统教学相比,翻转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项目化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更透彻的理解和更强的处理能力;其次,学习资源的采集和开发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再次,活动式教学要求教师对课堂有更全面的掌控能力;最后,全方位的辅导和点评要求教师具备更过硬的专业素养。因此,实施翻转课堂教学,将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中职建筑专业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一般步骤
  经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笔者归纳出了在中职建筑专业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一般步骤,如下图所示。并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中的一节翻转课堂实验课——“实心砖墙工程量计算”为例进行说明。
  1.教学准备。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首先应对学情进行分析,如专业特点、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等。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处理,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尤其要注意明确适合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课中加强内化的内容。最后,针对学情和教材,进行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这样才能使后续教学具有精准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对应到“实心砖墙工程量计算”实验课中(下简称“实验课”),教师在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提供“砌体工程的三维仿真演示视频”,并发布“实心墙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自主学习任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欲望。
  2.教学过程。翻转课堂教学过程,跨越课前的知识获取、课中的深层内化和课后的巩固强化三个阶段[2]。
  课前的知识获取阶段,是学生利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以便及时分析,开展必要的辅导,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对应到实验课中,教师通过班级群,在掌握学生课前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将课堂教学设计为“探索新知—分析归纳—工程实践—小组比拼—巩固提升”五个环节。
  课中的知识内化阶段,是翻转课堂的核心环节。在这一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进行答疑解惑,并设计有针对性的专项任务,组织开展诸如小组合作、竞赛等活动。在此过程中,要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参与互动,展示自我。同时,本阶段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高峰期,教师要积极介入、仔细观察、及时辅导、充分点评,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达到深层内化的目的。对应到实验课中,教师首先利用3D仿真教学平台解读计算规则,回答学生疑惑;接着,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启发学生将计算规则转化为实心砖墙工程量计算公式;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发布具体任务,开展“小组比拼”活动并进行点评。至此,学生基本完成了对“实心砖墙工程量计算”相关知识的自主构建,达到了知识内化的目的。
  课后的巩固强化阶段,关系到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持续性。教师应尽量设计项目化的作业,并结合学生的课中表现,开展个别辅导,以强化他们的学习成果,激发他们的专业获得感和学习成就感。对应到实验课中,教师课后发布了“填充墙工程量计算”这一课题,以项目的形式对学习内容进行了拓展,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算量技能。至此,教师让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行为贯穿课内课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反思总结。反思总结阶段,教师应根据教学过程的整体效果,总结好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案,为以后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做好准备。
  四、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角色要避免边缘化。在参与中职建筑专业翻转课堂教学实验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师角色边缘化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导致了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要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为依据制定教学方案,并主动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动性和引领性必须贯穿始终,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2.学习辅导要关注差异性。翻转课堂教学,目的不是培优,而是提升整体学业水平。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尤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差异化的辅导。具体要做到:一是从课前到课后,都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程;二是在团体性的学习和活动中,要关注是否每一位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分工,以避免“滥竽充数”现象。
  3.课堂活动要避免无序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必要环节。但在具体的实践中,知识理解的偏差、活动组织的不力等情况经常会打乱课堂教学的节奏。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课堂的组织能力和掌控能力,当一些无序因素出现时,能及时地把课堂带回到正确的节奏中来。
  4.教学实践要注重持续性。翻转课堂的成效并非一蹴而就。从学生层面上看,只有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才能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从教师层面上看,只有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才能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从学校层面上看,只有持续落实翻转课堂教学,才能建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库,培养出优秀的师资队伍,从而从根本上提升办学水平。因此,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重在持之以恒。
  总之,翻转课堂在中职教学中的实践才刚刚起步,有更多的内涵等待我们挖掘、总结、继承和发扬。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翻转课堂在中职教学中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參考文献:
  [1]张建平,熊才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李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建筑CAD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6,(4):97-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30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