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学生教育实习模式的改革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黛静 高婷婷 吴彦军
摘要: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育实习是在校学生迈入教师职业、培养业务能力的关键阶段。一个完善健全的实习模式不仅能使学生精准地掌握和完成教育教学的精髓,而且对于合格教师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为例,探讨在已有的教育实习模式上,采用小课题式任务驱动,去粗取精,形成新的高效教育实习模式。
关键词:教育实习;模式创新;任务驱动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1-0043-02
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重要模式,教育实习更是对即将步入教师行业的学生的战前演练,这一制度使在校师范生把理论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从而加速其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更是将其培养为优秀中学生物教师的重要前提。
一、以往实习模式及存在问题
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创办于1923年,是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其培养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创新师资人才。
专业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分校内和校外两个环节。校内模式为期两周,学生十人一组自选初高中生物课程备课并制作课件,模拟讲课后接受指导教师点评。每位学生授课练习时间较少,且备课较盲目,无法及时接受专业指导,备课中的不足不能在第一时间纠正,创新想法也无法实现交流。学生自选课题使指导教师无法展开针对性的准备,因此在学生模拟讲课时教师的点评无法全面深入,学生得不到专业的指正而无法提高教学水平。
校外模式为实习生在大学教师的安排下进入中学实习,一名中学教师指导一名大学实习生,学生针对所讲内容进行听课并写听课记录。另外,学生可在实习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真实课堂讲课,参与中学生的班级管理工作。实习生作为相对独立的个体,相互之间无法进行充分的交流,并且很多客观因素导致多数实习生不能登上讲台,完成在真实课堂中的授课过程。实习生对即将面临的中学生群体特征掌握不全面,所遇课堂突发状况无法控制,从而很难真正提高讲课技能,实习效果也不显著。
二、创新模式及其优点
针对当前实习模式中凸显的实习生备课缺乏有效指导、讲课后无反思总结等各种问题,我们迫切需对现有实习模式进行方式方法上的创新。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指出,教育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教育是经验的生长和经验的改造[1]。所以,创新模式应增加师范生主动探索交流所占比重,使其在不断尝试中发现自身问题并积累经验。师范生也要改变自己在教育实习中的被动地位,主动学习和思考。因此,在近两年的教育实习中,我们在原有实习模式中加入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强调教学过程以实习生为主体,指导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几个明确的任务,让学生以自主完成任务的方式积极参与课堂,主动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2]。把这一方法貫穿到师范生的实习过程中有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
本次创新模式以提高师范生实习效果为目的,采取小课题任务驱动的方式,并结合已有校内外实习实践开展活动。
1.校内实习模式创新。校内实习模式对组内人员较多的情况进行了改善,通过合理分配实习小组来提高每位实习生的占比。同时将自主选课改为教师布置统一课题,新增实习生讨论环节,并在实习生讲课后总结记录。具体模式创新见表1。
2.校外实习模式创新。校外实习以同地区就近实习为原则,一所中学容纳7名相同专业学生。学院为对应的实习中学提供一定资金支持,实习学校为学生提供学习场所及备讲课的资源。增加组内人数可有效缓解目前实习生多而实习学校少导致的实习生分配资源的压力。实习步骤分为两个方面,具体见表2及表3。
三、小结
生命科学专业师范生在此实习模式的指导下,能在讲课前充分掌握中学生物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厘清讲课思路;在讲课过程中能以本班学生的特点为依据,以准备的教学设计为指导,语言严谨精练地给学生讲授知识;课下能总结讲课经验及自身问题并加以改正。实习生通过这一实习实践达到“树立正确的教学信念,具备良好职业品质”这一教育目的[3]。
参考文献:
[1]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於祥,陈娅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9,46(01):192-192,179.
[3]李光玉.我国部署师范大学教育实习状况的调查研究——基于2012年教育实习基地调研[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5143330.htm